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自觉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风格、民族烙印和时代特色的命题,为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工具和分析视角。高校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使命意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自我觉醒,以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与繁荣、不断自我反省,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生产与传播、强化自我创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发挥其对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  相似文献   

2.
李满奎 《贵州教育》2020,(18):11-12
<正>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要积极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着力建设文化事业,积极组织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弘扬下去,充分发挥文化为社会服务、引领时代新风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目前最需要深入认真研究的课题。在此文中,笔者结合贵州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深入讨论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作用以及此项活动的探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探索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萍 《高教探索》2005,(5):67-68
以文化思考审视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有感于当今民族声乐教育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严重匮乏,本土文化的民族声乐教育数十年都以“西洋美声”打基础而失去原创力。唤醒文化生态意识,促进民间传统声乐资源尽快纳入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实践是本文的立意:以“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民族声乐教育观“入掣’;教师要积极寻根,实现自我突破;民间传统声乐资源的利用与整合需要有前瞻懒见性。  相似文献   

4.
彝族先锋诗人阿库乌雾诗歌中的宗教意识是彝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的一部分,这个传统构成了彝民族的文化整体。同时,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彝民族对历史的表达和民族宗教意识的体现,从宗教领域对民族文化进行思考。更为重要的是,阿库乌雾力求以诗歌为表达形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内质作一番深刻的智性思考,并渴望重塑现代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轰轰烈烈背后,对传统文化为什么要进校园,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能够进校园,以及传统文化在校园如何传承这些根本问题却缺乏深入思考.本文指出,传统文化进校园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及民族自省有关:而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并能凸显现代价值的文化方可进入校园:传承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理念并不矛盾,并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的鬼故事中,我们发现,本民族传统的鬼的形象存在着魂鬼与魄鬼的分野。这一分野,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身灵与肉的认识与思考,特别是对自我精神个体的眷恋。从这个角度来看,鬼文化事实上正是人类自身文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8.
何方园 《黑河教育》2012,(12):69-69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指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是每一个从事现代设计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即人化,是人的自我生长和自我组织的过程.作为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民族高等教育不仅担负着传递和保持自己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现代西方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元整合功能,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现代性,最终培养出具有跨文化学习能力的现代民族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过程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局面。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和谐社会新文化背景,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关键;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精神的继承,是建设中国当代油画文化语言的历史背景;实现中国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意向的结合,对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形成自我特质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文化论争与通识教育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其社会的文化演进密切相关。一元文化主义控制下的通识教育以传承西方文明、塑造统一美利坚民族为己任,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使通识教育转向对其他文化的关注,将弱势群体的经验和知识引入到教育内容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中两种文化发生了尖锐冲突,通识教育也出现了“回归传统”与坚持多元的激烈讨论。围绕着国家和民族归属与认同这一文化核心,美国社会对通识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王玉清 《天中学刊》2013,28(5):98-100
中国传统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厚重的文化,其思想是崇尚自然,注重和谐,完善自我,而西方的体育思想则是挑战自然,挑战对手,挑战自我。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在于其"异"而不在于其"同",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武术的本源、本性和本色,珍视传统,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继承与保护,有助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继承武术传统本真。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体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凝结和体现,是一个民族内在特质的深层表现。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应该体现出民族文化主体性特征。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精神的继承,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和谐"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是实现中国当代艺术建立自我评价标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人们重塑自我的过程中,给予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学鉴赏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价值意义重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养。本文将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发展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教育方法和措施,着重探讨了文学鉴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价值,并深入思考今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街宴是哈尼族传统农耕祭祀文化的产物,作为哈尼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其在维系社会集体情感、强化民族自我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街宴展现的哈尼族有福共享、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尊老敬老、长幼有序的道德风尚,顽强坚毅、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运用,是促进哈尼族文化自觉、推进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对提高民族地区生态德育实效性、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共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着形态迥异的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蕴含于神话传说、农耕活动和栖居环境等方面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思维为导向,三项改革联动推进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落地生根,五课联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建构,开展多维度实践体验活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入脑入心,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动机制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重塑创新文化、重拾文化自信是摆在当前高等教育面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创新文化整体"创新氛围"缺失、"个体创新精神"不足等背景下,针对高校创新文化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构建创新文化体系的思考.提出高校有责任致力于推进创新文化中国化建设,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项目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以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文化体育活动,一直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族人民对表演项目的踊跃参加与共同分享,体现了各民族不断增进向心力、凝聚力的共同愿望.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获取有关资料,并运用逻辑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其表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再思考,以期为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更快、更好发展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范式,对湘西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研究进行深入的剖析。结果发现:湘西地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有利于丰富湘西旅游文化市场,提高旅游文化演艺产品质量,同时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文化舞台,对湘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是一个民族大省,民族文化的研究角度丰富多彩,更多的学者关注的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等问题,从生态利用的角度来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人类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大多是大量利用生态来促进自我发展的,从而在不同生态环境孕育出不同文化特征的多样性民族文化,苦聪人也不例外。利用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对镇沅苦聪人传统文化进行梳理,从苦聪人的神话、传说中发现苦聪人思想中的生态意识,认识和了解苦聪人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生态利用的作用,使人们更深入、直观地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态利用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保护、珍惜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