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湜 《重庆陶研文史》2006,(3):54-56,53
六月十四日,我们在胜利饭店度过最愉快的晚上。前几日曾约过,如果我决定随衡老赴南京,至少再见一次面。十四日下午四点,通过一次电话,我告诉他,我已决定赴南京,并且可能回“老家”去。  相似文献   

2.
回忆陶行知     
陶先生具有特异的思想,“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所有这一切,没有一样不表现出他的伟大创造力与特异的思想。记得在晓庄时,因为水井太少,用的人太多,以致水供应不上。陶先生看到了这种情形,便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召集一个民众大会来讨论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教育专家。三十年代我曾在他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工作多年,这位可敬的学者和长辈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今天,在他逝世三周年的前夕,我写下点滴的记忆,以表示对他的深切怀念。初识陈鹤琴先生是在二十年代。一九二二年冬,陈先生在家里创办了幼稚园,我由甘梦丹老师介绍去该园工作,当了甘老师的助手。那时我是一个师范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陈先生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儿童心理学教授,同时对自己的子女进行心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生于一个清苦农家,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1906年,他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那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  相似文献   

5.
我对陶行知先生是有感情的,因为他是我的老师,印象比较好。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当然,不能把他的思想看成都是马列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陶行知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要发表纪念陶行知逝世十一周年的纪念文字,我认为这是整理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的开端,经过争鸣,在若干年内,可能得出一个比较真实而正确的“论定”.我与陶先生相处多年,相知较深,现在凭我个人所知,提出几点有关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事业的意见,供大家讨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陶先生去世近60年了,至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没有忘记他,还在学习他,宣传他。在重庆、在安徽、在北京……大有人在。这是他崇高的声望和伟大的人格使然。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国字名满海内外,而又以怪诞见称的,那便是辜鸿铭先生了。 辜先生号汤生,福建人,因为家属侨居海外,所以他很小就到英国去读书,在一个名的中学毕业,受过很严格的英国学训练。这种学校对于拉丁、希腊,以及英国古典学,都很认真而彻底地教授。这乃是英国当时的传统。毕业以后,他考进伯明罕大学学工程(有人误以为他在大学学的是学,那是错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6月1日为乡前辈、沈尹默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 沈公尹默逝世的消息传到家乡湖州的时候,已经是百日忌后了。 当时(1971年)的环境,既不敢拍唁电,又不便写信,我只是默默地回忆与乡先生相识的往事。 对艺术一丝不苟 那是一九六一年冬天,笔者还在湖州市商业局工作,领导要我陪同王一品斋笔庄负责人一起去上海访问当代知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我们接受任务后就动身,同行的还有新华通讯社摄影记者章耕辛同志(已故)。 在上海北四川路海伦路的一幢日本式普通楼房中,我们会见了尹老。进门时,见他正伏案写字,他那写字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先生一生写过不少诗歌,特别是他为孩子们写的儿童诗,朴素如话,朗朗上口,细品却深富哲理。我每次在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创作时,总是把他那些风趣的歌谣拿来作范本,供学生创作时临摹参照,点燃学生对诗歌创作或再创造的灵感引信。 其中有一首名字叫《为何只杀我》的歌谣是我和学生们的最爱: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对我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见到了钱理群先生。9月7日下午,我到北京准备参加一次教育论坛,被志愿者接到了宾馆住下。不久,《成人之美兮》的作者梁卫星也到了,我们见面后激动不已,好像久别的亲人一样,于是就相约住在一起。在我们聊得正欢的时候,只听见门口有个洪亮而厚重的男子声音响起:“我住哪里?”我心中一喜,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一生写过不少诗歌,特别是他为孩子们写的儿童诗,朴素如话,朗朗上口,细品却深富哲理。我每次在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创作时,总是把他那些风趣的歌谣拿来作范本,供学生创作时临摹参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编译家。从一九一三年在南京金陵大学主编《金陵光》算起,到他一九四六年去世止,前后三十余年,他先后翻译过包括《罗斯福传》在内的许多世界名著,编辑过《教育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回忆     
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的父亲因为年老失去了听觉,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只好用笔与父亲交流。但是,他的父亲没有感到失望,反而常常露出甜美的笑容。 朋友说,他的父亲原先是一位音乐教师,但是并没有因为失去音乐痛苦不已,而是在心灵中寻找流淌的音乐。 有一次,他父亲微笑的时候,朋友在纸上写道:爸爸,你在笑什么? 老教师在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张:我在回忆上课时,学生明亮的目光,高涨的热情,在五星红旗下嘹亮的歌声;一曲终止,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我指挥的乐队屡屡获奖的光荣。每当你们微笑的时候,我就回忆几十年来听到…  相似文献   

17.
《重庆陶研文史》2006,(3):18-1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昨天以脑溢血逝世,无论知与不知,同声表示悼惜,有一位朋友则除了悼惜之外,还不了然於他在最近几年的转向政治。办教育的人老老实实办教育好了,为什么要参加政治活动呢?许多敬陶先生的人也免不了有这一点遗憾。  相似文献   

18.
50—70年代 充满创作激情和矛盾的巴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文革期间身不由己经历了相当多的政治事件,成为日后不断自我反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很久就该写这篇文章了。由于病,经常卧床,迟迟没能着手,每次接到李之禹同志的信,我总感到内疚。现在不是病有什么好转,而恰恰越来越重,并且进展迅速,因此,我感到有尽快写出来的必要,否则,将对不起故去的李嘉言老师。一九四二年秋天,我辗转到了兰州,进入当时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就读。到校不久,系里出刊墙报,由刘崇彬、时子明、司绳栻几位同学编辑,他们就找我写稿子。老实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劭西先生是一位最著名的学者、最早的语法家和文字改革家。他又是国语罗马字、注音字母(后称”注音符号”)的创始人,也是投身五四运动的一员健将。他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就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而又系统的语法书。这在当时是难能而可贵的。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语体文)与文言文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鲁迅先生首先把用白话文写成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在这场斗争中打响了第一炮,显示了白话文的强大威力。可是,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却认为:文言文是有“文法”的,语体文是没有“语法”的,因此,语体文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