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滩》是澳大利亚作家蒂姆·温顿的迈尔斯·富兰克林文学奖获奖作品.凭借该作品,温顿可谓小试牛刀便一举成名.小说围绕西澳大利亚捕鲸小镇安吉勒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鲸鱼捕杀者和保护者激烈对抗引发的骚乱展开,准确捕捉了安吉勒斯在新时期国际环保组织掀起的反捕鲸示威活动中受到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以及小镇居民对捕杀鲸鱼的不同态度.蒂姆·温顿将有关鲸鱼的航海日志、报纸摘要、示威口号以及科学文献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拼贴叙事,其生态主题跃然纸上.通过捕鲸者与反捕鲸者的较量,《浅滩》强烈地体现了生态主题和环保思想.  相似文献   

2.
小鲸鱼和妈妈在大海里开心地游着,正好一条船从他们身边开过,船上许多人挥着手和他们打招呼。小鲸鱼问:“妈妈,他们是我们的朋友吗?”“大部分人是,”鲸鱼妈妈说,“不过,捕鲸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你得当心。”有一回,小鲸鱼游呀游,迷路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他...  相似文献   

3.
日本一向是捕鲸大国。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曾宣布禁止商业捕鲸行为,但日本等国一直以“科学研究”为名捕鲸,并宣称捕鲸是为了建立有关鲸类数目和习性的可靠资料,调查鲸胃容量及测量鲸体内储蓄  相似文献   

4.
来自英国《卫报》3月3日的消息,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St Andrews University)因为接受来自日本捕鲸研究机构(ICR)的鲸研究资金受到广泛批评。这家研究机构指导日本的年度捕鲸活动,被国际上认为是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掩盖其商业目的。自然主义保护者认为,因为接受了资助,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将帮助其捕鲸活动合法化。而圣安德鲁斯大学则称,正在从事的研究将提高人类对鲸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白鲸》被称为捕鲸行业的百科全书,是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经典巨著,以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上升时期为背景,讲述捕鲸水手们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捕鲸鱼的故事。以生态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消费伦理视角出发,以小说中的猎鲸、捕鲸、屠鲸描述为研究对象,批判地分析了《白鲸》中所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的消费观——消费主义价值观,总结了小说对21世纪现代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荒芜的家园     
《中学生天地》2010,(10):F0002-F0002
南极斯特罗姆内斯湾的捕鲸站,人去楼空.迎接摄影师苏珊尼·维森贝格的只有一只孤独的海豹,站在废弃的推进器上久久不动。也许它在怀念往昔那些鲸鱼伙伴,也许它在追忆这片沙滩曾经的宁静。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报复     
正一向温顺的抹香鲸,突如其来地对捕鲸船进行愤怒的袭击,不正是大自然对贪婪的人类无情报复的生动写照吗?鲸血染红碧海尽管在今天的美国,人们对捕杀鲸鱼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在两百年前,美国曾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鲸大国;仅1820年至1860年间,捕杀的鲸鱼就有25万头之多。那时人类还没有开采石油,照明用油、机械润滑油用的都是鲸油。尤其是抹香鲸的鲸脂质量最好,能提炼出非常干净明亮的灯油,其方方的大脑袋里储存着品质极好的鲸脑  相似文献   

8.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思想是关于自然与人伦理关系的思想。在生态伦理的视阈下,笔者重新审视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中亚哈的海上捕鲸和以实玛利的身心成长的内涵:一方面热衷于享受征服自然、捕杀鲸鱼的生命快感;另一方面又质疑工业文明的生态破坏性,向往回归自然。这两方面的矛盾构成了麦尔维尔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惑,也赋予了文本一种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9.
试一试     
见过养鱼的,没见过养这么大鱼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鱼,鲸鲨到底是鲸鱼还是鲨鱼呢? A。鲸鱼B。鲨鱼C。既是鲸鱼也是鲨鱼  相似文献   

10.
《白鲸》是美国作家麦列维尔于一八五一年创作的巨著。它问世以来,遭到了人们的误解和冷漠。还有人把它归为捕鲸学。这颗明珠被湮没了半个多世纪后,人们又惊异地发现,原来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蕴有丰富的内涵。麦列维尔不仅翔实地描述了十九世纪初、中叶捕鲸者紧张而感人的生活,还旁证博引,汪洋恣肆,鉴古论今,为航海、捕鲸这门科学谱写了一部捕鲸业史。《白鲸》是一部绚丽多彩、蔚为壮观、英勇壮烈的小说。它使我们从中看到捕鲸业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看到捕鲸作  相似文献   

11.
《白鲸》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麦尔维尔的海上悲剧传奇小说,“裴阔德号”捕鲸船及其船员和白鲸在大海上同归于尽的故事发生在捕鲸的航程中,因此,小说中有大量篇幅描述美国19世纪捕鲸业的状况、捕鲸者的艰险工作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捕鲸业对美国经济所作的贡献,展示了捕鲸者这个群体的悲与喜、苦与乐以及他们用生命演绎的美国传奇般的捕鲸史,真情谱写了一曲捕鲸者的哀婉赞歌.  相似文献   

