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有个传统的思维指向——趋向“热点”,漠视“冷点”。办事无恒心的人,被批评为犯“冷热病”。中国的记者,犯的不是“冷热病”,而是“常热病”。赶浪头,凑热闹之瘾不谓不大。写“气象新闻”、“意图新闻”、“证实新闻”,是拿手之戏。难怪有人说记者有“趋光性”、“向热性”,哪里有辉煌的灯火,哪里有冒气的“热点”,便蜂拥而至,异口同声地报道。去年,抢购风袭来,有人说风源是消费膨胀,批评消费膨胀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哪里来的?有新闻常识的人都知道,新闻是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所以记者在新闻单位也被称作是“跑新闻的”,可是现在新闻单位,有不少记者自己不出去跑新闻,却有不少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闻记者,天职是什么?抓出“带响”的报道来。“带响”的报道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报纸上“带响”的报道少?因为“下去”的记者太少了。 问号与答案,看起来就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对我们的“位置”做点分析,就不难发现:相当多的记者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在“三线”。 何谓“三线”?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看材料写新闻,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写新闻,已占去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自4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湖南常德程林义市长“撵”记者的消息后,不少捧场的文章相继出现。然而我却有些酸溜溜的感觉。记者的天职是抓新闻抢新闻。但得受命于有司,不可乱抓乱抢。很有点“指向哪里,奔向哪里”的绝对服从。那位被“撵”的摄影记者,虽未明确道出受谁之命,但从“按惯例提前来到会场”看,也完全可想而知的。这至少和程市长有些间接关系吧,不然这个“惯例”又如何形成呢?既然记者“按惯例”来  相似文献   

5.
应当说,这既是一个老题目,又是一个新题目。过去把记者叫“跑新闻”的,前些年新闻界还研讨过一阵“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问题,都涉及这个主题。为什么又说它是新题目呢?目前,有的记者认为新闻不用“跑”也能“泡”出来。到哪里“泡”呢?这样的记者不是“泡”会议,就是“泡”剪彩;不是“泡”宾馆,就是“泡”机关……如此浮在上面,有  相似文献   

6.
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新闻背后未曾引起人们重视的,或由热点、焦点而衍生出题材之外的称之为“冰点”新闻。相对于“热点”新闻而言,“冰点”新闻的采写报道要求记者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无新闻眼可抓的事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公众未来所关注的热点的“冰山一角”。可见,只要找准新闻的信息点,一次偶然的不经意的撞见或许会成为一则深度新闻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热门领域中“炒”新闻,是眼下许多媒体的时尚,然而热点之外也有“冷点”。被社会冷藏着的大量非事件性新闻也有报道的价值。如果说追踪热点可以让记者风风火火地拍摄新闻的话,那么,追寻“冷点”,则需要记者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耐住性子挖掘新闻。笔者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虽然也追踪过不少“热点新闻”,但更多的是在“冷点”中找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用“逆向思维”思考“禁区”里的新闻1993年,笔者在一朋友家聚会时听到一则新闻:宜春市灵泉街鼓楼居委会有个叫赖惠珍的女士办了一个私人幼儿…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重庆商报6月5日《七旬“怪老头”医媒都怕他》一文,颇有感触。记者在这篇短小精练的报道中,通过记者巧遇并发现其新闻,将一个七旬“怪老头”为民服务的热心肠和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的精神刻画得生动逼真,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我以为,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倡导。其一,记者善于于平凡处发现新闻,可见作者具有较敏锐的新闻眼光。挖掘日常生活之中的“陌生”,寻找藏于平凡之后的更深层的真实,既是时代赋予记者的神圣职责,也是记者平时学习、修炼、提高采访写作技巧的一个真实实践。“你要到哪里?等人吗?如果到上清寺要坐237路车;如果到…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代言人,是思想的传导者,其主要职责是“采”、“记”、“写”,三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合格记者。但是在一些报纸中,有一种令人不安的倾向,这就是很多记者疏于采访和写作,而擅长发布“挂名新闻”。所谓“挂名新闻”,说白了就是投机取巧“抄”新闻——抄录通讯员的来稿,抄袭其它报刊的内容,抄摘网络上的信息等。记者“挂名新闻”之风,不引起重视势必会损害新闻队伍的形象,甚至变成一种“新闻公害”。  相似文献   

