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栏目     
《视听界》2006,(4):111-111
7月开始,江苏影视频道开播一档大型日播栏目剧《百姓聊斋》。这个戏每天的主角打破常规思维,全部请老百姓来主演。《百姓聊斋》每天一集电视短剧,每天一个精彩故事,是江苏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以百姓视角反映百姓生活、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非新闻类电视栏目。它大胆地将社会故事和电视剧相结合起来,每天剧情题材全部源于真实的社会事件、家长里短的市井生活。  相似文献   

2.
《为您服务报》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下属的一份文化生活类报纸。它以“我们与读者共同营造生活”为宗旨,将为普通百姓服务放在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该报开辟了“百姓”版,设有《百姓故事》、《百姓热线》、《凡人琐事》三个各具特色的栏目。《百姓故事》栏目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亲可感可近;《百姓热线》栏目,反映普通城市居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如马路变成污水河、谁来清扫马路垃圾等问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凡人琐事》栏目,反映普通人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逛街购物、业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8日,湖南《衡阳日报》首次开辟“百姓纪事”专栏。我成为了该专栏的主笔。“百姓纪事”是一个立足于百姓生活的“平民化”专栏,它以普通老百姓为新闻主角,站在维护百姓利益、传递民众呼声的立场,聚焦百姓的喜怒哀乐,剪辑了一个个平凡的生活细节,真实地体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该专栏荣获了2005年度湖南省市州报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豆蔻年华,最近几年身价倍增,成了一个极其时髦幸运的词儿,但它绝非阴阳人,是可以随意变性的;也不是中性词,男女老少皆宜。错用者如: 《随笔》1986年第1期的《“电器大王”风流史》一文开头写道:“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豆蔻年华……”《陕西工人报》1988年6月18目的《有志不在身高》“王俊(20岁—笔者注)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招待所的服务员,豆蔻年华……”。《今古传奇》1989年第5期的《梦笼紫竹林》:“桑莉二十四岁,……呈现出豆蔻年华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九月昆明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书市上,《今古传奇》杂志社刚创刊的《今古传奇·武侠版》试刊号甫一亮相,就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书商的瞩目,所带的几百册样书被抢购一空。随后十万册试刊号发往全国近三百家代理商,仅一个月,有90%的代理商反映售餐,据各地代理商和邮政发行部门的征订情况显示,明年的订数已经超过十万份。《今古传奇·武侠版》横空出世,笑傲江湖正当时。她问世的初步成功,正合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在于中国几千年的武侠文化传统,在于近两年来“影视政纲热”带来的武侠热潮,《今古传奇·武侠版》的诞生顺应了读者的阅读呼唤  相似文献   

6.
说到《今古传奇》,读者恐怕不会感到陌生。这艘通俗文学期刊界的“航空母舰”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经过了20多年的艰苦营造,终于以崭新的面貌、磅礴的气势,在汹涌澎湃的期刊商海,劈波斩浪,雄劲远航,在它的背后,留下了一条条绚丽多彩,光华四射的彩色浪带:1986年,《今古传奇》发行量高达278万册,创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1996年,《今古传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以后历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1998年,《今古传奇》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被评为“第二…  相似文献   

7.
“百姓话题”是1999年《丽水日报》版面改革中新增加的一个栏目,从1999年1月7日在头版头条与读者第一次见面,到年底共刊出36期,36篇文章,其中上了头版头条的有18篇。在开栏的话中,“百姓话题”就提出了办这一栏目的宗旨,即“让老百姓说,说老百姓自己的事;为老百姓说,说老百姓难办的事”。设置这一栏目,“就是对老百姓普遍疑虑和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地观察和分析,提出我们的观点,表示我们的态度,努力为老百姓释疑解难。”  相似文献   

8.
《把我们的党报办得好些更好些——丁关根同志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中国记者》1995年第4期) 黄种生《增强权威性 提高可读性》(《新闻战线》1995年第4期) 沙河《艰苦奋斗是新闻记者的本色》(《新闻通讯》1995年第4期) 胡锦章《增强大局观念 抓好重点报道》(《新闻知识》1995年第4期) 吴锦才《谈典型报道的创新与继承》(《新闻与写作》1995年第4期) (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编采之友》1995年第4期) 李雯峻《走出“舆论监督影响团结稳定”的误区》(《记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不少报纸都把视点对准了那些平凡的百姓,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关注的大都是些通常不被媒介注意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我们启东日报周末版也同样把目光投入到了平凡的生活中,在《百姓故事》专栏先后推出了自强不息的下岗工人、处境艰难的贫困学生、争斗病魔的癌症患者以及有小巷总理美称的居委会主任等50多个百姓故事,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不同于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讲故事”,它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体验式采访.感受生活的原汁…  相似文献   

