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郭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浩群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27-29,33
郭靖是大巧若拙的,尽管他有点木讷,可他很有智慧。经过苦苦思索,郭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郭靖把侠的精神提升到为国为民层面上来了,他悲天悯人,心怀天下苍生,这是他成为一代大侠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创造的武侠世界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甚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中的“笑”字是指他1967年写的《笑傲江湖》,1969年他写完《鹿鼎记》后就封笔了。作为创作生涯里的后期作品,金庸在人物塑造、情节排布、文字运用上已至炉火纯青之境。节选的《学琴》《论杯》两章,就把中国传统文化里极其重要的两个意象“琴”与“酒”无比精彩地融合到了故事情节里。是怎么融合的呢?“通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不仅以内容的脍炙人口而闻名遐迩,并且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称著于世。“最突出的是语言。”捧起赵树理的小说,在欣赏他那民族色彩极浓的语言的时候,有心者会发现一个尽管细微、却个性突出的特点,这就是,他善于为笔下的人物起绰号,并通过这一奇特的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5.
李改婷  邱悦  娄博 《学周刊C版》2014,(1):235-235
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的产物,武侠小说以其独特的人文精神感染着大众。金庸先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其文本中也表现出浓郁的文人精神。本文从金庸作品中人性的描写、历史的必然性、民族的超越性三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金庸武侠小说部部精品,在整个华人圈中颇有影响。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从两个方面对金庸武侠小说文本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第一,从金庸小说的文学阅读情况来看,其阅读时间长,覆盖地域广,读者层次各种各样,就是版本的改动也会引起众多读者的不同反应;第二,从金庸小说的学术研究上看,现在学术界已经承认金学的存在,并且向着深远方向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以其慷慨悲歌的侠客模式、五光十色的人物形象和丰富深刻的文化意蕴震撼了亿万读者,其中悬念丛生、环环相套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复杂的个性和细微心态的生动描写,以及鲜明的反文化的价值取向更使他赢得了新派武侠小说第一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金庸武侠小说侠义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人物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尤其是儒家文化之美。侠义精神是金庸武侠小说表达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9.
书迷读书录书迷名片:金学军口浙江金华一中98届高三(2)班因为本人姓金,所以很早就“认识”了金庸。且说金庸。金庸不姓金,姓查zha,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入。我想,很多读者大概都已知道金庸之名是来自“镛”字的一分为。历史上,“海宁查家”无疑是一个声势煊赫的大放,历代人才辈出。如清代的著名诗人查慎行便是金庸的高祖。“一门七进土,叔侄五翰林”,可以想见其科第之盛。至于金康自己——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许多报纸。媒体如是说。再说其小说。金庸写的小说不多,共匕部,他曾用一副对联将其小说的书名串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金庸武侠小说与表现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作家的独到之处根源于作家的自我表现 ,因此是不能体验的。金庸对政治与历史的关注与表现 ,根源于他从政的愿望及其幻灭。对于金庸来说 ,政治是一刀两刃 :得在政治 ,失在政治  相似文献   

11.
寒假期间,尤其是春节前后,根据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几乎同时占据了国内20多家省级电视台的黄金节目时段。这之前,同样以金庸同名小说改编的另一部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在多家电视台播放,也收到了极好的收视效果。我们知道,金庸小说在大陆流行已是多年前的事了,现在的职校生因年龄小当时没有赶上那拨流行,相信假期里他们看了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和《神雕侠侣》,开学后会在校园里掀动起一阵不小的金庸热。那么,本期我们就同学们关心的几个问题谈谈如何欣赏金庸的武侠小说。如何总体评价全府小说?以…  相似文献   

12.
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情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武侠小说对人类亲情包括爱情的挖掘与表现,深刻细致达到了无意识层次,捕捉到人类亲情与爱情的千姿百态,色彩纷呈,道前人所未道,揭示了亲情与道德、伦理、民族大义、政治立场、本能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创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人情世界。  相似文献   

13.
LI Shi-jun(School of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相似文献   

14.
表现人生关怀是世界文学经典的共同追求。表现普遍的人生、人情、人性,这是金庸武侠小说对同行与前人作品的超越,从而成为俗文学经典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读过金庸武侠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金庸武侠世界里的主人公在做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伟业之后,有半数以上选择了退隐。这是为什么?金庸为何对退隐的结局情有独钟?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的探究,我们发现:现实的太多无奈,英雄末路的感怀,置身江湖的身不由己和对人性的深深绝望,正是作者的这种思想意识的深刻体现,而传统儒道思想的渗透支配,更是其退隐意识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回望中国文学史的百年沉浮,我们不可能忽视那一度翻涌的金庸浪潮。从80年代金庸小说传入内地,“金庸热”可谓经久不衰,国内外的评论界也对金庸小说作出各种评论,尤其是90年代以来精英阶层对金庸小说的认可让其地位猛然提升,大有登堂入室之势。虽然批评文章屡见报端,却也阻止不了“金庸热”的强劲势头。甚至有人认为:“凡是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7.
金庸武侠小说在全世界华人中引起强烈影响,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其读者之众多、持续时间之长、覆盖地域之广、读者文化跨度之大,使金庸小说充满了许多不易诠释之谜。本文试从诗歌的层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金庸武侠小说热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武侠小说热是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化现象。从作家和作品的关系看,金庸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赋予其作品人物特殊的性格魅力;从作品和读的关系看,金庸武侠小说以深厚的中国传统化蕴涵唤起了世界华人读的“中国情结”而获得认同;从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机制看,金庸武侠小说热是运用现代大众媒介传载化艺术而获得成功的典型个案。金庸融合中国深厚的化传统与现代精神,以传统的武侠形式表现现代社会的积极追求,以“地道”的中国方式赢得千万华人读的认同,及充分借助现代大众媒介传载化艺术以争取最优效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庸谈论武侠小说创作的文字不多,且不系统,散见于一些访谈录或作品序言、后记.通过它们,可归纳出金庸关于武侠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也是主要的看法,即:人物核心及性格观;情节跌宕与个性观;背景历史真实观;创作创新变化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追求,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成功实现,使金庸小说得以全面提升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金庸集儒、道、释、墨、兵、法各家的精髓融会贯通于武侠小说创作的始终,并通过大量运用典故等艺术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底蕴和古典特色,使读者在看小说的同时,享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