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晋初期的苏峻之乱中,苏峻攻入建康城前与王师的作战地“西陵”,当今钟山南麓前的吴大帝陵,而非鸡笼山和鼓楼岗一带。  相似文献   

2.
东晋《爨宝子碑》碑文用典颇多,文章一一指出其用典之处,并从先秦典籍中找出出处。从《爨宝子碑》中“相与铭诔”、“爰铭斯诔”表述引申开去,论证汉晋时代诔碑两种文体的合流。  相似文献   

3.
雷池何在     
<正>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安徽省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今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中书令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  相似文献   

4.
对王浮的《神异记》、郭颁的《魏晋世语》、孙盛的《杂语》这三部两晋时期的小说的成书年代进行考证 ,结论 :《神异记》至迟在西晋永兴二年 (公元 30 5年 )已成 ,《魏晋世语》成于东晋初年 (约公元 317年 ) ,《杂语》成于东晋永和元年至宁康元年间 (公元 345— 373年 )。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翔实地,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献材料,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批判刘裕代晋册贬低东晋历史;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绝不奉刘宋正朔;并判断刘政权将寿命短暂,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素齐》诗,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的往来渊源流长。中国的古代史册中,从《三国志·倭人传》到《晋书·四夷列传》,都有关于中日两国古代交往比较详细的记载。然而,自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的约150年时间里,中国的史书中却找不到日本倭国来朝的记载。究其原因,也许是晋朝长期战乱不已,朝廷档案或失散民间,或毁于战火,后人编纂晋史已无从察考当时的中日关  相似文献   

7.
东晋时,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争战。其时,护军将军庾亮的声势最大,他职掌中央大权,凡朝廷大事,晋成帝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当时,东晋西部边境很不安宁,庾亮推荐大臣温峤到江州穴今九江雪任刺史。东晋咸和二年穴327雪,历阳穴今和县雪镇将苏峻联合寿春穴今寿县雪镇将祖约率师进犯建康穴今南京雪。温峤得到这个消息,一方面请求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一方面号召将士们作好各种准备。面号召将士们作好各种准备。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唯恐握有重的荆州刺使陶侃乘虚东下,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从局出发,命温峤按兵江州,即九江,…  相似文献   

8.
日前,故宫“为回报社会”,不仅公开展出了以2200万元天价成交的《隋人书出师颂》,同时还将深藏库房的镇宫之宝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等名品一并展出,取名为“铭心绝品——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引起极大轰动。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历史谜团又重新浮出水面,再次点燃了人们探索历史真相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在晋代和南朝的史书中,常见"北府"、"东府"、"西府"之名.它们都是当时的军事重镇.本文拟对这些名称的缘起及其在东晋时代的历史情况作一些粗略的考证;此外,"南府"之名不见晋、宋史书,需要探讨一下有无其实的问题,故题名曰《东晋四府考略》.一、东府东府之名遍见于《晋书》、《宋书》、《南史》.例如:《晋书·儒林·徐邈传》:"邈尝诣东府,遇众宾沉湎,引满喧哗."《晋书·王恭传》:"道子尝集朝  相似文献   

10.
赖子烨 《文教资料》2011,(24):116-117
东晋桓温,历代评论者多以其行废立、求九锡,骂其篡位、逆臣,史书把他列入与王敦、苏峻等叛臣为伍。本文将通过桓温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经历和贡献来进行客观的分析,重新评价桓温的历史功过。  相似文献   

11.
<正>"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雷池"是什么?雷池是一个湖泊的名字,它的主体位于安徽,面积100平方千米,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雷池紧靠长江,是一个战略要地。据《晋书·庾亮传》记载,咸和二年(327年),历阳太守苏峻反叛,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围,驻守寻阳的平南将军温峤准备率大军驰援。庾亮回书劝阻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庾亮当时掌管中央政权,他担心当时手握  相似文献   

