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57):184-185
职业学校为了自身发展,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提高教育质量,利用与企业的合作,根据需求为企业输送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践,重视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双赢"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在高职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更多关注学校内部的整体合力和学校与企业的协同配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文章试从学生,学校,企业行业三元主体进行分析,构建基于"三元主体"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许多学校在产教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重视人才市场而忽视服务市场,重视用人部门需求而忽视学生个性需求与发展的倾向,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校推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准就业”制度。该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另一种是在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搭建平台基础上,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其实施方式可概括为制定计划、产学结合、顶岗工作、过程监控、评价考核。  相似文献   

4.
徐世文 《文教资料》2010,(6):224-225
企业一方面需要有技术能力强的人.另一方面需要有稳定的职工队伍。企业要求毕业生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且有创业、创新意识。企业希望学校重视文化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开设,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渴望与学校加强联系,大胆地改革计算机考级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被实践证明是高职发展的最佳模式.目前我国的产学合作尚存在学校重视不够、企业积极性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等问题.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应重视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促使学校转变办学观念,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针对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创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们进入21世纪已经十年有余了,可是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仍是比较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新的世纪新的气象呼唤学生的德育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信任我们的学生,让学生的德育情操给企业带来与技术旗鼓相当的效益。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一)课程不受重视作为技术类学校,中职学校教学目标很明确: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性工人,保证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上岗。因此,学校重点抓专业技术课程,忽视了语文、数学、德育等基础学科,甚至有的学校大量删减语文和其他基础科目的教学内容。(二)语文教学内容过于局限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偏重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根据调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仅看其学习成绩,更重视其自我管理和可迁移技能,而学校培养出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是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国传诚 《考试周刊》2010,(8):213-213
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有一技之长很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近两年达95%以上,2010年国家又扩招到860万,几年后将有大批毕业生走进各类企业成为产业工人中的主力军。随着国家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家长也逐渐改变了观念.将孩子送入中职学校,中职在校生的大量增加给教育带来了一定压力.其中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本文对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编读     
正开学的第一堂课,是学生踏入学校后迎接的第一股"春风",各个学校往往都很重视此时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作为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授课教师,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你会告诉学生什么呢?虽然学校对开学教育日益重视,但对开学第一课的教育理念仍然模糊。开学第一课不应该仅仅是校长热情洋溢的演讲稿,那么还要包括什么内容呢?本刊《关注》栏目近期将探讨如何开展开学的第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很多企业对员工人品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对其技术水平的重视。因此,学校必须把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企业位于需求侧,需要毕业生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学生位于供给侧,学校是中间方。学生获得基本学分后,企业进入学校和学生洽谈就业意向,帮助学生选择后阶段的学习科目。学生针对具体岗位学习专业技能,合理地分配学习精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经常用到的一种文体。但目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根据中职的教育目标、学生发展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应用文教学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非专业能力缺失的困惑,意识到中职学校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对非专业能力的定义理解出发,阐述加强非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非专业能力的策略,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考评机制,提高认识,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从而使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受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编者手记:在德国,绝大多数企业愿意与职业学校签订用人合同,共同培养学生。德国人的理念是这些职业学生将来大都是企业的员工,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将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企业特别重视和职业学校的联系。企业同职业学校紧密联系的突出特征也成为"双元制"名称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学工交替"模式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学工交替”模式基本特点在于,一是学生先参加企业实践,后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四是具有企业和学校双重教学场所?“学工交替”模式的优势在于企业需要与学校培养的一致性,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实行了“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研究新时代高职教育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调查目前高职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困境入手,研究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启示,提出了构建“企业+学校+家庭”协同培育体系的行动路径,包括加强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增强企业协同育人意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打造“匠心·匠气·匠技”双师型师资队伍,营造校企协同育人文化环境,以及重视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对从职业学校毕业工作满一年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57%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与所学的专业不同,84%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到了工作岗位用不上。大多数学生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学习的课程理论性太强与实际需要脱节,另一方面是所学知识和在学校接触的设备跟不上企业的需要。近年来,不少的职业学校也很重视避免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鸿沟的进一步扩大,采用了各种方法试图解决此问题:有的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更注重其实用性,有的学校加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的把最近几年兴起的“资格认证”引入常规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遇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各类问题,本文通过学生的角度在顶岗实习期间从环境变化、角色转换、重视程度、现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引起学生思想问题的因素,通过学校、企业方来相对寻找解决途径,从而做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所以,中职学校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