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磊 《河南教育》2005,(8):50-50
平时,经常听到有教师这样抱怨:学生总爱作对,不讲道理,甚至是公开顶牛;我说的话学生就是不听,有时候串通起来和老师唱对台戏……对这些情况仔细分析,可以归纳为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虽然是完全正确的,但学生很难领会,有时候即使是领会了,却并不接受,甚至采取各种故意行为,以表达无视这种要求或抗拒的态度;另一种情况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学生理解并接受了,也按要求去做了,但产生的结果却有悖教师初衷甚至还有负面效应。这两种情况都表明:在想要达到和实际达到之间存在一种偏差,这种偏差的形成原因,就是教育活动中的“意义障碍”。  相似文献   

2.
夏志芹 《现代语文》2013,(12):141-142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感到有点纳闷:为什么自己有时候上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发言踊跃,自己也讲得神采飞扬,课后还回味无穷;有时候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动不动,甚至还有做小动作的现象,自己也是无精打采,课后神情沮丧。  相似文献   

3.
课前板书不宜多用●林泽玉板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直观地领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大凡教研课、公开课,许多授课教师喜欢用课前板书:大黑板、小黑板、卡片,甚至连课题也是课前写好的;有的教师事先把板书抄在黑...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以“教”为出发点来定义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者”,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尊严的维护,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师塑造的对象。所以师道尊严有时候异化成一种以等级、专制甚至压迫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本文试以“学”为出发点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助学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作为教师应淡化“学生纯粹是受教育者”的心态,自觉履行“助学者”角色。  相似文献   

5.
享用沉默     
刘明普  李名臣 《学子》2004,(4):33-33
有时候问候足一种关切,有时候无言也是一种关切;有时候倾诉是一种表达,有时候沉默也足一种表达;有时候公开反对是一种否定,有时候沉默不语也是一种否定:有时候高喊是一种赞成,有时候沉默亦是一种赞成,“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教师来说,课堂上的物理演示实验.是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表演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实验.学生实验多是在学校实验室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验证性教学活动.对科学家来说,科学实验却是最终现实的检验.拥有创造或打破关于宇宙的最重要理论的能力.科学实验不仅仅确认或者驳倒一些理论,它们还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现实甚至是对我们自己的看法.实验有时候完全颠覆了我们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常识性概念.有时候还会粉碎存在已久的虚构理论.以下就是一些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影响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7.
孙秋菊 《语文天地》2012,(10):60-61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冲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相伴的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杨明华 《上海教育》2006,(11B):62-62
学校的师资安排是学校管理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家长总希望最好的教师教自己的孩子,学生也希望教自己的教师是学校最好的。对学校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要培养好的学生,每一个年级、班级也都是要加以“关照”的,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师资有强弱,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教龄也总有长短,这也改变不了,更何况教师还各有个性,甚至还有特殊情况(身体情况、婚孕情况等)。如何根据年级特点调配好教师,如何在一个年级中安排好每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学校确要花费一番心思。我们认办师资配置没有最好,只有合理,讲求平衡、注重合力。  相似文献   

9.
陈立 《学前教育》2009,(4):52-53
宽心小站的朋友:您好!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专家们常常来到幼儿园指导实践,他们各抒己见,令教师茅塞顿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有时候专家们的意见也会不一致,甚至相左,令教师们无所适从。比如,有的专家说家园栏是为家长设计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所以文字要多一些;但是有的专家却建议用照片的形式体现.理由是这样孩子能够看得懂,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即一方面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理解尊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提倡多元个性化阅读,鼓励自主感悟,关注独特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维、多向、多层面地去揣摩感受课文的内涵.通过感受、领会、体悟等形式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化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系。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获得了自由驰骋的窄间,阅读行为变得生动、灵活和充满灵性。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学生个体独特感悟与课文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时,教师如何处理多元个性化解读与课文的价值取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甚至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达到忘我的境界。反之,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压力,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也不高,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任务,甚至是一种苦役,学习起来十分被动不说,还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厌学的心理,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说,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中至关  相似文献   

13.
讲授主题复杂的课文,帮助学生仔细体会文章主题一直是教学上的难点。有时候教师求之过深,学生茫茫然无所得;有时候教师则简单化处理教材,造成文本资源的浪费,同时学生亦学无所得,这也十分可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如果从师生双方发挥联想功能,将相同、相近甚至相反、相对的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品味,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疆 《中学文科》2006,(10):76-76
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有些教师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学生也觉得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了。针对这些困惑,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首先。要学习和领会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上新课程之前教师必须学透。很难想像,对新课程标准不熟悉的教师,能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好。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要在学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语文新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教学原则性、方向性、计划性的指导文件,教师既要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5.
孟四清 《天津教育》2007,(11):37-38
提问法是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许多教师使用提问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巩固情况,却忽视了运用提问法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下面就教师在运用提问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并提出使用提问法的正确做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领会、有效地运用提问法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马劢 《宣武教育》2006,(4):28-3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领会文章中的美始终是个难题。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美文,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婉约柔美,又有大江东去的壮阔豪放;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壮,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奇飘逸。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口吐莲花,忘情于文字之中,学生却一头雾水、无动于衷,丝毫感受不到美,完全没有审美体验,在我的古文教学过程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于是,在讲授《答谢中书书》这篇写“美”同时写得也美的文章之前,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意识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审美,但更应当意识到审美经验完全是个体的体验,是旁人甚至是美学大师也代替不了的。在审美活动中,学生是完完全全的主体,是主人,也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能使得他们切实感受美、体验美甚至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尊重、信任和理解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每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换回学生的信任。随着我国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其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进行角色转变;学生学习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创新,思考能力的磨炼与飞跃。在这种教育思想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和学生之间已没有严格的界限,有时候更需要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相…  相似文献   

18.
论及作文,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大都觉得是较为头痛的事情。教师怪学生写不好,甚至态度不端正,应付差事;学生觉得没啥可写,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好,甚至厌烦作文;家长干着急没办法,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孩子还会顶嘴。有时候,采取高压手段,也能压出一些文章来,但抄袭、假话太多,方向、路子都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今,不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越大,尤其是进入中学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却越来越少了,一些学生在校常一言不发,你不找他谈话,他一年都不和你说一句话,有时教师偶尔问一句,他甚至会冒出一句失礼的话:“烦死了!”。  相似文献   

20.
战利 《师道》2004,(9):26-27
新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在发生变化甚至重建。在这个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海纳百川,学会创新与摒弃,有时候也需要学会拒绝、学会坚守。以下是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