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5,(6):43-44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搞好现阶段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必须对其改革。在分析了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后,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借鉴先进经验,转变旧的课外体育观念,将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即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多安排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把课外体育活动搞活,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便最终达到学校体育之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及运动项目的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和历程入手,逐层阐述了人、社会以及运动项目都是从自然中产生和发展的,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都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并通过对运动项目从人类生存的需要,到逐步形成了竞技运动和竞技运动高度发展给人的身体及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危害的论述,进一步阐述学校体育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使人的自然属性和运动项目的自然属性共同作用于学生,并通过改造竞技运动项目,使其教学化和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需要,这便是体育教学回归"自然"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3.
福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区16所高校1600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较高,在认识与行为具有一致性,但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体育人口达不到我国有关体育法规的要求;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跑步和散步仍是大学生的首选,男、女生在项目选择位次上有显著性差异;福建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基本放任自流,管理处于松散、混乱状态;消极影响因素主要为:没有运动氛围、组织指导不力、学习负担重、运动场馆器材短缺、缺乏技术方法、锻炼场地远.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卡巴迪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中具有开展卡巴迪运动的学生心理基础和有利条件,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这项运动规则简单,没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且无需昂贵的器材场地,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体育兴趣,适合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时尚性和新奇性的需要,在学校体育中推广卡巴迪运动是非常有意义和可行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来自南亚的卡巴迪与中国传统的"老鹰捉小鸡"结合,一项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会在中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其效用的发挥则需要学生通过不问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与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自觉的体育消费行为;制约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时间、场地、经济、体育兴趣、体育消费种类及体育场地质量等;体育消费主要用在体育服装鞋帽、运动饮料、体育器械、场地器械租用、比赛表演门票等的支出上;其投资项目最多为乒乓球、游泳、三大球、网球、健身健美;其体育消费场所主要在学校运动场,体育消费伙伴以同学和好朋友为主,付款通常以AA制为主。  相似文献   

7.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形成传统并在一至两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上具有特色的中小学校。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源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我国运动训练体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初级训练形式之一。运动员的文化成绩是学校业余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8.
艺术性体育运动包括艺术性竞技运动、艺术性健身运动两类。多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艺术性健身运动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新型的艺术性体育项目不断涌现。它们在动作内容、项目结构及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数有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本科普修阶段,不可能全面、系统的了解所有新型的艺术性运动项目。而社会需要宽口径“复合型”人材,学校教育又不可能在时间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适应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需要,我们将部分艺术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合并、结构重建,提出了“艺术体育”课程,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本科普修阶段,能够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大多数艺术性健身运动项目。从而满足社会对未来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浅谈体育习惯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习惯是由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械、指导者等)和个体参与体育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因此 ,体育习惯是体育锻炼的需要与行为的直接联系 ,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是学校体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一、体育习惯的特点1 后天性体育习惯是通过后天习得而成的。在一贯的教育要求之下 ,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和坚持性。参与体育活动的经常化和运动技能达到熟练化有助于体育习惯的养成。显然 ,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其效用的发挥则需要学生通过不问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与目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这一部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诸多弊端,如:(1)时间难以保证,常常被其它“重要”的课占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等受教育人才,除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还需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密不可分.意识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要使大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须培养并加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进而产生相应的体育行为.通过对目前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  相似文献   

12.
陈肖  李恩荆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44-1047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5个方面阐述家庭体育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家庭体育对青少年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分析,内在因素表现在家庭父母、家庭情况、家庭环境;外在因素表现在学校体育的制约和社区体育的制约。为此提出青少年学生家庭体育运动行为的策略研究建议应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转变体育观念,提高父母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参与重要性的认识;从城乡两地出发,加大青少年公共服务组织建设;融合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构建青少年学生体育参与家庭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林杨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2):106-107,118
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指向下,学校体育文化节逐渐取代了运动会,这一名称的变化体现了学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出发点和宗旨,这一调整打破了运动会只为少数体育尖子开设的局面,为更多人参与其中创造了条件。体育文化节的内容设置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要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节,调动更多人的参与积极性。文章从当前学校体育文化节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从两者的共需性角度出发,对其走进学校体育文化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丰富学校体育文化节,调动更多人参与运动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体育视角下的学校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体育的视角下论述现代学校体育观,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学校体育更有效、更自觉地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身心健康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体育学校1999-2002年4285名参加选拔的体育后备人才的素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年来中专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专学生除男生立定跳远和原地推铅球成绩有显著性提高外,其余变化不大;男生大专学生成绩总体优于中专,女生立定跳远和原地推铅球成绩优于中专,而100m、800m成绩比中专差。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受中招体育考试的影响,初中生们的体育成绩越来越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初中生篮球实际教学当中,传统篮球教学的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对此,应将体育游戏加入到篮球教学,增加课堂的愉悦氛围,使篮球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中应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热爱,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本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现如今初中生篮球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初中生们篮球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篮球运动兴趣爱好,增加学生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篮球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蒙彩娥 《体育科研》2007,28(2):89-90
通过对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学生对校外体育活动的认知、行为以及影响行为的因素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闸北区中小学学生、学生家庭对校外体育活动的作用和价值有较高的认识,但实际体育行为与认知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不高,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场地、器材、时间、活动项目、同伴等)的限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所能全部给予的,这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结果,本文首先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解读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在构建一体化发展模式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发现,在体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体育课程一体化缺乏衔接性、基层社区没有权利、家长面临的教育压力都是阻碍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难题;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横纵衔接的体育课程、下放体育权利到社区、改变教育观念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体育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体育行为选择的各因素认同程度依次为主观意愿、实现难易度、运动项目特点、客观环境、不同性别、年级、考生所在地、运动次数.在运动项目特点这一因素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性别在实现难易度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据此,文章提出: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要规范化,项目选择要性别化,技术要求要层次化,课余体育行为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