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2月13日下午,河西学院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上专家工作站成立暨祁连山大型真菌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仪式在河西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刘杏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郭良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蔡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刘宏伟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李长田教授、中国科学院赵瑞琳研究员、吉林农业大学亓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2003,(7)
本期《科学家访谈》采访的是化学家陈洪渊院士。他在现代电分析化学和生物电化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院士对生命科学和化学的交汇处进行探索的描述极为有趣。更有意思的是,他对科学的兴趣.竟然是从儿童时代看过的《小朋友》杂志上的科学故事开始的。由此可知,儿童时期的科学教育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激烈的竞争不断考验着研究者们求新求变的能力。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计算机软件研究奠基者之一的杨芙清院士,采访过程中,我们深深被她身上那股睿智、热情和奉献的精神所打动。杨院士说:中国必须拥有自主软件开发技术。经过了二十余载的艰苦研发,我们终于研发出了中国的大型软件工程开发环境,"青鸟工程"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奠定了中国软件工程技术和开发环境的研究和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05,30(10):75-75
中国科学院日前宣布,我国将启动“生物地毯治沙工程”治理沙漠环境,抑制沙尘暴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多年来倡导和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其中的人文教育,重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综合素质,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杨院士。  相似文献   

6.
院士的心声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之际,适逢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常委会于11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矿业大学召开。我们采访了参加会议的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们结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就科教兴国战略、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等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科技创新之路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蒋洪德院士说,科教兴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大计,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十六大所提出的宏…  相似文献   

7.
<正>钱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三获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奖和2015"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研究提出大学绿色教育理念,创建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曾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优秀工程教育奖等。  相似文献   

8.
面对上百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在山东济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张振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标志城肯定要建",因为"有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与此同时,有记者根据《中国文化报》公布的"倡议者名单",找到了名列"69位院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何镜堂。在回答是否在倡议书上签过名时,何院士表示:"记不太清了……可能是口头答应吧。"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王志新教授是我国当今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为他做了两期访谈节目,节目结束时,他的题词是"人的一生会有无数次机会,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住."回顾十年"文革"期间,没有安静的读书环境,王院士抓住了几个难得的机会,通过自学,走上了治学之路,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7年,他44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8月31日上午,笔者和<科学时报>社记者温新红就王院士如何走向治学之路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两个大问题做了长篇访谈,本次先发表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中国科学院宣布: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荒漠地表生物结皮形成机制及其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基础上,启动“生物地毯治沙工程”,探索利用包含微生物、孢子植物的微型生物结皮治理荒漠化的新途径,并申报国家“863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采访提纲,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了石耀霖院士。石院士一见到我们就热情地带我们到了他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他的助理告诉我们,石院士很早就来到实验室准备接受采访。石院士那和蔼亲切的笑容使我们刚进来时的紧张和顾虑一扫而空。在接下来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们不像是在采访石院士,而更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辈对我们的教诲,并告诉我们他的科研及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2.
7月16日,正值"2007年全国科技奖励项目"评审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季,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届全国科技奖励项目"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评委丁仲礼院士,并请他对本届全国科技奖励项目的评审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记者期望通过丁院士耐心解读,增进民众对于国家级科技奖励工作的了解,同时激发整个社会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关注热情。  相似文献   

13.
七院士谈工程教育与化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在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当代工程科学进展与工科化学教学改革高级研讨班”,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了专题报告,阐述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前沿动态。记者聆听了报告并采访了...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论坛会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参加会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教授,就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的有关问题请张教授谈了一些看法和观点。《教育》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张院士,您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科学精神培养方面,主要缺失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从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工程的建成并成功通航,再到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工程的横空出世,梁应辰的名字不断扬播四方,他的名字将连同享誉内外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一起,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航运和水利史册上。在2005年岁末的一个寒冷的清晨,记者如约走进了交通部,采访了著名的水道和港口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两鬓斑白的梁院士临窗而坐,金色的朝阳普照在他布满笑容的脸上。几句亲切的寒喧过后,梁院士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他和水运结下的一世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16.
校园     
《教育》2008,(14)
武大试水"政学分权"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行政权与学术权分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武汉大学推出了一系列以"回归学术"为  相似文献   

17.
"电力是重要的二次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孝信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要把电力发展放在国家能源战略,以及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的高度上考虑。"周孝信院士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电力系统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周孝信于院士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目前,此软件已在全国各省区广泛应用。40多年来,周孝信院士主持或参加了我国多项大型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第一条33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他还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工作,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非常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四会"的召开引发了两院院士的热议,为此,本刊特意采访了部分院士,倾听他们对此次科技盛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侯艺兵 《留学生》2010,(6):38-39
屠海令院士是个大忙人.联系采访他的时间不得不一推再推.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屠院士才挤出了一上午时间,接受了我的拍摄采访。  相似文献   

20.
院士谈教育教学改革(下)本刊记者苏福才张光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主要是谈工科。工科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当然是培养工程师或者工程科技人才,是为发展工业服务的,其科研成果也是为工业发展用的。高等工程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