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尾巴论”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的、经济的和思想化的根源。它不仅排斥知识分子这支先锋力量,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宣扬贬低知识的蒙昧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清除“尾巴论”的消极影响,重塑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要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性,正确看待知识分子自身教育与改造,不断增强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感。  相似文献   

2.
病魔,侵蚀着知识分子的肌体 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的两座殿堂。这里云集着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这里酝酿和产生着一项项发明、创造,这里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这里影响着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然而,这里也传出一条让人忧虑的信息:病魔,在吞噬着知识分子们健康的肌体;疾病,正困扰着知识分子们正常的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3.
李珺平先生的论著《中国古代知识人思想个案剖判》,闪烁着当代知识分子思考的四个闪光点,即提出"中国古代只有知识人,没有知识分子"的深刻命题,为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知识人提供了独特的视域;指出中国古代无法产生知识分子的社会原因在于宗法制专制和皇权主义专制社会体制;批判儒家文化的虚伪表现,警醒世人;呼吁建构现代公民社会,履行知识分子社会良心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使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时代意识产生。危机意识成为整个知识阶层的共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改良等政治意识成为一种时尚。第二,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批判,西方文化优越论得以确立。第三,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功名意识日益淡薄,部分入开始了职业转型。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胡适与马叙伦在19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中,围绕着罢教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这种分歧体现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在教育政治化和自身经济利益等问题上所发生的内部分化,而产生这种分化的更深层次原因则在于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所经历的教育背景、环境熏陶和实际生存境遇等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转型期,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这些在小说创作中得到了深刻、全面的表现。本文通过对此阶段小说创作的考察,论述了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试图走出困境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产生的主要途径是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中国近代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新型知识分子独特的优势,使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革命的宣传,而且是革命的组织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纲领的提出,在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辛亥革命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抚救民放危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全面进步,从而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面对晚清深重的民族危机,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提出合群思想以整合一盘散沙的中国。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合群活动。他们论证合群的必要性、紧迫性,并提出以知识分子为主导,新思想为指导,新团体、新制度、新道德为纽带,建立新的民族国家为目的整合模式。晚清知识分子合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整合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中国社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女知识分子性别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高校女知识分子的性别观念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在中国社会经济由传统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高校女知识分子的性别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由传统的性别观念向现代性别观念过渡以及两种观念并存的特征。基于这一分析 ,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并强调指出 :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是一项比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更为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是社会各阶层中最敏感最具洞察力的一部分人。在社会剧烈动荡、倍受外国侵略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带着传统重负走出中世纪,面对外来的挑战而匆匆挑起时代重担。他们放眼世界,瞻望国家民族的前程,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这就是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2.
由于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国外学界对于知识分子研究的视域及分析路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主要存在三种维度:职业功能、心理动机以及行动场域。传统知识分子研究的核心是描述及解释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在影响因素上可归纳为结构分析、历史传统分析两种理论框架。在知识社会背景下,新一轮的知识分子研究重心逐渐从意识转移到行为,关注知识分子的知识介入功能,即如何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产生了场域理论、网络分析、定位理论等分析路径。知识分子研究视域的转变是二战后西方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知识分子群体变化、知识观念转型的综合后果,新的研究视域也为国内外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
早期启蒙学者在歌颂古代、批判封建制度时出现了乌托邦倾向。这对近代知识分子从中国文化资源出发阐释社会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进入剧烈变革中,早期启蒙学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成为近代知识分子理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前提,并在与西方社会思想相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空想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角,探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所面临的冲击.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全球化内蕴市场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都产生话语霸权.处于这一境域,高等教育的知识基础、知识分子素质和社会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导致其社会批判功能受到削弱,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危害.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苏南土改中,中国共产党从团结的角度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知识分子政治和经济上的各种政策照顾,并把土改运动作为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的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苏南土改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共入城之初争取知识分子的策略。这是中共建国后改造知识分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起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九三学社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群体,重点通过政治学习、社会实践、思想批判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造。这次思想改造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均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带来了极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文知识分子在学术和社会分工上各自定位,形成了“国策派”、“学院派”、“文人派”、“社会抵制派”等基本类型,对中国改革的深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时期人文知识分子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史善庆 《历史学习》2006,(12):30-30
近代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传统士人有较大差别的新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应科举,更重要的是为国求富求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崇尚科学,主张大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政治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他们反对科举,主张兴格致之学,多设学校,广植人才。他们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留洋学生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一大来源。一些洋务官员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已认识到留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一条捷径,1865年奕訢等“议派旗兵前往外国布置机器局中,学习制造”但怕遭到攻  相似文献   

19.
平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团体。平社学人群体的建构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消解近代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层面的双重危机所作出的又一次探索和努力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是淑世情怀和“五四”以来民主科学精神的延续,更是现实政治、社会环境变迁与自由主义理念及群体成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共同催生的产物。平社的产生透射出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如何重构社会秩序和意义世界的思考。然而,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和现实遭遇决定了平社学人的努力又将陷入新的轮回之中。  相似文献   

20.
游民是中国传统社会中被抛出士农工商诸固定职业之外的社会边缘群体,它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迟滞和社会结构的僵固及其相应的文化不能适应人口激增,是产生大量游民的根本原因。宋代以后,由于商业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上层士族的没落,游民开始形成群体并与下层知识分子结合,从而形成游民知识分子。作为游民的代言人,游民知识分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来反映游民的心理、行动,这些作品又影响了下层民众,之后又逐步扩展到上层社会,从而形成了游民文化和游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