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橘的境界     
橘生于淮南为何果实甘甜,生于淮北就果实酸苦呢?——水土不一样啊。—对于植物来说水土可以限定它品味的好坏。对于人来说,人生境界是全部的真谛。境界是我们自己伸出手来,触摸心灵时找到的一种感觉,那感觉提示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心灵的一种需求,或者慰藉或者豁达。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也是一种境界;入世是一种境界,脱俗也是一种境界;认真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浪漫是一种境界,稚拙还是一种境界—当你的心灵容纳下坦诚和博大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投靠了某种境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是对境最完美的点化,是境界之上…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认为,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把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职业,处于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把工作视为一种事业。也有人把职业分为这样四个境界:敬业、勤业、精业、乐业。敬业、勤业是精业的基础,精业,是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的体现,是敬业、勤业的结果,而乐业则是职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一境界,职业就成了事业,  相似文献   

3.
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彰显,教学境界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升华。教学风格是一种客观事实,具有个性化、稳定性和代表性等特点,教学境界则有感官境界、表达境界和音乐境界三个层次。教学风格和教学境界是教师教学中个体表现出的综合统一和自我的整合,是一种自我的意义世界和视域,当我们宣扬教学风格和教学境界时,个人应当努力使学生获得一种个体或自我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始终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理想追求。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单位的构建。构建和谐单位,是一种实践境界,具体表现在:抓和谐,是一种发展境界、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生存境界和一种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5.
综合课程(也称综合教育课程)的教学境界是相对教师而言的,特指教师所能达到的教学意境。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所能达到的教学意境大致可以分为两重:一是教师的“有我境界”,二是教师的“无我境界”。前者是初级境界,后者是高级境界。了解综合课程教学的“境界”概念,认识不同境界的内在涵义,对于搞好综合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综合课程教学的“有我境界”“有我境界”是综合课程教学的第一重境界,或者说是初级境界。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每组织一次综合课程教  相似文献   

6.
王建疆《澹然无极——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一书,从探索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入手,详细论述了两种境界相互转换的原因、机制和过程,揭示出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人生境界美学理论,为人生境界的理论探索,尤其是为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鹏  赵毅 《当代教育论坛》2007,(17):111-112
一、人生境界的内涵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并标志着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意义、理想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高远人生态度,亦即是一种文化境界、道德境界.从文化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带上责任     
有人说,教师职业有三层追求:一是生存境界、二是责任境界、三是幸福境界。第一境界,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每天复制拷贝着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勤勤恳恳;第二境界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热爱并富有责任、兢兢业业;第三境界把工作当成一种事业,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不懈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喜欢,并从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在现实中,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境界,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责任中磨砺,在磨砺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认识一个人,应遵循"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终于人品"的规律。教师也有四重境界——表象境界、才华境界、道德境界和人格境界。表象境界是教师的第一重境界。这里的表象是指一位教师通过个人的美言善举留给别人的外在印象。  相似文献   

10.
以"孝弟"为"仁"之根本的孔子仁学,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伦道德的践履出发,把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日常人伦和日常的行为上升到一种道德境界之中,这种道德境界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践履也是日常生活境界的升华,这种美与善相联的境界也是伦理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仁学"思想表达的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特色与本色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似乎也经历着这样几个境界。春秋时期的民间兴学,是人对文化、对教育的一种自然认同,教育的存在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随着科举制  相似文献   

12.
一、人生境界的内涵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并标志着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意义、理想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高远人生态度,亦即是一种文化境界、道德境界。从文化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即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人生境界以人自我设定的存在意义为生成方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能解释出境界。或者说境界本就无须解释。境界是我们自己伸出手来,触摸心灵时找到的一种感觉,那感觉提示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要求,或者慰藉或者抵达。  相似文献   

14.
记得特级教师张志勇在"生命的长度与高度"一文中说:"一个人的生命高度,取决于三个境界,这就是道德境界、事业境界、奉献境界。在我看来,道德之境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事业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力量的外化;奉献之境界是人之为人的意义之所在。修德、做事、奉献,这就是一个人生命高度的全部意义。"在笔者看来,幸福感则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新儒学代表冯友兰提出"人生境界"说,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最高一层是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的状态;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该成为的状态。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笔者就以《三国演义》教学为例,探索经典阅读"美育"三步走。一、以美兴人,悦读起步1.以读带读,听读到录读。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去听朗读范文。一周后,  相似文献   

16.
邓皓 《新读写》2009,(7):99-99
没有人能解释出境界。或者说境界本就毋需解释。境界是我们自己伸出手来,触摸心灵时找到的一种感觉,那感觉提示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要求,或者慰藉,或者抵达。  相似文献   

17.
审美     
<正>哲学家张世英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其中审美是最高境界。正如张老所说,现实人生中,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生活本来是很现实的,审美占主导的人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由的心灵空间。杰克·伦敦说:"人应该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审美境界,就是生活的艺术,我们每  相似文献   

18.
著名哲学家在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中谈到过人生有三种境界,我认为,做教师的也同样有这样三种境界: 第一,谋生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一个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这样的境界,最多只能是个称职的教师,也许还是不称职的。 第二,事业的境界,就是把做教师,当作一项事业,不断地为之追求。  相似文献   

19.
特色与本色     
张禹 《吉林教育》2009,(5):33-34
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把人的生存状态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似乎也经历着这样几个境界。春秋时期的民间兴学,是人对文化、对教育的一种自然认同,教育的存在基本是一种自然状态。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教育开始走入功利境界,受教育者为生存计,为稻粮谋,为黄金屋,为颜如玉,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冯友兰先生在&lt;人生的境界&gt;一文中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境界自有高下之分.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境界,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得到攀升和超越.即便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不同的人往往因为处置方式的不同,也会显出境界的高下与优劣.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