12.
日前,故宫“为回报社会”,不仅公开展出了以2200万元天价成交的《隋人书出师颂》,同时还将深藏库房的镇宫之宝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王王旬《伯远帖》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等名品一并展出,取名为“铭心绝品———两晋隋唐法书名迹特展”,引起极大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翔实的 ,包括较多未曾为人使用过的文献材料 ,对陶渊明《述酒》诗若干关键性的疑难诗句作出释证。结论 :一、《述酒》表彰东晋历史功绩 ,批判刘裕代晋册文贬低东晋历史 ;揭露刘裕杀害恭帝的真相及其制造恭帝善终的骗局 ;表示自己是晋之遗民 ,绝不奉刘宋正朔 ;并判断刘宋政权将寿命短暂 ,是渊明在晋宋之际政治态度的鲜明体现。二、渊明《述酒》《夷齐》诗 ,表明其隐居前后两期具有不同意义 ,在晋朝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形役 ,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相似文献   

14.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卒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东晋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他做州主簿,迁谘议参军。《搜神记》的作者干宝,与他相友善,说他“才堪国史”,荐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固辞不就。好神仙导养之法,得传从祖葛玄炼丹术。晚年隐居罗浮山修道,著述不辍。  相似文献   

15.
习凿齿临终上疏东晋孝武帝《晋承汉统论》,集中阐释了他一生所系之"越魏代汉"的正统主张,然而《晋承汉统论》除了从正统理论出发对晋的权力合法性进行辩护之外,还流露出强权政治理念制导下非礼则勿尊的性格。这说明在东晋末年政局板荡的过程中,单一的天命史观和正统史观已无法解释纷杂多态的时局变化和朝代兴替,而中古史学的淑世功能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扩张中变得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6.
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卷七(《因犯讳知有衍文脱文例》中肯定:“晋时后讳甚严。”同书卷八《晋讳例》中又说:“东晋后讳比历代特多。”陈先生曾举例来证明其结论: 一是举《晋书·后妃传》:“成恭杜皇后讳陵阳”为例:“成恭杜皇后讳陵阳,改宣城陵阳县为广阳县。若以宋武公名司空,改司空为司城之例例之,则‘阳’字不生疑义。然晋时后讳甚严,陵阳既因讳而改,则是否改一字即为满足,须待有其它之证明。”因而,陈先生肯定“阳”为误衍之字  相似文献   

17.
浅论陶渊明的《饮酒》诗杨清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清新流畅,淳朴自然,既一反西晋太康以来的绮靡旧俗,又不落东晋“因谈余气,流成文体”的玄言窠臼。他不但以独树一帜开田园诗之先河名垂千秋,而且还以饮酒和善写《饮酒》诗闻名于世。《饮酒》...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普遍认为,庾亮强迫苏峻到中央任职的原因是由于苏峻“潜有异志,抚纳亡命”,所谓“今日征之,纵不顺命,为禍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曼,不可复制”①。但我们认为,其真实原因是庾亮在和陶侃的斗争中为加强自己的实力而图谋剥夺苏峻的兵权,它只是在对付陶侃的斗争中的一个小的环节而已。只是由于苏峻奋起反抗打破了庾亮的计划,没有使之演变为又一次荆扬之争。  相似文献   

19.
江东大族群体是一支在两晋之际江东政局中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重要力量。随着两晋天下及江东形势的不断变化,他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治心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后,他们选择了与“侨姓”士族合作的道路,最终促成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世说新语》成书之前,志人小说中最负盛名的当推东晋裴启的《语林》。此书堪称“魏晋风度”之生动图画。品题之风是裴启《语林》一书的主要内容。从《语林》一书中可以看出人物品藻的内涵演变,东汉时品题标准注重“德行”,汉末魏初人物品藻标准注重“英雄”与“才能”,魏正始以迄两晋时期品藻标准以审美为目的。以审美为目的的品藻标准体现了魏晋士人的名士风度,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