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汉字中,“父”字的造型是很优美的,既对称,又有变化。它像两条手臂交叉举起,又像舞台大幕向两边拉开。  相似文献   

2.
名列前茅     
《家教世界》2008,(5):46-46
"名列前茅"的"茅"何所指?按常人理解,"茅"指茅草,但世上又哪有举茅草为旗的呢?清代文字家王引之早已指出:"‘茅’字当读作‘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因此,"前茅"就是"前旄"即前军所举之旗也,引申在前面的人。  相似文献   

3.
    
字义:"根"字本义为草木之根,是一个形声字。在小篆文中,"根"字左边为木,其字形很像一棵树;同时,"艮(gen)"有瞪目不从的意思,这里是说树根在地下各自生长互不相从。"根"也指事物的基部,如墙根。由于树根是大树的支撑,所以该字又引申为事物的本源,如"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根源"。"根"也做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如"两根筷子"。同时,在化学上它还指带电荷的原子团,如"硫酸根"。  相似文献   

4.
"看"这一家子人丁兴旺,像"望"呀、"瞧"呀、"瞅"呀、"瞻仰"呀、"俯视"呀……真不少。它们一向和睦相处,亲亲热热的,多次被"文字王国"授予"五好家庭"称号。可是,没想到,最近,在这家产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矛盾"。事情是这样的:"看"爷爷病了。它们都要来看望。"望"字来了,"瞧"字来了,"瞅"字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看到一个字,它看上去很漂亮,就像一只鸟在树上飞。究竟是什么字还带着小翅膀呢?东子哥哥说,这个字的楷书你一定认识。我过去一看,原来就是"集体"的"集"啊!可是,为什么它在古时候被画成小鸟的样子呢?  相似文献   

6.
运用古文字知识进行识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越 《学子》2013,(2):26-27
一、运用古文字知识进行识字教学的可行性、重要性1.教给学生一些古文字知识,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史,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汉字四千多年发展的长河中,汉字本身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如,"父"字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在甲骨文里象征手中拿着棍棒之意。可以说,"父"是男性中心社会的标志之一。商周以后,"父"便逐渐用作对男子表示尊敬的美称,读作"fǔ",如,尊称老农为"田父",渔翁为"渔父"。家庭  相似文献   

7.
"吧",是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字,它来自英文"bar",是个外来品。最开始,"吧"只用于"酒吧"中,后来,"吧"字像一阵旋风一样刮起,它变得很流行。我们评出了"吧"之最:最早的是酒吧最兴旺的是茶吧最洋气的是咖啡吧最好玩的是玩具吧  相似文献   

8.
《广东第二课堂》2009,(6):16-16
汉字,你们既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又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着我们的眼睛。你们是多么生动有趣啊! 的确,汉字的有趣是无法言喻的。有许多汉字我们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比如:“笑”字一看就知道是代表开心的;“哭”字一看就知道是代表伤心,或难过的……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01-105
根据对卜辞和金文的研究,"驭"并非"御"字的古文,而历代学者都囿于许慎之说,认为"驭"、"御"二字通用,导致对令鼎铭文的解释有误。"驭"指一般意义上的执鞭驱马,"御"专指兵车上的驾车者,而"仆"专指普通马车上的驾车者。令鼎铭文"王驭,溓仲仆"一句中,"驭"、"仆"二字都是动词,而且二字对举,"仆"指驾御马车,"驭"字在此处只能作"骑马"解,"王驭溓仲仆"一句意为王骑着马,溓仲驾着车。令鼎铭文说明至迟在西周早期人们已知骑马。  相似文献   

10.
《战国策》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形式较为丰富;从数量上看,"于"字式、"为"字式数量最多,"见"字式其次,"为……所……"式较少,"被"字式最少。其中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单音词,复音词非常少,这与汉语音律节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多年来,《江苏教育》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直与我相伴。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我感觉疲惫懈怠时,"视点""呼唤名家"等栏目文章总能在无声处给予我力量,照亮我前行;它又像一位肝胆相照的老友,在我遇到教学困惑时,"名家视线""专题"等栏目文章启迪我智慧,引领我思考,默默陪伴;它还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课堂与教学"这一栏目给予我分享的舞台,让我的教学思想能够尽情放飞,让我  相似文献   

12.
[文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3.
【正】这奇怪的家伙是谁?从面看,它有点儿像驴有两只大大的耳朵,可它的脖子比驴的长,又比长颈鹿的短;从皮毛的颜色看,它有点儿像马,可是它的头上又长着一对角;从长着黑白相间条纹的屁股和四肢看,它又像斑马,可它却是偶蹄目动物(它的蹄子有两个趾,而斑马有三个趾,是奇蹄目动物)。听说欧洲人还管它叫过"非洲独角兽"……它究竟是谁呢...  相似文献   

14.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  相似文献   

15.
<正>在很多人脑海里,根本不存在"厶"这样的字眼,看到这个字,很多人会有疑问,是"么"差了一撇,是"私"又差了一边。不管怎么看,"厶"都不像是一个字。其实"厶"是"私"的本字,在先秦文字里,只有"厶"而无"私","厶"也读sī,平声。  相似文献   

16.
我变美了     
"昊昊啊,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妈妈又在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一个人的字好比他的外衣,衣服穿得合体美观别人看了才舒服,字也一样,写得漂亮更能让人喜欢。你看看你的字,再不练练将来有你后悔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被称为"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其实,这里的"北"并不是指方向,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个"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上肉旁而成的。"北"即为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  相似文献   

18.
正近十年来,"风生水起"一词逐步"升级",已经成为当红的流行语,许多报纸杂志争相把它用在标题中。从结构形式和整体意义来看,"风生水起"俨然像个四字格的成语;可是我们在十余种大大小小的成语词典中,却找不着"风生水起"的踪影。幸好《现代汉语词典》慧眼识珠,在2012年第6版上接纳了它,将它收为词条,使得广大读  相似文献   

19.
于鹄的《寓意》,又作《襄阳看花时因小蛮作》,短短一首连诗题在内才30字的七绝,异文竟多达33字。"述而不作"和"各宜从长"是唐诗校注中的两种倾向,"各宜从长"是一种积极的阅读取向,更是对整理研究唐诗成果的评价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0.
看央视广告,曾见一则关于能省汽油的润滑油的广告中,"省燃费"的"省"字,少写了左上边的一"点",乍看像个错字,其实这是为了表述的需要,有意为之,意思是使用这种润滑油可以节省一点燃费。这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