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质疑     
启发和引导学生质疑,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而且也是教育思想的反映。学生能否产生疑问,从他自身方面来说,一看他的求知欲是否旺盛。求知欲强的人,就能在别人不存在问题的地方,或在已被公认、已有定论的事实中提出疑问;二看他的知识水平如何。一个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知识贫乏的人,虽有质疑的可能,但一般提不出尖锐、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不善于抓住问顾的实质和主要矛盾;三看他的活动积极性怎样。凡是活动量大、接触面广的人,都能发掘常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取决于是否悉心培养,是否尽力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上一般不会有学生提问题,因为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学生增加了依赖性,他们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问起。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需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就小学数学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后开启数学思维去释疑解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是长进。"英国有一条谚语:提不出疑问,就求不到学问。一位名人也曾这样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不敢向老师提问题,总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法学教学改革的助推器。教学改革中突显出学生对预习的不重视、预习效果难有成效、预习后提不出疑问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固有授课方式未及时转变、缺乏有效教学组织及评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解决的措施在于整合教学内容、细化预习题目、鼓励学生质疑,并改革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陆康龙 《考试周刊》2014,(11):65-6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意见:激发疑问,破除僵局;兴趣盎然,自然生疑;引导质疑,有质疑问;开放思路,拓宽疑"路"。  相似文献   

6.
方经纶 《物理教师》2011,(10):35-36
质疑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有疑而问,由问而思,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相反,如果提不出问题,说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还不够深入,学习能力还不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深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一般的人获取知识是从疑问开始的。因为有了疑问,才可见质疑发问的重要性。在我们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为重要。质疑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充分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小学生天生就有一双智慧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始,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根据自己会的,想“问难”别人的问题,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想方设法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把握不住学习要点,对所学内容不知所云,提不出问题,我采用教师设计几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找疑问,从课题的字、词等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吴守银 《考试》2009,(4):71-71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总是会产生很多疑问,但很多学生不敢问、不善问,甚至有些学生懒得问,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课堂质疑能力,为学生终身所用。  相似文献   

11.
宋娟 《现代教育》2012,(Z1):90-91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普遍缺乏提问意识的现象。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有许多。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宋娟 《现代教育》2012,(2):90-91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普遍缺乏提问意识的现象。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有许多。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高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当今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是:学生提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提出带有自己个人见解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和日常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和提问的比例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基本提不出问题.即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气氛看似热闹,实无效果,提问都过于形式.学生的提问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存在着“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没时间问”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狄德罗说过:"疑问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疑问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问、敢问、会问呢?一、我想问——更新教师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学生是否具有质疑的意识,与教师是否具有质疑意识有直接关系。教师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就会影响他的教学行为,能改变长期以来教学中直接深入讲解,而不讲思维方法的  相似文献   

15.
崔雪梅 《甘肃教育》2014,(23):96-96
正有教育专家指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笔者认为,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解决问题就要弄清以下几点。一、什么是提问、什么是质疑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问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疑问,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在每篇课文教学前,让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写在书上。由于基础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就不一样。教师要对不动脑筋,从习题中抄来“疑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二、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  相似文献   

17.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所说的活水我认为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一堂课结束后 ,总有学生会发现一些疑难问题 ,其中一些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而解决。但总有一些思想上认识上的困惑 ,即对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上的理解和评价 ,他们不能自行解决 ,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尽管学生都有心质疑 ,力争各抒己见 ,可往往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谈不出有创见的看法。怎么办 ?授之以渔。教师应让学生掌握质疑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一、比较法就是对内容相近…  相似文献   

18.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 ,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由于受到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 ,往往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因此 ,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 ,还要辩证地突出自己在目标诱导、过程诱导和评价指导等方面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一、调控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问”1.情感诱导。即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宽松的课堂气氛 ,激励学生大胆思考 ,踊跃质疑。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除知识交流的主线外 ,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  相似文献   

19.
质疑解难,应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环节之一。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它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必然要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产生疑问是思维的开端,也是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善思会问、敢于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林怡谋 《考试周刊》2014,(41):72-72
<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模式,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一、加强引导,学会质疑在有效学习中必须由教师发"问",过渡到学生会发"问",有疑有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1.留给时空,有效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