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玲 《陕西教育》2006,(6):39-39
一、导入 1962年冬天,正值我国自然灾害时期,作家峻青先生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一场及时的大雪,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一篇散文——《第一场雪》。我们今天学习课文《第一场雪》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入冬的第一场雪,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板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克服问答式的程式化的教学,再教《第一场雪》(第九册)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设问要利于课文思路的理清 《第一场雪》写的是某年“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第一场雪”的情景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联想。课文的题目很有意思。理解课题不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清课文思路,而且有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思维准确性的训练。 1.“ 一场雪”是什么意思?“第一场雪”呢? 2.“一场雪”和“第一场雪”意思有什么不同? 3.根据课题,按你的想法应该怎么写? 然后要学生自学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并按顺序排列。 2.找出各时间中作者所叙述的内容,并按顺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设计意图】《第一场雪》描写了胶东半岛第一场雪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第一场雪的美丽壮观的景象。难点是让学生学习动静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作为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作适度的巧妙的超常教学,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一场雪》时,对此课的题目板书就作了超常的艺术处理。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1、改变传统的一字不漏的板题方式,故意将“第一场雪”错写成“一场雪”。 2、等待学生吃惊地指出老师的板题“错误”。 3、引导学生区别“第一场雪”与“一场雪”在写作  相似文献   

5.
何晓棠 《南昌教育》2005,(B09):91-92
当初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带给人间多少惊喜的赞叹、多少纯洁的遐想呵!整整一个冬季的童话,就在这第一场雪轻盈的舞姿中拉开帷幕了……  相似文献   

6.
《草原》与《第一场雪》两课对比教学说课提纲邢台县南厂学校郝封印赵鹏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草原》和《第一场雪》都是讲读课,且同在六年制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八单元。《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本文意在赞美祖国山河,颂扬蒙汉情谊;峻青的《第一场雪》主旨是瑞雪兆丰...  相似文献   

7.
著名歌手刀郎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了大江南北,可谓男女老少,尽人皆唱之。今天才知道,不仅我们班的好几个同学是刀郎的忠实歌迷,而且我们的“吴教(较)授(瘦)”也是个刀郎的热心歌迷!且听我这位“名嘴解说员”讲解我班举行的“刀郎之‘2002年的第一场雪’演唱会”。今天下午,下了五莲县的第一场雪,雪纷纷扬杨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  相似文献   

8.
强家秀 《甘肃教育》2009,(13):64-64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比往年要早一些,同时也更冷一些。立冬刚三天,就下了第一场雪。那天早晨,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一路上我同那些爱雪的孩子一样,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虽然雪使马路两边的人行道变得很滑,时时都有摔跤的可能性,但是对雪的一往情深却阻止不了盼望着雪下得更大一些的希望。这冬天的第一场雪似乎很通人性,竟然如我所愿,越下越大,  相似文献   

9.
下雪啦     
清晨所见,一个洁白的世界。下雪啦!今天语文课改变计划,学习《第一场雪》。课是没来得及精心准备,但这40分钟即兴发挥,收效颇丰。 课伊始。我注视窗外,雪仍在飞舞,学生们心领神会,异口同声:“第一场雪!”我,粉  相似文献   

10.
检查预习,了解内容   师:通过预习《第一场雪》,你知道了什么 ?  生:我知道这是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师:还知道什么 ?  生:我知道“瑞雪兆丰年”有充分的科学根据。   生:我看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写这篇文章的。   师:具体说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  生: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 )还知道什么 ?  生:雪后景色非常美丽。 (板书:雪美 )  生:我觉得这场雪下得很大。 (板书:雪大 )  生:我觉得作者很喜欢第一场雪。   生:我知道…  相似文献   

11.
1月20日,当2021年的第一场春雪来临的时候,《东方少年》美术辅导基地适时举办了“我爱北京·赏雪画雪”主题活动。面对第一场春雪,孩子们欢天喜地,虽然雪不是很大,但在指导教师们的启发和指导下。  相似文献   

