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research questions being asked are: 1. How do architectural students learn with mobile technology? and 2. What predictors lead to satisfaction in a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environment? It is understood that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Critical pedagogical and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ground this research with the view that "one learns from their experiences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case studies and survey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mobile technology is influencing learning.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students learn with present technology, their preferred mobile devices, barriers to M-Learning, methods by which students learn best,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M-Learning. Other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ables leading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M-Learning.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语言教学专家Jim Scrivener曾经在《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一书中阐述过教师的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教师只懂语言知识,上课时主要以讲解语言知识为主,这种教师只能被称为"讲解者"(explainer);第二种类型的教师不仅懂语言知识,还精通教学法,因此上课时会努力采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个层次的教师可以被称作"组织者"(involver)。看  相似文献   

3.
过去十年,移动学习已经从小规模研究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全国性和国际性项目。然而,这个领域仍然缺乏比较研究和对实施大规模移动学习的研究。移动学习的种种形式可以看做是从"正式学习"(在固定地点,比如有教师管理的教室,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到"非正式学习"(使用具有高度移动性的学习应用软件、由学习者自己控制的学习)的连续。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是"无缝学习",旨在支持跨越不同环境、使用不同设备学习的连续性,比如把课堂学习和由学校组织到博物馆的参观学习联系起来。影响移动学习成效的因素包括:技术的可获得性、机构的支持、互联网连接、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和学习者对技术的拥有等。移动学习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移动技术的可用性、设计适合于个人移动技术设备的非正式学习形式、评价户外和跨越不同地点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STS"是"科学" (science)、 "技术"(technology)、"社会" (social)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STS教育是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教育意义上看,"先学后导"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序进行颠倒,而是一种教学观重构的问题。"先学后导"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学"(自主学习)到"导"(有效指导)再到"学"(自主学习)的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实际上,这个过程的形成需要一个转变和成熟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79):89-90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在不同课型和情境下,学生和教师绝大部分都会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有效方式,但采取合作学习小组时需与传统的学习小组区分,更需重视合作学习的主流行动模式及其合理运用。文章介绍了五种主流的合作学习的行动模式:"小组交叉组合学习"(Jigsaw)、"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小组访谈"(Team Interview)、"涂写"(Graffiti)和"思考(Think)—配对(Pair)—分享(Share)",并对不同课型与合作学习的行动模式的合理结合给出了一些建议,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影响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即教师通过搭建"支架"(铺垫),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较好地解决教师与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与新实良种公司深度融合,部门负责人、专业教师、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共同创建了学生以员工身份在企业中进行一个生产周期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一轮半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学习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在校学习公共文化课、专业课)和"工作学期"(第四至六学期)两部分构成,第四至五学期,学生在企业技术专家指导下,单独承担制种任务,开展岗位工作,完成一个生产季节的制种生产实习,并在完成生产任务后返回学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第六学期,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选择就业企业,顶岗实习预就业.  相似文献   

9.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shra和Koehler首创的设计型教师教育课程,提倡"通过设计学习技术"来推进教师的TPACK知识发展,是一种代表性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文献分析揭示出该教师课程的本质特征:其理论缘起于对"设计"与TPACK发展之间内在关联的深刻认识;其课程模式采取基于"深度玩耍"的设计型学习;其课程活动遵循"微型设计→大型设计→TPACK整体反思"的螺旋上升式。设计型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教师的发展定位上,从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课程内容上,从普适的技术"处方"转向整体的TPACK"境脉";在课程活动上,从技术应用的传授灌输转向技术设计的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的教学,通过对一节公开课的分析和思考,提出Project板块的教学应当运用新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从而实现"做中学"(do to learn)。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语言教学界有一句名言:"Tell me,I’ll forget.Teach me,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英语教师似乎已经理解了这种重要性,从"教师中心论"转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上来,广泛开展了自主学习的研究和探索,摸索并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  相似文献   

12.
两者均可表示"技术",但有区别。一、technology的用法technology表示"技术",通常指工业技术或科学技术等,是指科学知识在实践(或某一行业的实践)中的总体运用,其含义较抽象,通常是不可数名词。如: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辅助性知识要素到核心知识要素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影响下,"整合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知识研究的基本取向。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应寻求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学科具体目标及内容的深度整合,并于该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关涉教学情境""针对学科特征"及"持续建构生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阐述"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和"自我调节学习"(SRL)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将这两种学习在当前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背景下联系起来,探讨了网络环境下PBL中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过程等问题,指出对网络环境下PBL中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在终身教育时代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思考,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提出建设本色语文系列课程,把其宗旨确定为"承接传统、恪守常识、回归本色"。目前该课程已开设六门:"蒙学导引"(传统蒙学介绍和应用),"《说文》导学"(《说文解字》及汉字文字学的学习和教学),"古文导读"(《古文观止》选读和文言文教学),"诗联学步"(近体诗词格律和联律的学习、创作和教学),"书道探幽"(软笔硬笔书法的学习和应用)和"唐调流声"(传统诗文吟诵调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性、实效性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具有一定可行性。教师通过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合作学习教学法,能让"基础"课教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又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英国信息化策略"下一代学习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英国政府先后出台多个相关性政策文件以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08年英国教育传播和技术署(BECTA)发动的"下一代学习运动"(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Campaign)是英国政府以技术促进学习国家信息化教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力争把信息技术教育推向全国,确保英国在全球的教育竞争力.本文在简单介绍英国"下一代学习运动"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了该策略的核心目标和行动措施的更新发展情况,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学生ICT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工作与管理等方面厘清目前英国技术促进下一代学习的实施成效,以期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任务型"(task-based)教学法"任务型"(task-based)教学法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的展开以教学目标(aims and demands)为指导,以任务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整个过程既是教学活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和培训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该理论用数字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留率)有着巨大的差异。"学习金字塔"理论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将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种形式。被动学习包括四种形式:"听讲",即教师在上面说,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