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建行在纪念工人日报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工人日报“结合职工实际,突出工人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是对工人日报的要求,也是对全国工人报刊的要求。工人报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传递的是工人阶级的声音,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是职工群众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也是工人报自身的特色。在这个思路指导下,近年来,各地工人报刊纷纷改版或扩版,延伸报纸的服务项功能,对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事件进行曝光,受到了职工群众好评,成了报纸…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工会的屁股要坐到群众那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同志也指出,工会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精神,积极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要在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为办好工人报、办出工人报的特色指明了方向。自1997年以来,《四川工人日报》扬长避短,推出了以维权为宗旨的《社会周刊》,明确提出在维护国家、企业权益的同时,花力气搞好维护职工合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们报上的言论,读者不大爱看。主要原因是内容单调,质量不高,有的“八股腔”很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去年以来,我们作了一些改进,除抓好社论、评论员文章外,着重抓了各版的言论专栏。如一版的《灯下漫笔》,二版的《大家谈》,三版的《随笔》,四版的《杂谈》。这些小言论,及时反映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评论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倾向,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一事一议,寓理于事,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言论要有较强指导性。能及时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刻有力的论述,使人读后感到方向明确,信心增强。去年2月8日配合菱湖化学厂依靠知识分子力量,尝到了技术进步“生财”的甜头的新闻,报上发表了一篇小  相似文献   

4.
期盼更多的“通讯员之友”据去年7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该报在表彰优秀特约通讯员时,有12位编辑被推选为“通讯员之友”。很好!“通讯员之友”。笔者期盼,有更多新闻单位像工人日报社那样鼓励新闻工作者当“通讯员之友”,有更多新闻工作者自觉去当“通讯员之友”。...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工人日报》创刊45周年的日子里,江泽民同志专门题词“坚持正确导向,办出鲜明特色”表示祝贺。这是总书记对工人日报社全体员工的激励与鼓舞,也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对于所有工人报刊、企业报刊来说,针对性极强,意义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6.
“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式的“千报一面”格局,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中国,业已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报业飞速发展,激烈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今听得多的,是找亮点,求卖点,抢占制高点,抓特色新闻,抢独家新闻。报业的大竞争,首先获益的是读者;然而同时,由竞争带来弊端,影响所及,最大的受害者也是读者。 严格说来,在报业竞争态势下找亮点,找宣传报道突破口,无可厚非;甚至关注报纸好卖与否,讲“卖点”,也是情理中事。问题就在于,有些报纸,尤其是一些小报小刊,一味追求“好看”,追求“可读”,胡乱地去…  相似文献   

7.
1998年,落叶缤纷的时节,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工人日报社传开——老顾得了韬奋奖啦! 老顾就是工人日报检查组组长顾志武。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淡泊名利,不苟言笑。他为何能获得这项荣誉呢? 灯下耕耘二十载 流水的时光悄然已逝,老顾也许没有想到,他竟与工人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中国煤炭报暨煤炭系统报纸工作会议于去年12月在京召开。代表们在会上广泛地交流了经验,探索企业报发展的道路。会议认为,在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新闻单位自身的改革,包括报道的改革,把指导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休。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工人日报社社长郭国诵以及中国煤炭报优秀通讯员都在会上发了言。(会) 武钢工人报从去年5月份以来,积极配合本单位的理想纪律教育,坚持就地取材,用事实说话,组织了“把南疆捷报传回钢城,把家乡喜讯捎往前线”的报道,宣传本公司子弟兵的事迹,报道武钢工人“学英雄、树理想、见行动”的典型,在战士和职工  相似文献   

9.
何谓大报?党报就是大报——这是许多读者与报人的习惯说法。这当然是因为党报融“严肃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身,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严谨的信息,能够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然而,大报还应该有另一个特征: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0月份,我在工人日报社参加了“工人日报第十届优秀特约通讯员表彰大会”。老友新朋欢聚一堂,大家满载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向报社领导老师汇报,同时看到了工人日报社新班子、新人、新气象。而最大的收获是初识良师益友《新闻三昧》。颇有相见恨  相似文献   

11.
工人的画     
工人日报上的《工人的画》副刊,于一九四九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是我国报刊上第一个工人自己画自己的画刊,一直很受读者欢迎。文化大革命中停刊。粉碎“四人帮”以后,工人日报复刊,《工人的画》副刊也获得新生,内容更加充实了。画刊编者为了把这个画刊办得丰富多采,想了许多办法,开辟了《读者点画》专栏,介绍读者喜爱的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记者》2016,(3):11-11
《新闻演讲录》出版 工人日报社社长孙德宏的新著《新闻演讲录》日前出版。该书集纳了孙德宏在一些大学的学术讲座和报社业务研讨会上的演讲和讲话,表达了作者对新闻传播、办报理念及其具体操作的一些想法和追求,体现了作者对新闻的审美传播和优秀新闻作品的一贯研究和关注。该书包括《哲学美学视域下的“报纸存亡”》《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审美取向的流变》《〈寻找时传祥〉采编背后的故事》《“精致大报”与名编辑名记者》《这组“特别报道”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客观与想象中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怀》《总编辑评报备忘录》等篇章。  相似文献   