11.
傅洪波 《新闻前哨》2003,(12):59-59
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社会新闻。作为驻站记者,如果我们能跳出琐碎的工作性报道或成就性报道,把眼光转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就会发现一个社会新闻的“富矿”,不再会有新闻资源匮乏之感。 提起社会新闻,有些人不屑一顾,认为无外乎车祸火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吸毒贩黄、卖淫嫖娼、偷盗抢劫、打打杀杀之类,只不过供人消遣、博人一笑而已。实则不然。只要我们注重积累,深入观察思考,在挖掘深度上下功夫,善于发现新闻事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照样能在社会新闻报道上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读者需要故事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对会议报道作限制更没有必要。我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体会到:会议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一个渠道。会议里头有“黄金”。 首先,会议为记者提供了信息和素材。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及其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会让记者了解上面的意图和下面的情况。 其次,会议为记者集中了众多的采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好机会。众多的采访对象一下子全来到你身旁,基层的东西、实际的情况,不是垂手可得吗?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在“泡会”还是“挖  相似文献   

14.
政坛官场中人对“汇报”一词耳熟能详。只要实事求是、不变样走形,“汇报”不失为交流信息、获取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新闻记者也听听“汇报”,同样可以获得一些重要信息。不过,有些记者爱听“汇报”,并不是为了采写新闻,而是别有所思。按我国现行的新闻体制,新闻单位被定为不同的级别。参照行政级序,新闻单位有中央新闻单位,省、地、县新闻单位之分。有些新闻记者,尤其是高“级”记者,每到一地采访,下车伊始便要见当地一、二把手,听主要领导“汇报”,不够级别的人员来“汇报”便视之为不恭。有一位“中央级”记者到某省会采访,只因市里书记、市长千呼  相似文献   

15.
时下的会议之多着实令干部们应接不暇,更令记者“身不由己”。因而人们常谓之“会海”(其实是会害)。记者的职责是发新闻,即便是被动地在“会海”中游泳,也不希望自己一无所获。而要有收获,光做“材料匠”断然于事无补,那“新闻鼻”倒是不可须臾或离的。  相似文献   

16.
“两广总督”是个比喻。所谓“两广”,一是广交朋友:一是广积资料。朋友,是记者的耳目,触角,信息神经;资料,是记者的财富,外脑,思想的参照系。因此,“两广”对记者来说,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当好“两广总督”——这不是推理,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我曾经采访过30多位新闻同行,其中有笔耕三四十年的“老新闻”,也有佳作迭出的新闻“新星”,他们几乎全都认为,没有许多朋友,没有丰富的资料,要迅速地捕捉新闻,要写出有力度的报道,是不可想象的。有的同志干脆建议大学新闻系开设如何交朋友,如何积累资料的课程,他们认为这甚至比传授如何写新闻还重要。大概正因为如此,一些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公共关系”以及“图书档案”的一些课程;一些新闻单位则把“公关能力”,收集、整理、运用资料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7,(12):49-50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18.
彭培述  邱明 《声屏世界》2003,(10):33-33
“我在现场”,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在现场短新闻中,记者是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展现出来,观众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信赖感,同时,通过记者的现场引导,一种未知感、神秘感以及求知探秘的欲望牢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新闻的信任度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2002年抗洪抢·险中,吉安电视台发了大批现场新闻,如《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抢救第八条生命》等等,都真实的再现了解放军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灾民的情景。观众们看到了现场发生的事实,感悟到了危难之处见真情,这几条新闻比唱多少遍“军民情深”赞歌的说服…  相似文献   

19.
我是云南丽江县的一名通讯员。我们丽江虽地处滇西高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新闻队伍却比较整齐。上有省报、省电台、省电视台和几个省级专业报刊的七个记者站,中间有丽江地区电视台,县里有《丽江报》、县广播站。这些专业新闻记者信息灵通,神通广大,装备优良,张开大网随时捕捉着各种新闻。在这样严密的“新闻之网”面前业余通讯员就无所作为,无米下锅了吗? 不! 通讯员恰恰有“鱼”可捉,大有作为。这个“鱼”就是专业记者笔下的“漏网之鱼”。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不论新闻机构怎样健全发达,记者队伍多么强大,它也不可能网住所有的“新闻之鱼”。因为,他们只注  相似文献   

20.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