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排进攻战术包括用立体进攻和后排强攻.对我国2001-2002年度甲A女排联赛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高于前排进攻战术的组成率;后排进攻战术中,立体进攻战术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快攻掩护攻的直接扣死率,后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高于前排强攻的直接扣死率;而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的使用率却远低于世界女排强队.提高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率与战术质量,是提高我国甲A女排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的总结中论证了我国女排发展进攻战术的迫切性,提出了女排进攻战术体系的多种设计以及运用进攻战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强扣球进攻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2年第十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4支世界强队扣球进攻统计,对各队进攻实力、进攻现状、战术效果以及主要战术特征作相应探讨、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俄罗斯队网上扣球进攻实力最强,中国队进攻能力次之,中国队强攻质量有所提高,快攻已不占绝对优势.年轻的中国女排,已具备和具有战胜世界强队的身体素质条件,网上扣球进攻实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地观察、录像解析、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中国和日本队的进攻技战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队在进攻节奏、进攻效果以及合理分配球方面均优于中国。中国队存在2号位和后排攻薄弱、三点攻不如两点攻轮次绩效好的现象。得出了合理调整二传位置、发展远网进攻战术,可进一步完善快变战术,并降低一传难度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女排在2011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与意大利、美国、日本、巴西、德国等五支队伍在接应二传的进攻状况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的进攻效果及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其进攻效果和其它五个国家的接应二传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我国女排在扣球进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技术改进与战术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东京2020奥运周期世界女排强队进攻表现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高速摄像视频解析、Data volley 4数据侦测、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世界高水平女排球队与精英选手的进攻表现进行跟踪研究。结果显示:(1)世界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突出,高点强攻结合快攻掩护的实力型球队以中国、塞尔维亚为代表;两翼快速拉开,结合低弧度后攻的速度型球队以巴西、美国为代表。(2)世界女排强队的进攻区域选择具有趋同性,充分利用网宽结合场地纵深进行突破;精英主攻与接应队员在不同区位兼备突出的进攻表现。精英副攻短平快与背飞跑动多与主攻、接应的后排进攻形成协同掩护,进攻组织的速度与纵深相融合,集体进攻呈现出高快结合与立体化特征。(3)世界女排精英选手的核心进攻指标具有优势、进攻线路分化细腻。(4)欧美精英选手与中国选手相比具有击球高度、进攻速度和前后排纵深掩护性强的优势,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与部分主攻队员的进攻表现存在差距。(5)大数据应用为中国女排针对性地训练指导、赛前备战,赛中技战术调整和赛后技战术表现反馈提供参考,为精英选手科学地认识自身比赛表现提供反馈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战术统计法、三维高速摄像分析法,研究并揭示了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技战术特点,为巴西奥运会夺冠提出了对策。2015年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网上进攻实力明显提高,扣球成功率高于外国女排,3号位近体快和短平快快攻战术数量比以往增多且进攻效果较好,后排进攻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拦网有了提高,拦网得分高于外国女排:接发球到位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同国外女排强队没有差异,但同日本女排相比还存在差距。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和美国队相比进攻和拦网仍存有一定差距。中国女排需进一步加强网上进攻实力,提高二传的组织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探析当今世界足球运动进攻战术的特点及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进攻战术多样化,其中快攻、反击、定位球战术的运用比例上升,边中结合的进攻战术手段是强队取胜的法宝;进球区域不断扩大。进攻战术发展态势为:战术多样化、全面化,战术运用趋向于快速、合理、简练和实效。  相似文献   

10.
