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精神     
◎八字校训民国三年冬(公元1914年),梁启超先生来清华演讲,以“君子”为题。其引述<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这次演讲不久后便化作了清华园里的一座石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便是清华的八字校训。◎三句箴言“耻不如人”清华建校之际,正是国人从天朝大梦中惊醒之时,清华人以中国科技与文明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为耻;以清华不如西方一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清华大学精神的精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题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秉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周易》  相似文献   

3.
儿子以571的分数被清华录取后,不断有人向我们提问“他怎么考得这样好?”我们总说,有运气也有努力。有人不满意这个答案,再问,我就会说,他非常爱读书。真的,我相信,是读书给了他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奋斗的高度,是读书牵引他走向清华。  相似文献   

4.
这两年,坊间出了不少演讲集,《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中国大学讲演录》等等。如果我是出版商,我会编一本演讲集——《在人大听讲座》。 粗粗一算,四年之中我总共听过约100场讲座,包括20场由我主办或者参与组织的。足迹所至,包括人大、北大、清华和国家图书馆。当然,最多的还是在人大。 人大在线的BBS上,每隔几周总有好事者发帖,要求评选人大教师中的“四大名嘴”,每次的版本还都不一样。不过,任凭风云流转,社会学系的郑也夫、周孝正二先生总能盘桓在榜上数周不落。 我在社会学系的朋友私下里都亲切地称郑…  相似文献   

5.
樊彩萍 《滁州学院学报》2006,8(2):98-102,121
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长达17年之久,是清华师生公认的对清华大学发展最有贡献的校长。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他的“通才教育观”、“大师论”和“教授治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孔子的学生中,樊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不仅对孔子的仁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而且试图把知识学习从形而上的道德说倡引入形而下的生产实践过程,却因此而被孔子斥为“小人”,成为后世儒生价选择过程中不可逾越的文化雷池,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 一 樊迟为何要“学稼”?这首先与孔子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命运有关。 我们知道,孔子在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文化思想的“游学”生涯中,虽干七十二君,礼遇颇隆,但基本上是到处碰壁,一无所成这一事实,不仅给孔子个人在精神上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给追随于孔子左右的儒家文化群体以思想上的强烈触动。对于孔子思想的社会命运,在孔子的学生中只有颜回与其有共同的思想体认,他们认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思想的碰壁遭遇是天命使然,但作为“君子”,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对原有的思想价值的追求与执着,而应该“知其不可而为之”不过,孔颜的这种悲剧观照并不能扭转儒家思想的社会命运,因而,对儒家思想的社会化问题的思考就不能不成为早期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关注。早在孔子奔波于陈、卫之时,子路就曾发出了“君子亦有穷乎?!”的不满声,子路甚至还认为孔子的“正名”学说十分地迂腐,不切实际。随着孔子社会命运的深化,对  相似文献   

7.
茶、茶     
一个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向大师请教从艺秘诀。大师说 :倒茶给我。学生恭恭敬敬奉上清茶一杯。大师以指为笔 ,以茶为墨 ,在玻璃板上写下两个“茶”字。大师写时 ,第一个“茶”是正常写法 ,第二个则是先写草头和“木” ,最后写“人”。大师说 :这两个字 ,就是两句话。你说得出么?学生沉思许久 ,终于悟出玄机 :第一个“茶”是人在草木中 ,这是说艺术创作不可以离开自然 ;第二个“茶”先有草木 ,后有人 ,这是说 ,自然是第一性的 ,而艺术创作是第二性的。这个时候 ,他大脑中出现了许多名人的话和从前老师的教导 ,“艺术是自然的儿子 ,绝不是…  相似文献   

8.
做了大半辈子的教师,拿到这样一个命题作文,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已经逝去却永远留在我脑海中的大师们:鲁迅、叶圣陶、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他们带着可亲可敬的笑容,带着满腹经纶和睿智的思想,常常从我们身边走过,给我们一点提醒、一点指点、一点劝慰。我该怎么形容他们呢?比较恰当的四个字就是“魅力大师”。何谓大师?应是才学过人,有个人魅力和过人之处,思想、修养、人品等都达到极高境界的人。学生哪怕只听到他们一堂课,都会终身难忘。能做这样大师的学生,无疑是幸福的。我理想中的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是有魅力的大师。  相似文献   

9.
60多年前,陈寅恪和冯友兰大师认为,两宋新儒学的产生,是我国近千年来思想史上的大事。2010年5月16日,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94岁高龄、史学家何柄棣先生以“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人手”为题,为300余位清华师生做了一堂精彩的历史讲座,  相似文献   

10.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俩交换一下,我们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俩交换一下,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大连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十二五校本研修互助网”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交换思想的平台。通过校际间的研修互助活动,不仅使我们进一步领悟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而且,通过同行之间零距离的“碰撞”,解决了我多年来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无数次的“碰撞”中,我收获了喜悦,体会到了校本研修的价值。专家的讲座,市区教研员的亲临指导,同行间的口枪舌战……这些历历在目的研修活动一步一步地助推我的成长,更使我认识到,参加研修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