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情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以培育情感为先导,通过以情萌智、以情育情的方式让受教育者的智能和情感可以互相融合、协调发展。幼儿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情智教育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本文就如何基于情智教育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情智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初步探索了情智教育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组织策略。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情智"发展的认识有偏颇,"情智"分离、融合较差,活动过程不能体现目标的落实,教师忽略幼儿"情智"发展的状况和表现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浅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玲 《考试周刊》2014,(86):65-66
什么是情智教育?情智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动用积极的情感和灵动的智慧作用与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慧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高玉峰 《文教资料》2008,(12):144-146
情商缺失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严重弊端,小学教育尤为突出.小学情商教育缺失的根源有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作用、社会上对智与情关系的模糊认识,以及教学方式、教师素质的制约等.加强小学情商教育,要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立情商教育的重要地位,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5.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教育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培养出的学生达到"六个学会"的目标,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克服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弊端,迎接对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顺应世…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并逐步为社会所接受。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等诸方面行动活泼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基本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2,(Z2):51-55
【我的主张】培养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教育与人息息相关:教育指向人、为了人、提升人。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育所面对的,不是空洞、抽象的符号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的生命、情感与智慧的具体的人。儿童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个体,其内在的生命与人格、情感与智慧的生长,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与尺度上,我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在承传学校历史命脉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并试图以"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的培养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实现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内在超越。所谓情智教育,是指教育者用自己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营造出情智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得到培养,蕴藏的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从而培养出情智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情智教育不等  相似文献   

8.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个体的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目前的德育存在着重理轻情、重说教轻内化的现象,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导致德育丧失了生命力,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育中的轻重倒置现象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通过教育使人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并通过受教育者影响和教育别人,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走向更富裕、更文明、更自由的状态。作为教育的管理者和施教者应根据人本身的特点和需要,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抓住教育的重点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育热潮中,有些地方却明显地存在着轻重倒置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教书轻育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情智教育中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被教育者,以培育情感为先导,以情育情、以情萌智,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和智能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而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家庭,所以,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园合作,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为家长服务意识;其次,要创新家园合作载体,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才能有效开展区域活动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1.
智商·情商·灵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商、情商和灵商是三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人类认识经历了从智商到情商 ,再到灵商的过程 ,反映了人类由最初对生存基础的关心 ,发展到对生活智慧的关注和对生命意义的关怀。本文试从这一认识发展的历程中 ,探求智商、情商和和灵商的相互关系 ,寻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情商与大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商是相对于智商的一个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认为人的成功80%由情商决定。情商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表现为:情商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德智体美中包含有情商,情商可以促进德智体美四育;情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良好心理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情商能促进大学生成才。进行情商教育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重在实践中培养。在强调情商的重要性时,不能把它与智商对立起来,要强调情商、智商俱佳,二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具有开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动机、培养大学生发展广阔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推动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特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试述文献提供工作人员必备的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文献提供能力,文献提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为智商、情商、灵商和健商,其中智商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首要前提,情商是与智商相辅相成的力量,灵商提供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健商则是生活圆满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医学基础教育中的EQ和IQ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院高职生的调查,在明确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基础课教学对实验班级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情商(EQ)、智商(IQ)教育,开展相关活动。实验证明,对高职生进行EQ、IQ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情商教育又称社会及情绪学习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情商教育发展进程中存在智商开发凌驾于情商培育之上,导致情商教育形同虚设;教学内容零散,教学目标模糊,系统性不足;教学时间不确定,情商教育缺乏长期性等问题。我国情商教育应转变观念,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系统设计情商培育内容,科学构建情商教育体系;坚持情商教育的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情商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正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在历史上对我国的政治、哲学、文学、伦理、教育产生过极大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正乐"思想对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对中小学教育而言,音乐的最大功能在于"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提高智商、增进情商.这是其他科目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8.
EQ(Emotional Quotlent)即情绪智商,简称"情商"。IQ是人类成功的指数,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是唯一的,而最重要的是——EQ.EQ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培养较高的EQ,要依靠学生主观方面的努力和学校家庭、社会客观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情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前部分大学生情商低下,主要表现为抗挫能力不强、交往能力有限、合作能力不足、幸福指数不高、责任意识欠缺、自控能力低下。在大学生情商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教育定位偏差,重智商轻情商;教育内容零散,体系规划虚无;情商师资匮乏,施教力量软弱;手段方式陈旧,教育实效低下。要提高大学生的情商,高校必须转变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现实路径: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情商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构建教育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教育合力;创新方式方法,务求教育实效;建设校园文化,创设教育情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师情商修养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社会不仅需要智商人才,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才。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与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新时期的大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对情商的理解与认识,加强自身的情商修养,为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