12.
《第一场雪》这篇课文叙述了胶东半岛下第一场雪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蕴舍的真情实感,教学时应抓住重点词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1962年冬,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下了一场雪,这场雪下得怎样?雪后的景色如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场雪》,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雪,认识雪与人类的关系。 2.复习下雪前的情景:问:那么这场雪在下之前,天气有什么变  相似文献   

14.
《第一场雪》描述了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大雪 ,重点描写雪后的美丽景色及作者的联想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教学难点是透过雪景及联想 ,体会作者的喜悦和赞美之情。教学本文要紧扣语言文字训练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较透彻地领会文章内容 ,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一、初读全文 ,感悟美景   “同学们 ,还记得今年冬天我们这儿的第一场雪是什么样的吗 ?说说看。” (学生自由发言。 )“作家峻青于 1962年写了一篇有关雪的散文《第一场雪》 (板书课题 )。他笔下的雪景又是什么样的 ?对这场雪作家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开篇揭…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第九册31课《第一场雪》是一篇描写细腻、激情洋溢的记叙性散文。作家紧扣题目,依照时间顺序,对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这场大雪的显著特征,并表达了他置身雪境、预见丰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努力传达出作者的美的情感。一、充分展示雪的特征。就笔者耳闻目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1月10日,四川成都下了好大一场“雪”。这场雪不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小语界同行交口称奇,也让专家学者击掌叫绝。这是《第一场雪》,执教者叫支玉恒。支玉恒一鸣惊人。许多教育刊物、报纸纷纷聚焦,支玉恒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怎么?他本来是体育教师,改教语文不过六七年?他曾身患偏瘫,来成都前不到两个月刚刚“学会”走路?他原准备来这里讲《草原》,但见好几位参赛代表要上此课,就临时改上《第一场雪》……这第一场“雪”给人留下的与其说是许多问号,不如说是留下了一连串叹号。支玉恒是个怪才。不久,我们认识了。对他愈了解,越觉得怪得…  相似文献   

17.
“玩雪”课?“玩雪”课是什么课?2003年1月6日夜,杭州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7日早上人们见到一片白茫茫。对于杭州大多数低年级的小学生和幼儿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记忆中的第一场雪,因为杭州多年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8日的《钱江晚报》报道说,杭城20余所学校都上了一堂“玩雪课”,孩子们欢天喜地来到校园,老师们全都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这间大课堂,一片白茫茫;童心萌于此,爱心始于玩;情趣满天地,素质润心田!在杭州大关小学,当校长朱玉琳通过大喇叭宣布取消第一堂课,让孩子们尽情玩雪时,孩子们激…  相似文献   

18.
超级模仿秀     
秀读书仿《长征》诗韵学生不怕读书难,万听千做只等闲。你追我赶争高低,熬到深夜还没完。听到表扬浑身暖,成绩下滑心胆寒。更喜测试名列前,考上重高尽开颜。★郑幸玲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翔龙中学初2007级(2)班2004年的第一场雪盗版自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期中考试揭晓,面对名次心有感触,赋歌一首,以抒情怀)2004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张贴在三楼的成绩名册,带走了秋天希望的一片黄叶。2004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苍龙庙前难舍的情结。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忘不了寒窗苦读的感觉,比藏在心中那份希…  相似文献   

19.
敢破常规切块教学水到渠成──六年制小语第11册第20课《第一场雪》教例评析韦庆益【教例】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如何有条理地描述第一场雪的经过;体会作者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出自己的喜悦之情。教学时间: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初知课文师:同学们...  相似文献   

20.
《第一场雪》最后一小节讲到: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点明这是场及时的大雪。全文紧紧围绕“瑞雪”展开,教学时可以此为突破口,逐层深入文章的内在天地。一、扣“瑞雪”之大——赏景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对这场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1)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大,找出这些词语。在学生读、划、议的基础上,发现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雪前,通过天气的骤然变化暗示一场大雪;雪中,通过纷纷扬扬,“大片大片”写降雪大而密,一会儿就白了”。“不断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