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面对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等现实,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定位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省所属青海大学为例,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青海大学在定位上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的科学定位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明达谈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本栏编辑宁杲在日前上海召开的“经济发达地区职教发展研讨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就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表了谈话。王明达指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些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要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加快粤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且具有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战略地位,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粤西沿海欠发达地区总结了他们以往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区域经济布局与县情实际相结合;把发展战略的坚定性与发展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把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等的成功经验。他们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制定了符合县情实际和现代化要求的关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和扶持沿海蓝色产业,重新塑造新的农业产业地位,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管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良师兴国”是因为国家的命脉系于教育,而教育的成功又系于优良的教师。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城镇的规划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我们的教师流动在很多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失控现象,造成了不合理的单向流动。教师从贫困地区流失到本地区中心城镇,从内地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公办学校流向民办学校。有关资料表明:江苏苏北有一个市,五年来累计流失1000多名优秀教师;其中一个县,三年内先后流走500多名教师;另一个县,一年配进210名教师,而流出的竞有220多名教师。在这些流失的教师中,大都已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具备中、高级职称,其中有许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甚至还有不少是全国、省市级的优秀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古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湖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中又以水稻种植为主,狩猎和捕鱼只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家畜动物骨骸的发现,说明家畜饲养业在经济生活中也有一席之地,聚落形态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氏族社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对策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明显比较优势和开发环境差的共同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面临的认识上、体制上和资金上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7.
环黄海经济一体化的构想属于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探索,在建设环黄海地区经济体的过程中需考克服许多观念上、认识上的主观障碍和现实中的客观障碍。努力克服这些障碍,是推进一体化建设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想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要考虑到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从而找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的方法.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概念和影响,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因此,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人手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对我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很多资料表明,目前职业高中的学生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很多,但普遍与存在心理障碍有极大的关系,诸如偏执、敌对、抑郁、自卑、戒备、逆反等心理比较严重,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困难越来越大,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引起了重视,而经许欠发达地区,在经费不足、条件简陋、设备不够完善、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又将如何“因地制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一、货币的一元性与金融制度的二元性1 .货币的一元性对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政治学上单一货币历来被看成是主权国家统一的标志之一 ,一个统一的货币制度必定实行一元化的统一货币政策。然而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在中国这样一个既缺乏统一市场又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又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中大国 ,奉行一元化货币政策就要付出昂贵的成本。这一昂贵成本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 ,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 ,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 ,最终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 ,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落后制约着民族教育,教育的落后又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国家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立法,加强管理,在教育投入上给予适度倾斜政策,使民族地区农村成人教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老工业基地密布,建国以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面对“东西夹击”的态势,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冲击,中部地区不能坐等东部的“带动效应”和西部的“顶托效应”,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奋起直追,但这离不开中央的财政支持。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题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其中中部地区以河南省作为代表进行重点分析)说明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盆地,中央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财政政策建议,以求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师资作为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其质量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国教育事业有了迅猛的发展,无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昱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中国的师资现状,就会发现师资的配置存在着极度不平衡一现象。城市的师资状况远远优于乡村,大中城市的师资状况远远优于小城市和县城。由于市场在人才配置方面的作用愈益显,经济落后地区本来就脆弱的优秀师资队伍还在向城市、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受财政经济状况的制约,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去从教。这种师资分布的过度差异产生了诸多弊端,而要消除这些弊端,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就要靠建立教师流动制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择校,已经成为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近期,对于如何解决择校问题的讨论似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择校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择校,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它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神经,成为关乎民生的焦点。目前,择校俨然成为基础教育的头号顽疾,它不仅困扰着家长,也同样困扰着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成为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主导产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具有强力推动效应,利用供给要素及其它优势,实行产业倾斜方略,以此为核心的聚集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展极”“增长点”,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经济“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需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又为其“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着重就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在开放模式、产业选择、技术起点、生产规模、经济机制、人才要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流失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根本解决,原因之一是该地区对人才流动现象在认识上存在观念性误区,充分认识该地区人才规律,更新人才战略思想,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才稳定与合理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师流动是当下教育事业进步的一个突出表现,中学能否创造条件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过滤掉不合格教师,能否在流动中优化师资结构.并在动态中建立和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制约中学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由于东西地区经济差异的存在,中学教师的流动分布也相应地呈不均衡状态,中学教师的流动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了合理性,就内蒙古地区而言,则存在着优秀教师流失与不合格教师无法流动并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