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经·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一句中的"之"永",郑玄笺云"之,往也,永,歌也,乐郊之地,谁独当往而歌号者?"言皆喜悦无忧苦.后世注释诗经者多相沿其说,本文作者不赞成这一传统解释,认为"之"永"并非"往"歌"之意,而分别是"语气助词"长久地"的意思,"谁之永号"是指谁还会这么长久地哀号?  相似文献   

2.
《诗经·魏风·硕鼠》:“谁之永号!”部编教材的注释是:“谁还(会)长长地哭泣呢?之,尚、还。永,长。号,哭。”其中把“之”字解释为“尚,还”。“尚、还”是副词,“之”作副词用,极为罕见。查旧《辞海》得:“其之二字古多通用,今有别。”《吕氏春秋·音初篇》高诱注:“之,其也。”  相似文献   

3.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4.
敦煌古写本《诗经》残卷,字句与今本间有不同。勘校异文、或能发古义之沉潜,或以正今本之脱讹,片玉零珠,弥足珍贵。兹于校释中撮其精华,撰为札记。“故詠歌之”“谁之詠号”《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歌,写本P.4634 B卷作“詠歌”。按,写本是。“永、詠”经籍通用,然二字实有别。《说文》:“永,水长也。”引而申之,凡长均谓之永。《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永言者,长言也,此当作“永”。“声依永”之“永”,阮元校勘记谓:“古本此句作詠,上句不  相似文献   

5.
说“乐”     
“乐”,是个常见的词,但因读音不同而词性不一,因之,在用法上应认真对待。下面分别举例说明。第一,“乐”读“lè”,动词,形容词,作“快乐”“欢乐”讲。是最常见的用法。顺举数例:“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宜尔家室,乐尔妻孥”。《诗经·小雅·棠棣》孔颖达疏:“九族会聚和而甚忻乐也。还有《硕鼠》中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土”,“逝将去汝,适彼乐国”,“逝将去汝,适彼乐郊”等。再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等等。由“快乐”,“欢乐”之…  相似文献   

6.
一、“谁之永号”的“之”《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中的“之”字,有人认为是语助词表反诘语气(如蒋文甫《诗经选译》);有人认为这个“之”字是对“谁”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如天津圹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有人译“谁之永号”为“有了安身之处谁复痛哭长吟!”“之”字未注(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中学课本注这个“之”字为“尚”“还”,可是有人说“这是明显的错误,”(如程希岚《古汉语语法概  相似文献   

7.
《诗·关睢》“寤寐思服”一句作何训释,前人意见不一,如: 毛亨:“服,思之也。” 郑玄:“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孔颖达:“觉寐之中服膺念虑而思之。” 朱熹:“服,犹怀也。” 朱骏声:《诗·关睢》‘寤寐思服’,传‘思之也’。愚按:‘伏而思之也’。” 郑玄不同意毛享的训释,本《尔雅·释诂》文训服为事。服训事,思服则是“思事”或“思职事”,郑却说成“思已职事当谁与共之”,增字为训,辗转迂曲,龃龉不通。孔颖达本王肃之训(王  相似文献   

8.
读了阎中祥同志的《“往”“归”者谁?》(载《语文教学通讯》85年第10期),笔者对其所持见解,“往”“归”者之主语,“非人也,乃云雾尔”之说,不敢苟同。《醉翁亭记》第二自然段,集中描述了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朝明,暮晦;至于四时之景,作者抓住山、林、泉、石之特点,一季一幅画,既形象又概括,恰到好处。“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紧承  相似文献   

9.
对《硕鼠》里的“逝将去女”一句,课本是这样注释的:“逝,往。逝将去女,将去女而逝。”这注解的依据源自《毛诗》郑笺,郑玄注曰:“逝,往也,往矣将去女,与之诀别之辞。”但课本注解不能令人信服。它不仅移动了词序。而且增了一个“而”字,增字解经是训诂的大忌。另外,结合下句“适彼乐土”来看,“逝”与“适”同义,显得累赘。所以,把“逝”释作“往”不妥。  相似文献   

10.
张宏星 《学语文》2005,(1):36-36
“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连用 ,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上》 :“(孔子)曰 :‘吾闻之 ,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 ,东西南北之人也 ,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 ,崇四尺。”郑玄注 :“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由此可知 ,孔子说自己是“东西南北之人 ,”意即自己是个周游列国 ,行踪不定的人。据笔者所知 ,最早将“东西南北”这一固定结构短语用于诗中的是南朝宋的诗人鲍照 ,其《拟行路难》之四开头四句云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四句诗的意思是 :往平地上倒一桶水 ,水朝东西南北四处流。人生道路就像水流一样不…  相似文献   

