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原现象,本来是指人们学习某种技能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停滞现象,在很多青年教师身上也有这种表现: 他们刚踏上教学岗位的三五年,教学上进步显著,但以后就止步不前了,形成了教学上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青年教师经三五年的教学实践,逐步熟悉了教学环境,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教材内容,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不容漠视的“高原现象”罗腾根初学围棋者,长进神速,一旦入门,棋艺便停滞不前,总是“老样子”。学书法,学弹琴,都有类似感受。这便是人们学习某种技能,中途会出现且又是难以逾越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在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上也较为常见,究其形成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高原现象”的心理分析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虹 《青年教师》2004,(1):35-38
青年教师“高原现象”的分析:“高原现象”,也叫“高原期”。这种现象是指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的工作学习效率降低,工作学习进步速度减慢,工作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和职业倦怠情形,甚至是倒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4.
“高原现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学习、训练到某个阶段,个体进步的幅度减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短日寸间成绩倒退的现象。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也会出现“高原现象”,主要表现为:使用效率下降,由“我要用”变成“要我用”;使用信息技术参与非教育教学项目,如:网络PK(player killing),在线聊天、上网炒股、网上漫游;  相似文献   

5.
中年教师的“高原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对教师而言,则应“教无止境,常教常新”。然而严峻的现实却是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在数年内往往发展比较迅速,以后却会渐渐出现减缓的势头,尤其人到中年似乎已到了“百尺竿头”,却难“更进一步”,出现了停滞现象,进入到高原期。我们不禁要问,在相当一部分中年教师身上为什么普遍存在“高原现象”?有什么措施能促使中年教师走出“高原”,再攀高峰呢? 据笔者分析看来,导致中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自满心理。中年教师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也锻炼出了较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原现象”在钳工技能训练中会阻碍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阐述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高原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的“高原现象”及其克服青海省乐都县职业高级中学徐文衍学习书法,刚开始不以为然,总以为自己的字写得还可以,练习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觉得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而且觉得反而不如以前了。这种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或者甚...  相似文献   

8.
“高原现象”是美术特长生专业学习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继续深入,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其专业的发展.通过对“高原现象”进行界定,并理性分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突破策略,包括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正视“高原现象”的存在,优化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珠算竞赛选手培养、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了避免产生“高原现象”的措施和克服“高原障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钳工技能训练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后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是钳工技能训练中常常遇到的一道屏障。本文阐述了产生“高原现象”的成因,并据此提出克服“高原现象”、促进技能形成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教师出现了进展缓慢、进退两难的“高原现象”。本文旨在讨论新教改下初中教师职业“高原现象”,通过对该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根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初中教师解决“高原现象”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相当多的考生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心理学称此为高考复习期间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少考生学习出现“高原现象”时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在产生“高原现象”期间,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  相似文献   

13.
相当多的考生在中考、高考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称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客观存在,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是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14.
王成其 《成才之路》2009,(19):19-20
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教师中存在的“职业高原”现象展开分析,提出了如何克服小学教师职业高原现象的发展对策,旨在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从而真正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同样,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高原现象”,及时分析教师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克服的对策,增强教师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样才能帮助教师突破“高原”现象,实现其专业的持续发展。一、正视教师成长过程中“高原现象”的成因教师成长过程中“高…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校管理干部的“职业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职业高原”的概念及分类入手,分析了高校管理干部产生“职业高原”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从组织和个人两个角度来有效地避免和克服管理干部“职业高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克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点滴做法黄贵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的一定阶段产生效率降低.进步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从学习规律来看.“高原”阶段是学习四个阶段(开始阶段,迅速进步阶段,高原阶段.克服高原阶段)中一个必由阶段。但由于此阶段学习进...  相似文献   

18.
李胜利 《高中生》2014,(2):59-59
1.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感觉学过的知识模糊的现象。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或“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9.
林洁 《中国培训》2023,(11):50-52
通过梳理引发职业技能竞赛选手在备赛中产生“高原现象”的三大因素,并判明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从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增强意志力和自信心、适当放松和调节情绪、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应对备赛“高原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预防操作技能训练的“高原现象”江苏海安农业工程学校徐兴海本栏编辑马志清操作技能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往往会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操作技能教学中的“高原现象”。一、“高原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人们从事的职业有几万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