12.
鲸鱼不同于其他鱼类,是温血动物,从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到酷热的赤道都可以看到鲸鱼的踪迹,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鲸鱼的体温均保持在36℃左右,常在极圈活动的鲸鱼,也演化出另一类局部异温功能。  相似文献   

13.
猩猩探长     
一艘快艇在海面上飞驶。坐在快艇后排的是猩猩探长,开快艇的是猩猩探长的助手猪警官。海面上出现一个喷泉。猩猩探长让猪警官把快艇开过去看看。快艇开近了。原来那不是喷泉,是一条鲸鱼在海面上航行。鲸鱼的头部正朝天喷着水。那头大鲸鱼后面,出现了十来条小鲸鱼。在小鲸鱼的后面,又有一条大鲸鱼。鲸鱼队在海面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称COCA)是现今世界最大的英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选取其SPOKEN和NEWSPAPER两个子库为语料,检索"China"和"Japan"各自的相对差异性名词搭配词,观察索引行以及拓展语境,据此总结美国媒体涉华、涉日报道议题的差异。结果表明,有别于对日报道,美媒涉华报道议题包括一党专制、人权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议题,环境污染问题,中美经贸问题等15项议题,内容广泛;美媒涉日报道中区别于涉华报道的议题较少,集中于地震、海啸、核辐射等自然灾害,日本捕鲸活动,日本二战重大事件和日美贸易争端。总的来说,美媒涉华报道充满陈见,而涉日报道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5.
谁最美     
海洋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金枪鱼、鲸鱼、荧光鱼,还有箭鱼……我是那讨人喜爱的小海豚。一天,我们中的长者——鲸鱼爷爷对大家说:“孩子们,我准备今天中午举办一个主题为‘谁最美’的活动………‘我报名!我报名!”  相似文献   

16.
鲸鱼唱歌是不是要传递什么信息呢?最新研究说,穿过数千英里海洋的鲸鱼依靠歌声建立自己的语言世界,帮助其进行正确导向。美国克拉克教授对鲸鱼的歌声进行了长达9年的跟踪研究。他利用水下麦克风网络系统来“倾听”鲸鱼的歌声,获取了不同种类鲸鱼的大量歌唱资料。鲸鱼实际上是利用歌声来进行回声定位,辨识海底中如海山一类的地形位置,帮助自己安全遨游。当鲸鱼测定行进前方300英里远的地方有海山时,就会以一种特有的歌声彼此传达前方有障碍的信息,一旦安全越过海山,鲸鱼就会改变自己歌唱的声音。鲸鱼为什么要唱歌  相似文献   

17.
万丈高楼平地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一大步。香港海洋公园有一条大鲸鱼,重达8600公斤,这个庞然大物居然能跳离水面6.6米高,还能给游客表演各种杂技。奇迹是如何出现的呢?培训师说:一开始我们是把绳子放在水面以下,迫使鲸鱼从绳子上面经过,每过一次,就给它奖励,然后,逐渐提高绳子,每天只提高两厘米,鲸鱼不费多大力气就能过去,过去就有奖励,这样鲸鱼就非常乐意做  相似文献   

18.
阿图克是个爱斯基摩小伙子,16岁,在维尼拉爱特村上中学。2001年5月,他家的捕鲸队捕到了一头鲸鱼,阿图克高兴极了,他要把一些鲸肉送给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亲戚。别人告诉他说,路上到处是冰雪,还常常有北极熊,很危险。但阿图克不听,他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没有什么可怕的,正好可以来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他把鲸肉装在雪橇上,把雪橇挂在雪上摩托上,告别了家人,便匆匆出发了。五月的北极,冰雪仍然主宰着一切,从北冰洋到陆地,到处是一片白茫茫。冰雪在前方延伸,村庄在身后远去,阿图克兴奋地观望着四周,除了茫茫…  相似文献   

19.
慢抬绳子     
显扬 《家长》2008,(Z1):15-16
鲸鱼训练师成功地使鲸鱼跳过了6米,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训练师的经验是:一给予鲸鱼的是鼓励而不是压力;二不能急于求成,手中的绳子不要抬得太快、太高。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轻视的代价     
沙丁鱼是大海中十分平常的鱼类。它们身体瘦小,几乎是所有鱼类的食物。但是沙丁鱼却可以创造出杀死一头巨大鲸鱼的奇迹呢。当然,这是一场十分危险而可怕的较量。当沙丁鱼遇到鲸鱼,它们就拼命地逃,鲸鱼则张开大嘴跟在沙丁鱼后面。沙丁鱼离海滩越来越近,但鲸鱼却浑然不知。等鲸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