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浅谈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监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取得了快速发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财务风险、高层腐败舞弊、内部人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国有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监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在金融危机中,我国西部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与提高,指出它不应是被动的受血者,而应是充满活力的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鲜活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金融危机相比.产生的直接原因均为银行信贷扩张过度,但信贷对象不同;间接原因均为虚拟经济膨胀过度,但市场领域不同。两次危机的影响也有差异,1929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而当前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影响很大,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另外,两次危机的全球应对措施也不一样,1929年金融危机时各国以邻为壑。而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加强了合作。因此,通过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将使全球经济衰退,3—5年后复苏。  相似文献   

4.
盛丽 《中国科技信息》2009,(18):173-173,180
文章以小企业为出发点,分析在金融危机下的信息化实践方式及其作用,以发挥出信息化生产力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特派员制度诞生以来,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力实体要素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价值取向就是以其自身的效用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提升生产力;践行并体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为保证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康运行,必须牢记该制度根本宗旨,坚持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要从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一环入手.让广大农民能够自如地运用好“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够健康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到现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合作耕作,发展规模生产,是一条可供选择的出路。(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证明,规模生产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的必要途径。当前,农村的最大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可行方式。考察世界农业发展的过程,我们就会看到,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出路和标志就是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实现社会效益为根本宗旨,通过其日常业务活动的开展,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的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因此,非营利组织大都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快速提高,智力劳动和智力开发就越显重要,物质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就越依赖于精神产品再生产的发展,因而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技发展越来越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备受关注。在全国,众多高校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纷纷走上了产学研肾密结合、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产品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金融危机相比,产生的直接原因均为银行信贷扩张过度,但信贷对象不同;间接原因均为虚拟经济膨胀过度,但市场领域不同。两次危机的影响也有差异,1929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很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而当前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影响很大,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另外,两次危机的全球应对措施也不一样,1929年金融危机时各国以邻为壑,而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加强了合作。因此,通过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将使全球经济衰退,3-5年后复苏。  相似文献   

11.
运用Eviews6.0软件,基于2003~2007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应用知识生产与基础知识生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特征性差异。应用知识生产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基础知识生产的产出弹性则较低;各省市应用知识的生产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基础知识的生产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政府要针对应用知识生产与基础知识生产的特征,分别采取适当的措施,建设和形成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相互促进的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晓华  王昀 《科研管理》2014,35(11):92-99
将有研发和无研发企业分别作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RD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有研发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比与之相匹配的无研发企业高出21.5%,说明RD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以连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RD强度与生产率的关系,得到研发强度以0.488%为临界值与企业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的结论,约99%的工业企业没有达到门槛值的现实说明,应进一步增加RD投入强度,改善研发投资效率,加大基础研究的比重,发挥RD投资的创新效应,以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资源的根本途径在于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高碳生产率.这也是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本文进行了碳生产率的年增长率分析、碳生产率的国别比较分析、提高碳生产率途径的因素分析,阐明用碳生产率增长率度量一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的观点,提出提高碳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含有知识存量的生产函数,通过Malmquist测算中国三大经济区域1995-2008年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情况,并检验即期和滞后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7年的国企改革和2007年的经济危机都严重影响了生产率的增长,前者对长三角影响较大,而后者对珠三角尤为明显;即期的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同造成的,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县域单元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09,31(5):853-859
基于全国2014个县域农业统计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299个,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胶东半岛与冀鲁豫低洼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淮平原东部、福建西部,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低值县(市)数201个,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大部地区、川滇高原、黔桂岩溶地区、秦巴山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西部、桂南滇西地区,以及藏南部分地区。土地生产率较高的县(市)数197个,集中分布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低值县(市)数277个,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三江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大部、秦岭大巴山区和黔贵高原等地区。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术论文产出力与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CBMdis、MEDLINE、CSCD等数据库,对我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被引证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产出力与影响力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旨在为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科研绩效评价理论依据,并试图得出对我校科研管理及科研水平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建设性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福利绩效的碳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平  曾莉萍 《软科学》2011,25(1):71-74
将碳生产率划分为基于经济绩效的狭义碳生产率和基于福利绩效的广义碳生产率。通过情景分析,认为中国应采取"C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福利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发展。然而中国的现状与"C模式"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为此,提出"两个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并拓展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讨论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双刃剑效应。通过模型推演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双刃剑效应表现为双门槛、三区间效应:对于既有生产率高于研发创新门槛生产率的企业,政府补贴能够刺激其研发创新并促进生产率提升;对于既有生产率低于研发创新门槛生产率的企业,政府补贴无法激发企业研发创新,进而不影响生产率;对于既有生产率进一步低于幸存门槛生产率的企业,政府补贴虽不影响其研发创新,但会令这些本应被市场竞争淘汰的落后企业得以弥补亏损、继续幸存,从而在数据上表现为政府补贴“阻碍”企业生产率提升①。利用门槛回归方法,本文支持了上述模型推论。政府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异质性,择优补贴、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提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概念以及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在其中的作用,并简述了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不足,初步探讨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构建地方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现代化指标之吾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智强  程序 《预测》2004,23(5):19-22
就如何设置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先讨论了几个关系,然后提出了应遵循的几点原则,最后基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从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