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带来机遇,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介绍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融合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十分重视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承辉 《中学文科》2009,(16):58-5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但在广大的农村,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应尽可能充分地开发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来丰富语文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的实施使中国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教育使语文教育也追求科学化。正因如此,使其偏离了语文教育规律,把语文教育引向:教材编写、阅读教学、考核评价追求科学化、标准化等误区。面对语文教育的迷失,反思走过的一百余年的现代语文教育历程,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期问题上的六种分歧意见,提出了分期应当遵循的“自身规律”、“社会关联”、“注重特征”、“远粗近细”四条原则,主张将中国语文教育史分为古代语文教育期(前语文教育期)、近代语文教育期(始语文教育期)和现代语文教育期(今语文教育期)三大时期,及其所属的言文教育期、古文教育期、文学设科期、国语国文期、语文定名期、语文波折期和语文革新期等七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钱谊花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2):130-131,135
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对传统语文教育格局的冲击,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重视挖掘教育资源并发挥其教育功能,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有效办法,开辟语文第二课堂。是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语文教育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的有效实践形式。因此,语文第二课堂应逐步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在7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思想。他一生追求和提倡教育民主,从30年代起,就提出“公民教育”,他说“普及教育是使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获得一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做一个合格公民”。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人人都能通过受教育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他主张“教育要为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改革,其核心是如何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文化紧密联系起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呢?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读经式”的教学,此种教学方式虽然弊端种种,但其长处也很明显。它使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在西方现代教育观念影响下的现代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但其短处也不少,兼之在应试教育模式的阴影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天津时报》(2003.2.21)上撰文认为,“许多大学生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未读过”。虽然此语未必尽然,但也确实反映了当前语文教育的一种现状。鉴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侧重于识字和语法等汉语基础性知识,这或许无可厚非。但中学语文教育决不应只是停留在语言方面,而应上升到文化方面。它应该承担起培养文学情趣、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如何继承乃至发扬传统语文教育的长处?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视意象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望道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主要在于:关注语文基本理论建设,革新语文教材,尝试语文教学法的改革,倡导语文改革运动。他的许多主张切近实际,富于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他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耿红卫 《教育评论》2013,(1):153-155
随着语文教育的推演和发展,不同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学目)设置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不同。近现代语文的课程设置,既规定了教学范围,又集中体现了教学内容。以课程设置为视角来审视中国近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初设期、细化期和稳定期。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决定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系统。就语文教育而言,有必要对校内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文资源进行开发,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把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优势,已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去年,笔者在省里参加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回来后,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逐渐发生着变化。从传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到现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教学的方式变迁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顺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创造。目前,我们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还没有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因此,教师如何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部门大力倡导新课改,大力开发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教育可以说注入了一笔活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语文教师要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各方面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教育生命力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应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彭文琴 《现代语文》2010,(11):10-11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应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描。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1912-1949)是基础语文教育从文言文教育到白话文教育,从传统的大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学科教育过渡转换的重要阶段。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洪流冲击之下,语文教育从大教育中分离出来,朝着科学、民主、实用的方向不断变异创新。尽管语文教育蕴涵丰富的民族性,以及由于其前学科阶段发展的高度成熟而形成的深厚的历史积习和趋于固化的教育体系使它的现代转型举步维艰,但是在民国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使本学科的建设初具规模。明确了本门学科的性质目标、形成了现代语文考试制度、突破了文选型文言教科书的局限、创设了灵活主动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育走出了以文言型书面语为教育“正宗”、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藩篱,蹒跚起步走入现代教育乃至现代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新世纪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将人类置于新一轮的竞争与发展之中。语文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古今,鉴得失。把我国语文教育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考察,其发展之路才会更加明晰和正确。严格说来,我国语文教育发端于先秦时期,迄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后,现代语文教育掀开扉页。然而,由于西方印欧语系的母语教育模式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又过分地强调了意识形态因素,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导致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民族性特征大大削弱,付出的代价也甚为惨重。以史为鉴,从语文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无疑是明智之举,对推进我国新世纪的语文教育改革,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体系,也将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20.
沙家浜记     
鲁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的语文教育家。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批判旧语文教育内容,重视语文教学规律,关注语文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鲁迅的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研究现代语文教学,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