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皎然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僧,本名谢清昼,又名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皎然为“(谢)灵运十世孙”,其作品有“《皎然诗集》十卷”,“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依为序。”皎然所撰诗论有“《诗式》五卷,《诗评》三卷”。传世本《诗式》,主要有清代乾隆年间何文焕编《历代诗话》所收的一卷本,清末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所收的五卷本,后者最为齐备。另外,乾隆年间所编《诗学指南》所收比较特别,同一卷本、五卷本互有详略,编排次序也不同。《诗式》的内容,以两汉至中唐诗人的作品为实例…  相似文献   

2.
皎然《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史上最有分量的诗学著作,是对此前长期关于诗歌风格研究的一种新的发展,其中很多的诗歌理论对中国诗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诗式》风格论和诗境论作简要的分析,可见《诗式》对司空图品味诗歌意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作品中情景意象及诸种艺术要素审美构合的意境,其创塑出的艺术形象无疑更加鲜明生动、天然真趣,在整一统合的实的氛围中,蕴含更具丰富、深邃的想象玩味的虚空间,从而使韵味的审美内蕴在丰富与醇厚中趋向整合与统会,上升到更为强烈、丰富的审美感染力层面。从这一角度看,意境中的虚,是诗歌真味得以凸现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意境说和韵味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有机的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4.
唐代不仅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文学批评与诗歌理论研究也相当活跃。其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散论,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白居易《与元九书》等;二是专著,如释皎然《诗式》、释空海《文镜秘府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等:三是以理论结合选诗,兼以评语,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元结《箧中集》、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等。就其侧重面而言,唐代诗论有两派:一是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功能,偏于宏观研究。由初唐的陈子昂到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直到晚唐的皮日休,他们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空灵诗论的出现有着其哲学根源和文化背景等必然性因素。空灵诗论独特的论述方法的成熟给诗论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为理论的阐释带来活力,赋予理论以更丰富的内涵,获致理论论述尽意达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唐末诗僧皎然想给诗歌创作树立一个理想的艺术准则,于是创作了《诗式》,使之能“庶几有益于诗教”,能使“无天机者坐致天机”,但是《诗式》对谢灵运的诗歌评价与对唐代诗人的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孔子对《诗经》的评论历来是《诗经》及古诗论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由于孔子所论过简,后人理解分歧很大,故本文试做集成式研究:以《论语》为主,尽可能全地勾稽孔子《诗》说;分类研究,认为孔子主要论及《诗经》的性质、功用、用诗方法及审美标准;本意考辨,尽可能全地勾稽历史上对孔子《诗》说的不同理解,考辨孔子《诗》说本意;考镜源流,孔子发展了前人零星片断的见解,又直接影响了汉儒的《诗》学观念及儒家功利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8.
9.
在中国古典文论的“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皎然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他在诗歌的创作方法理论上重视诗歌的艺术表现方法,并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意境观、“取境”的诗歌意境创造方法和“采奇于象外”的意境审美特征,大大发展了唐朝的意境论。皎然以其独特的“意境”论,为唐人研究诗歌意境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后人新的“意境”观点的进一步提出。他的“意境”论成为“意境”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皎然《诗式》是唐代十分重要的诗学著作,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其缺乏系统研究。20世纪发表了近40篇研究文章,其中涉及皎然生平考释、《诗式》版本流变以及《诗式》的意境、风格论、诗史观等问题,还有诸多问题未曾涉及,譬如《诗式》在中国诗学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诗学史上的地位等都未能得到深入研究,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构想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皎然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僧和诗歌理论家,其在创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诗式》一书,不仅总结了唐代诗学理论,还对诗学精神的转型进行了探讨,成为唐代甚至整个诗歌史上一部具有系统性和深刻性的重要诗学论著,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对于这样一部堪可与《文心雕龙》相媲美的诗学论著,学界研究却显得十分落寞,既有研究成果只着重其中一般的诗格诗法研究,且大多集中于小篇幅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皎然《诗式》以“取境”为中心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极力标举的诗歌审美标准是自然,即诗人以自己的情兴为依据,而随着情兴自然抒发造语取势,同时又提出了诗歌创作过程中要经过苦思,并且这种过程要至难至险。皎然提出的观点看似矛盾,实则不然。皎然认为诗人创作过程中要苦思,达到的结果是诗歌审美的自然,形成苦思和自然的统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人创作要苦思;不同读者鉴赏要自然,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一个链条,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论在对待学问上存在着一个辩证的结构——作家既要有丰富的学问,又要将学问不著痕迹地熔炼进自己的主体情志之中。皎然"作用"说凸显了这一点:"诗有六至"、"诗有四深"、"诗有四离"把作家的学问、思致看作创作得以展开的质的规定性;"不用事"、"作用事"等五格论诗体制表面上看似乎排斥典故等学问,但深层次上却要建立以作者情性为本、学问为辅的文本秩序;十九字论诗中对"意"的突出进一步把文本中显现出来的"境"落实为理想的审美范式。可以说,皎然诗论中的学问观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中国古代诗论,一方面它是魏晋以来学问观的总结,另一方面它又是清代"重情"诗论思想的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汉代对《诗经》的研究继承了先秦研究《诗经》的成果,同时也注入了汉儒对于《诗经》的独特思想和汉代的时代特色。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出土,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先秦与汉代在说《诗》态度、对《诗经》社会作用认识、对《诗经》政治作用认识、对《诗经》历史性认识等各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在陆机、刘勰的基础上,王昌龄于《诗格》中提出了创作灵感的产生与捕捉的具体途径,并且提出了学习古人的目的在于从前人的作品中捕捉灵感,而不是文意、文辞、字语。在《诗格》中,王昌龄提出了创作的"三境说":物镜、情境、意境,这三种境地,既是并列的,又是递进的,在近代,王国维融合了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了"三境说",提出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7.
自然说是我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以其情感的真实、形象意象的真实性、形象色彩感的平易浅淡和语言的平易浅淡等方面构成本身独特而丰富的审美特征。本文在结合作家的创作体验所作的形象描述的基础上对自然说的两个主要特征:真实性、语淡意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礼说《诗》为解释《诗经》中言礼之诗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以礼说《诗》、以诗说《诗》的道理,希望匡正数十年来治《诗》者讳言礼之弊  相似文献   

19.
丫、劝导人们珍惜光阴的诗篇:盛年不从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努力,发月不待人。 (晋内渊明《杂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天履颜真卿《劝学诗》)少年易老学’详成,一寸半阴不可轻,木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朱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世成磋跪。 (明文嘉《明日歌》)今日复今目,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明文嘉《今日歌》)二、劝导人们勤奋学习的诗篇:业猜于勤,‘荒于路 (唐非愈《进学解》)年小从树爱梁采,长成须读五车书。 (宋王安石《增外孙》)击石乃有.…  相似文献   

20.
“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韩愈《醉赠张秘书》)孟郊的诗歌是中唐诗坛上一枝奇葩。他戛戛独造,苦心经营,用心血浇灌出“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的奇崛险怪、古劲苍拗的艺术花朵,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中散发出奇异的芬芳。从孟郊的诗歌创作来看,明显地受到他同乡诗僧、诗论家皎然诗歌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