11.
晋候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相似文献   

12.
每到大雪纷飞的圣诞之夜,世界各地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唱诗班的孩子们,都要用那纯真而虔敬之心,在闪烁的烛光里唱起同一支歌:“平安夜,至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爱也多少纯真;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这便是举世皆知的圣诞之歌《平安夜》。但这支抒发人们对平安祈望的美妙之歌究竟诞生于何时、何地?出自谁的手笔?谁还能够记得?民间的记忆到了奥地利萨尔茨堡,我才知道《平安夜》的作者摩尔与格鲁伯的名字。但如果打听一下这支歌的由来,那就起码要听到5个“版本”以上的说法了。一种说法是1818年圣诞节那天,离萨…  相似文献   

13.
《硕鼠》一诗有两处这样的注释 :一是“逝将去女”的“逝”释为“往” ;二是“谁之永号”的“号”释为“哭”。笔者认为如此解释不妥。“逝”应释为“誓”。理由有三 :一、“逝将去女 ,适彼乐土”是奴隶们决绝的誓言 ,表现出奴隶们与“硕鼠”(奴隶主 )决裂的坚强意志 ;二、从训诂的规律看 ,“逝”与“誓”属音同形近 ,应为通假 ;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以及《中国文学作品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温洪隆、邓支礼主编 )都把“逝”释为“誓” ,表示坚决之意。“永号”应注为“长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号”…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课本《殽之战》一文注解疏失较多,全篇共出注73条,我以为值得商榷的有12条。《左传》有言:“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现将笔者管见略述于后,冀“就有道而正焉”行文次第,一依教材,先出《左传》原文,次列课本注解,后加笔者按语,俾醒目而便览。 (1)(原文)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农村教师在检查《夜莺之歌》(六年制小语第十册)自学效果时问:“你们觉得本文的结尾写得怎样?”这时有三个学生相继回答说:“本文结尾含蓄,耐人寻味。”教师说:“很好。”于是,对本文结尾的处理就以这样草率的问答而告结束。课后,笔者好奇地问了这三个同学:“《夜莺之歌》的结尾  相似文献   

16.
<正> 《诗经·卫风·氓》中有“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句。郑玄笺云:“我自是往之女家,女家乏谷食,已三岁贫矣。明已之悔,不以女今贫故也。”孔颖达疏曰: “自我往尔男子之家,三岁之后贫于衣食而见困苦。” (见《十三经注疏》第三二五页)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食贫”为“吃‘的东西缺乏”。(见该书修订本第二册第四七八页)笔者认为这种把“食贫”讲作是“谷食贫乏”的说法,无论从句法结构来分析,还是从词义方面来考察,都是值得商榷的;现在,不揣浅陋,陈以管见数条,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7.
《诗经·无衣》一诗,汉魏时有两种相反的理解。根据《诗序》说:“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郑玄的《毛诗笺》依照《诗序》再加以详细的解释。他说:“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也。”  相似文献   

18.
《郑人买履》里,有“至之市”句。课本(初一一册)上译“等到去集市”,“至”到,等到。之,往,去。大部分文言读本、参考资料上,都把“之”译为“往”,“去”,划作动词(见《初中语文辅导》,《古代作品讲析》《中学古文译注》等)。这样,“至之市”就显得有点费解,就是把“至之”理解成同义词合用,我觉着也有点  相似文献   

19.
1、《静女》中的女子应是男青年“寤寐思服”的美人解读《静女》一般不外两说。其一为刺时说,代表为郑玄。郑玄注《静女》为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其二为约会说。张松如主编的《中国诗歌史》云:“《邶风·静女》一诗,是写情人幽会的……”(P89)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第三册《语文》教科书也从此说。约会说近中的鹄,却将静女理解为浪漫多情主动示爱的“美人”。对此,笔者谈谈一己之见。《诗经》中“静女”一词只在本诗出现。朱熹注为:“静者,娴雅之意”;“静女”就是指文静稳重的女子。那么,女子为何能文静稳重呢?看《诗经》中的诗句:彼…  相似文献   

20.
美女朱鹮     
《朱鹮之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只无人知道的小鸟……”考考你:认识大熊猫吗?这还用问?国宝,谁不认识。再考考你:认识朱鹮吗?珠……还?怎么有点耳熟?哈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