摘要:从拦网效果、拦网站位、后排防守效果以及后排防守站位等方面诊断中国女排拦防战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女排改进拦防战术打法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与解析等方法,对比分析2014年重大国际比赛中世界女排前五强的34场比赛数据,以此发现中国女排拦防战术运用的优势与不足。结论:中国队在对方一传时段中,前排拦网队员站位较分散,这导致拦对方3号位快攻时,2号位拦网队员无法及时向3号位移动,难以配合副攻手组成双人拦网,从而使得有效拦网率下降;中国队在防对方4号位平拉开进攻、4号位调整进攻以及2号位平拉开进攻时,在大斜线位置上的队员常无意识的后撤防守,这使得该队员防守范围加大并且偏离了扣球落点集中区域,对防守造成一定影响;中国队在防3、2号位快攻时,虽然队员站位不存在问题,但由于后排防守队员存在重心高、反应慢、起动慢、移动慢的弱点,致使后排防守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对快速进攻进一步定义;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快速进攻战术运用时机以及表现形式,发动快速进攻的场区、完成时间、参与人数、运用手段、攻击线路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此揭示现代足球比赛快速进攻战术运用特征,了解和掌握世界高水平球队运用快速进攻战术的最新动态,以期为丰富足球快速进攻战术理论并对提高我国足球整体认识水平、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借鉴.本届世界杯16强快攻主要从中、后场发起;上、下半场快攻次数基本相同;在前场3 S内利用个人突破、3次以下传递,在中场5 S内利用个人突破、5次以下传递,在后场7 S内、5次以下传递完成快攻;以2~3人参与快攻为主;快攻方式主要有个人突破、2过1配合、连续短传、转移进攻方向、快速发出定位球,连续短传方式等;快攻线路多集中在边、肋路.  相似文献   

12.
在第29届奥运会的男篮比赛中,强调整体攻防,依靠集体力量获取胜利已成为参赛队的共识.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在篮球比赛中由于配合简练、进攻成效高,使个人能力和球队整体结合在了一起,受到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各队的普遍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比赛中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世界高水平队伍运用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特点,为中国男篮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中外女排扣球进攻技战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统计法,通过对28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外国女排比赛中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对相关数据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队是以快变战术为主,结合高度的扣球进攻打法;扣球进攻能力与外国队相比已略占优势.快攻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质量比外国队高;强攻扣球有所改进与突破;后排进攻扣球质与量还较低.建议中国女排队在扣球技战术打法上应更加丰富、多变;要发展高度、努力提高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运用方式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俄罗斯、巴西、古巴等国家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结构为背景,定量对比分析了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系统的战术类型结构、战术打法结构、战术运用效果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后排进攻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了中国女排后排进攻运用上的不足;为中国女排备战明年的奥运会提供训练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女排在第28届奥运会排球赛上和第9届世界杯女排赛上后排进攻的运用现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了中国女排后排进攻运用上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女排在今后的训练上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前六名队伍中的巴西、意大利、中国、古巴和荷兰五支队伍的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仍保持了快变灵活的特点与优势,快攻运用区域主要在2号位,快攻扣球质量强于欧美女排队;以强攻夺取网上优势是各欧美女排队的共同特点,在快攻战术中主要采用在3号位区域的高点短平快、近体快攻为主的扣球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代表当代世界竞技篮球最高水平的近3届世界男篮大赛前3名队为研究对象,对其战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求洞察世界竞技篮球战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代世界竞技篮球强队战术的总体特征是:强调整体协同作战;战术运用灵活机动.其进攻战术特征是:进攻速度加快,"跑轰"打法常用;快攻中凭能力优势攻击的次数增加;注重内外结合,多点进攻.防守战术特征是:人球兼顾,以球为中心,以人为重点;防守具有极强的攻击性、破坏性;战术阵形趋向综合多变.攻守转换的特征是:攻守力求动态平衡,攻守转换瞬时性与稳定性具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录像解析的方法,对200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两场比赛进行了相关技术统计。研究发现中国女排在一传、进攻、拦防能力等三个主要技术指标上均处于劣势,而对手却明显强于中国女排。另外,中国女排快速多变的战术也受到对手有力的压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临场心理素质不稳定也是造成此次大奖赛失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NBA各队主要进攻战术打法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今NBA各队均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战术代号的、相对固定的进攻战术打法,主要进攻战术打法的运用频率较高,从而成为一支球队进攻打法的核心.其具体的战术特点是进攻阵形显示出非对称性和不平衡的特点、进攻模式以基础配合加个人机动进攻为主、大范围的移动较多、传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供选择的攻击点较多.由此反映出篮球进攻战术发展趋势是进攻战术的运用将以主要战术打法为核心、掩护加个人进攻将是主要的进攻模式、后卫的得分能力将是全队进攻重要的组成部分、战术核心的作用将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