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孩子们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把素质教育带进音乐课堂,把器乐、舞蹈、欣赏及思想教育融入音乐课堂,达到美育渗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育在本质上是培养一种和谐与协作,尤其是现代的音乐美育应从我国古代的音乐美育观中汲取有关智慧,把培养“情深文明。气盛化神”的人作为其最高境界:应该秉承全面“立人”的美育宗旨,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生活体验,和谐而深刻的艺术情感.以及平等而协作的群体精神。现代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和他们自身的音乐学习,有着强调个人情感宣泄和谋取自身功利目的的显著特征。强调自身初步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宣泄,往往会导致背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生命境界之追求;强调自身单一的利益地位和功利维护,则往往会导致背离“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艺术活动之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音乐的美育功能与现实高校的音乐美育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充分说明在高校中实施音乐美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以期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艺术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美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陈建国马铁骊一美育是培养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心灵的科学。蔡元培说:“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他强调把艺术作为美育的基本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使人类能在音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学的另一教育目的就是实施美育。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和手段,是美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不单单在于音乐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品味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情操,凸显学科的美育价值。文章对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以达到音乐教学目的,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7.
音乐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美育要遵循美学规律.音乐美学是专门研究音乐艺术美学规律的基础性理论学科.在普通高校要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在音乐教育中自觉接受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使音乐素质教育科学规范的发展,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音乐学科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具有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美育人的功能,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中学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多样的、生动的音乐教学,把音乐作为一个审美感知体,通过领悟、熏陶、感染等情感层面,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人类灵魂的体操,音乐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培养人。音乐在聆听与倾诉中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立美,学会被审美。要始终牢记音乐是声音(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以情声动人,以美声感人,实践音乐美育的良性互动,实现以美育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的简称。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为了识谱和学唱歌曲,而是进行美育浸润,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美育浸润,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美、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等,以美育美,与美同行,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教学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儿童的心灵,启迪儿童的心智,从而去美化儿童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我们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等能力的同时,还要利用音乐的美育教学,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绪,充分调动其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使其自觉树立一种生活的信念,即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由此可见,把美育融于音乐教学之中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探讨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把真正的美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忽略利用欣赏教学实施美育,而是单纯地让学生无目的地欣赏音乐,因而音乐欣赏课成为了"催眠课"。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有效利用音乐欣赏课,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结合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实例、音乐教学特点,深入分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渗透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是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忽略利用欣赏教学实施美育,而是单纯地让学生无目的地欣赏音乐,因而音乐欣赏课成为了“催眠课”。为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有效利用音乐欣赏课,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结合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实例、音乐教学特点,深入分析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渗透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探讨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因素,把真正的美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更要进行美育构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体悟到美育的深刻内涵,并促使学生将美育素养转化为自身行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从美育视角构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师可从感知美育、理解美育、体验美育和内化美育四个角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美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师生对美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普遍加强了音乐、美术课的教学,大学中也有不少开设了美育方面选修课。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任务是研究和探讨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澄清对美育的模糊认识,从而把美育的实践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只看重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却相当忽略,往往把美育当作实现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论的自觉。因此,一提起美育,首先想到的是音乐、美术而不是语文。固然,音乐、美术、语文在美育中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但相较之下语文教学有更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是由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音乐美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纵观我国音乐教育历史长河,我国音乐美育可谓基础薄弱,历经波折。除了少部分211、985综合类高校外,大部分高校音乐美育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其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高校音乐美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音乐美育的改进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音乐美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的特殊途径。在北京八中特级音乐教师李存老师的《唱响国歌》一课中,他将音乐的教学目的和德育因素有效融合,在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