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产业与教育的影响效应,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产业转移及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又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而反过来,高职教育发展对珠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产生内动力。从实际出发提出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关于经济危机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洲产业升级兼具可能性和紧迫性,产业发展轨迹已至升级拐点。珠三角产业升级要厘清两个认识误区,区内九市要结合市情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不能齐步并进;珠三角要统筹兼顾三大产业的升级,不能顾此失彼。珠三角产业升级应在《纲要》的指导下,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科学规划,做好产业迁移工作: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做好产业引进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的内生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与成本冲击下的珠三角产业升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加快了速度,但是在新的形式下,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面临着成本冲击的压力。本文基于国际产业转移和成本冲击背景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新问题与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珠三角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开放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对珠三角制造业的要素投入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要素禀赋的交化对珠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竞争态势和广东全局审视,推进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整体实力,建设经济强省的必定路径;是综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建设宜居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是打破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局面,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及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分工的差异化促进了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针对珠三角地区的实际状况,应调整其产业结构的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在促进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珠三角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利用自身优越的区位,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工贸易得到空前发展。但存在加工贸易的主体以外资企业为主、本土企业配套不足,加工贸易层次偏低等问题。为此,建议积极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对加工贸易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配套产业,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前提.通过分析泉州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品牌战略的发展现况,提出泉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要致力于创建品牌产品,打造品牌企业,培育品牌产业,发展品牌经济,实现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提高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则是品牌发展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从珠三角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出发,整合珠三角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数字经济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制造业面临着低端锁定、缺乏高技术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此,从加快产业融合、延长价值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绿色制造业四个角度出发,构建数字经济推动珠三角智能制造的路径,为珠三角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服务业是珠三角地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产业,工业园区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是工业区产业升级的基本条件;我国对于工业区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与实践经验成果很少;越来越多的政府对工业园区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重视起来。从当前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出发,珠三角地区工业园区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珠三角地区市以工业园区工业生产为主的工业区商业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区分、供给管理等特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合芜蚌"3市是安徽省3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分别对应着"皖中"、"皖南"、"皖北"3个区域,存在着很强的极化和辐射效应。作为3个地区发展的龙头,提升"合芜蚌"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意义重大。作为2010年省长课题"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通过对"合芜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体制和机制及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政策建议等几方面的论述,在如何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建立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为繁荣我国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协同作用构建创新系统不但能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对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创新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它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可以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而言,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因此,加强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群创新应用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区域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县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天津市各区县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各区县的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二者关系,有助于更好促进区县经济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论内生性技术突破与模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各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中国产业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根本性的削弱,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而加快提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模仿创新是现实起点。为了实现内生性的技术突破,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重视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技术协作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有效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合肥经济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助推器。合肥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应从自身优势出发,遵从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找准承接重点,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并重。  相似文献   

17.
实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也是我国应对外部危机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有些放缓的情况下,更要坚定不移地振兴实体经济。当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产业市场需求有减弱的趋势,实体企业也存在着运营成本刚性上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应通过加强虚拟经济领域的制度建设与监管、深化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等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依据南通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反映了当前南通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现状,揭示了南通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昆明工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工业经济发展总量和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对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结构、规划、竞争力、技术创新与环境资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昆明工业强市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拓宽工业融资渠道、大力培育工业支柱产业、加快技术创新、优化工业布局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尽管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宏观政策等外生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然而,表现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内生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