10.
徐志东 《新闻前哨》2004,(12):20-21
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开播已经一年了。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栏目,也是一个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栏目。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经过各城区记站记们的辛勤工作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百姓连线》已基本成为“老百姓自己的电视新闻”,“连线为民、为民连线、连线连心”的栏目宗旨日渐鲜明,栏目在社区、在百姓收视群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更将其提高到一个高度来看待。我们老百姓版办版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无处不在”。十年来,我们秉承这样一个定位为百姓答疑解惑,反映民情,一直在如何更好地为老百姓贴心服务上下功夫.使老百姓版成为新晚报的一个品牌,如今“有事儿就找新晚报《老百姓》版记者”已成为众多冰城老百姓的一个共识.  相似文献   

12.
张达伟 《青年记者》2006,(14):50-51
故果要说起去年中国的电影,一部影片不得不提,那就是《无极》。但是它对观众的贡献并不是只提供了一个观赏性高的大片,而在于它催生出了一部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由此引发出了一场关于“解构”的大热潮。与之相对应的是荧屏上一部纯粹娱乐性的电视剧《武林外史》火得一塌糊涂。从广义的媒体定义来说,这些正是媒体自我反省和改变的表现。而在一贯以严谨要求的新闻报道方面,这样的“解构意识”也正在逐步得以体现,不光在新闻报道内容方面更加贴近了百姓,就连形式也开始了跟普通读和观众的对接,“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谭天 《视听界》2006,(3):69-71
1993年11月8日早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播出《牡丹江畔的老人》,在节目结束时打出这样的标板:“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而诞生了一个贴近观众走近百姓的短纪录片栏目。近年来,重庆卫视一档电视剧栏目《雾都夜话》悄然崛起,同样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获得不俗的收视率,尤其是在西部11个省会城市拔得头筹。在数十个卫星频道争奇斗妍的中国荧屏,缺少大制作,讲着方言的《雾都夜话》是以什么来吸引眼球呢?原有的影视理论无法解释它。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理念,看看它于中国电视,到底改变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6,(3):68-68
《军事记者》2005年第12期发表叶明生的文章《成就报道的“百姓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影集》在楚天都市报开栏之初,本来是一个老照片版的《百姓故事》。但老百姓的故事是无限的,照片却是有限的。如何不断寻找《影集》的源头活水?如何让《影集》在流年碎影中常变常新?副刊部从2008年起配合重大主题宣传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策划,  相似文献   

16.
汪梅 《新闻窗》2007,(4):118-119
作为《贵州日报》读者天地版重要栏目之一的“百姓信箱”,其坚持从平民视角来报道群众身边的“小事”,栏目文章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因为最能反映基层老百姓的心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梦婵 《新闻前哨》2007,(12):83-85
“责任媒体,百姓情怀”,是《楚天都市报》对自身的社会功能的一个定位。作为全球日报销量排名第36位的重量级大报,就是应该在“责任”和“百姓”之间担当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立足百姓重在服务──《百姓家事》栏目思路曹梦星,庄临强《百姓家事》片头从“柴、米、油、盐”四个字开始,最后在“百家姓”的正方形排列中定格。这是一档面向平常百姓家庭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但是,现在的老百姓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服务节目?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省委宣传部主办,河北电台等单位具体承办的“中国梦·赶考行”第二期百姓故事汇群众宣讲活动日前圆满落幕。省政协副主席、省委宣传部部长艾文礼,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观看比赛。今年4月初活动启动以来,河北电台故事广播在《北方快车》开设“百姓故事”专栏,采制播出100期原创百姓故事,创意制作8版公益宣传片花在早午晚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策划组织5场“走进校园·听故事”活动。从40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10位基层宣讲人,倾情讲述了自己或身边人追梦、圆梦的感人故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相似文献   

20.
继1993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纪录片的另一个名字。本人是最基层的电视工作,也做过一些纪录片,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感同身受:这类关注现实中的人的电视式样之所以受欢迎并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自觉地倾听这个社会中人的心声,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