13.
“工人的画”早在一九四九年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就在北京“大众日报”(工人日报前身)上创刊了。这是我园报刊上第一个工人画工人自己的画刊。由于报社编委会的一贯重视,始终坚持办这个副刊,到今年十二月七日为止,这十年多以来,已经出刊了179期。工人日报除了每周出一期“工人的画”专刊外,还在各版上单独发表工人创作的画。十年来,报纸经常大量地发表工人的画,及时配合了党的各项中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它成为工人日报的特色之一。报纸的美术工作是为报纸的宣传中心服务的。工人日报的“工人的画”,是一个以美术形式,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反映工人的革命干劲和共产主义思想面貌的副刊;同时,它又是一个工人美术园地。这个副刊每期以主要地位刊载反映当前中心工作的画,遇到重大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有时也用整版的篇幅来  相似文献   

14.
《云冶报》是一张云冶职工喜爱的报纸。在去年八月举行的《云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会上,厂长为《云冶报》题词:“云冶职工之友”。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在班组.如果一天同时来了《云南日报》、《工人日报》和《云冶报》,那么,工人们抓的第一张报纸就一定是《云冶报》。在分厂、车间、处室,各类大报更多一些,情况也依然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说《云冶报》办得比各种大报好,而是它与云冶职工有一种天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读者定位报纸竞争,说到底是争取读者的竞争。《安徽工人报》自1985年创刊以来.大致历经3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报纸由周一四开报变为周二对开报.这时期宣传国企改革和职工维权监督报道突出,弱点是服务性差.会议报道、领导讲话、“一厂一店”工作总结报道多,整体单调。1993年至1997年,本报扩为周三刊时推出周末刊《展望》。以“高品位、大视角、独家稿”等特色赢得广泛声誉,主办了首届全国工人报周末刊研讨会。1997年8月至今,《安徽工人报》进行了创刊以来首次以聘任制为核心的改革,初步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许多工人读者拿到《工人日报》后,最后的目光常常会定格在一个栏目上,这就是“职工明星谱”.许多工人读者反映说,咱爱看这个栏目,不为别的,就因为她讲出咱工人自己的故事.七年来,《工人日报》“职工明星谱”栏目,讲述了34个行业,几百个工种的六百多位“职工明星”的故事.既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又两次荣获了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17.
工人日报社编辑郑勇同志采访的《王贞良着实让人吃惊不小世界首创:活体竹可以取汁》报道,1993年11月15日在工人日报发表后,反应很好。本刊向他“取经”,请他谈谈写作体会,他慨然允诺并“送宝”如下,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四年第四季度以来,工人日报着手改进报纸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使报纸面貌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报社同志贯彻毛主席办报思想,学习兄弟报纸的经验,发挥全体同志革命干劲取得的初步成果。这一时期,工人日报在版面上突出地反映了群众办报的特点。掘统计,报纸上百分之八十的稿件是厂矿基层干部和工人群众写的。编辑部对工人来稿都是优先发表。厂矿黑板报上的材料被放上了一版头条的地位,群众在生产斗爭和阶级斗爭实践中的先进思想通过各种专栏和集纳的形式反映在版面上,如《比学赶帮风格赞》《工人谈节约》《热心给群众办小事》《我们要的是真荣誉》《职工业余活动学习解放军》等栏目相继在版面上出现。工人日报还注意了抓活思  相似文献   

19.
《四川工人日报》在灾难报道中始终把握“三工”特色,与灾区职工、企业、工会同呼吸共命运,在报道中记录历史、拯救生命、传递力量,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特色、有文采、有影响的作品.这些报道丰富了工人报报道主体,拓展了工人报特色内涵,并留下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新闻理论认知.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地方报社的记者,一九八五年以来,我在完成本报报道任务之外,还在全国三十多家报刊、电台发表稿件四十余篇。许多报刊、电台编辑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不能忘怀。去年二月份,我给《工人日报》写了篇小言论《招聘一定要实事求是》,就社会招聘中出现的乱许诺条件,事后不予兑现的现象议论了一番,原稿仅三百来字。三月十二日《工人日报》以《招聘人员不可开“空头支票”》为题在群言堂专栏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