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种观点,即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文学艺术高于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与生活同一.这三种观点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立场,又在人类生存这一维度上走向了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2.
对于作家与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指明了解决的途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同时,文艺作品又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这个问题放置在主、客体的联系中,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去考查,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作家在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中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这种  相似文献   

3.
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艺术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说:“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  相似文献   

4.
真善美的关系是文学史上讨论众多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整个学科,尤其是在美学、哲学界都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话题。论文试图用辩证法从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文学艺术中的真善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阐述分析,力图说明真善美关系在不同层面、不同条件下,它们的关系是不能统一的,打破人们普遍认为的真善美统一论。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真善美,以期促进这个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艺术中表现丑是整体反映生活不可或缺的,丑在文学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认识丑、直面丑、表现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表现。文学艺术对丑的表现尤其是化丑为美,具有限制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陌生化原本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方法,如今这一方法已走进社会生活中,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道,成为日常生活中大众追求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生活中美的创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现代语言艺术中的最常用策略之一,无论是生活中、国际交往中、还是文学艺术中,都离不开隐喻的使用。隐喻具有简练与生动、新奇与启发、委婉与高雅、权威与说服等不同的修辞功能,隐喻更具有重要的语言实用价值。在语言学体系中应重视隐喻艺术。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对“真”的追求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因为文学艺术作品和所有门类的艺术品一样,都是艺术家体验和情感的产物,它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当然,文学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它对“真”的追求中,也必然包含着对生活内蕴的真的追求。这艺术的“真”是指向未来的,也指向深刻的历史和哲学意味。文学之“真”的追求,表达了人类的审美理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美学把文学艺术的创造看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世界通过一系列转换成为文学艺术世界。新历史美学从功能性上考察参与审美创造的各种因素怎样交错作用,形成了“美的合力”、“美的结果”。审美创连有三种主要因素:理性、形式和直觉。文学艺术作品的真实,指的是人们理性经验的认可。理性是文学艺术世界得以升华为审美对象的通道。形式作为文学艺术创造的媒介,其功能是具有呼唤作用。它有一种力量使理性经验始终不能居于文学艺术的中心位置,呼唤人们用审美的眼睛观照文学艺术世界。审美直觉的功能是在心灵的对比中实现审美情感交流,从而最终完成审美对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成人学习生活情境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人学习生活情境理论是西方成人教育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有两大理论模式:一是麦克鲁斯基的余力理论,另一个是诺克斯的熟练理论。这两种理论模式从分析成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等生活情境因素入手,探讨成人学习和生活中的生活能力与生活负担之间的关系以及现实的生活能力与期望中的生活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揭示成人学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元曲包括杂剧和南戏,是元代文学艺术的顶峰,元曲中的常用词至今在北方官话区仍然十分活跃。本文选择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词加以阐释,从而彰显元曲对方言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所有人类意识活动所能涉及到的领域均存在着生命符号。文学这种生命符号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区别于除文学艺术以外的其它生命符号的寓言性特征。这个寓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揭示生命符号意蕴的多义性,热衷生命活动的过程性和文学艺术接受的同时性等方面。另外,文学区别于其它艺术的特征是文学的语言文字媒体的非原生态特征和包含要素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文学能够是最大限度地最直接地揭示人类生命符号的全部意蕴,文学比其它艺术具有更鲜明的寓言性特征,是极其鲜明的人类生命的寓言符号。  相似文献   

13.
一综观中外文学与文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道德生活是历代文学的重要内容,历代文论家也都对文学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有过深入的论述。经典作品和经典理论从不同方面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育作用决不是一般的道德说教,文学艺术的多方面作用都必须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得以实现。中外文论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文学艺术作为再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表现作家艺术家主体生命的统一体,在关注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世界的情感交流与冲突的过程中,必须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道德纳入自己的审美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创作问题上,坚持还是反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坚持还是反对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个基本观点,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美育具有形象教育作用 美育总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来激发和感染人的。一切美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具体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中。尽管欣赏美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理智的准备,尽管审美感与道德感也具有多方面的联系,但是审美教育自有它本身的特点:它不需要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沅泉,脱离了生活,文学艺术就会枯萎。脱离了生活就失去了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四人帮”给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所造成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斩断了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的联系,使得作家不敢写生活,评论家不敢根据生活来谈创作。十几年来,在他们的肆意砍杀下,在他们散抪的种种乌烟瘴气的“理论”的毒害下,我们的文艺园地被搞得百卉凋零、毒草丛生。今天,我们在文艺领域里正本清沅,拨乱反正,首先就是要强调不管是创作也好,评论也好,都必须面向生活,必须从生  相似文献   

17.
凡一平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广西地域作家之一,其中篇小说无论在创作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颇具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人物形象则是凡一平中篇小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章以凡一平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归类、人物形象成因、人物形象得失等内容论述凡一平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8.
林贤治是世纪之交出现在中国的一位难得的批评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早年的乡村经历及其人生体验,以及鲁迅的精神遗产、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共同铸造着他的情感、心灵和意志,成为他文化/精神结构中的坚实土壤。林贤治其人其文,具有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气质,与我们这个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知识者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缺憾”是指人生的圆满幸福以外的种种挫折、不幸、残缺与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未有终极“圆满”的世界与人生,旧的缺憾被克服了,新的遗憾又随之而来,人生就是在这样有缺憾的世界里作有缺憾的旅行。而“人生的缺憾”也在文学艺术的三棱镜中折射出来,如生命的缺憾、情的缺憾(包括爱情、友情的缺憾)以及仕途的缺憾,都作为文学艺术的源泉之一而被多姿多彩、有滋有味地描绘出来。“人生的缺憾”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动之以“苦情”,可使读者报文学艺术作品相融而共鸣,同时,在期待圆满的审美过程中,读者能体味到一种朦胧飘忽的美感。总之,人生的缺憾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缺憾在,才有了对圆满的希望和追求,才有文学艺术谱写出的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4,(1):F0002-F0002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史上。它与浪漫主义是两大主要思潮。现实主义要求反映生活的本质,描绘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虽然在作品中可以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但不能脱离对生活描写的客观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