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唐政权在创业过程中根据扩展战略的安排有步骤地向全国各地派出招抚使者,在较顺利地占据关中、巴蜀地区,奠定争雄天下之基础的同时,诸使在山东、河南、山南地区西部的招抚事业却出现反复和停滞不前,究其成败之由,隋末诸军事政治集团间的争夺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进一步讨论可以看到,李唐能统一全国,发展战略和起兵时机选择的适当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炀帝其人与隋朝的二世而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隋王朝覆亡的最根本、最直接原因是隋末农民起义。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隋场帝的滥用民力,而隋炀帝的严刑峻法又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也就是说,隋朝速亡是隋场帝刚愎自用、拒谏饰非、好大喜功、滥用民力、严刑峻法所致,咎由隋杨帝自取。把隋朝的速亡归咎于隋文帝的各种说法,如所谓隋文帝实行“重租政策”,文帝朝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危亡之势已经形成等都不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李唐王朝是建立在隋朝废墟上的崭新帝国,面对隋亡的前车之鉴,唐初统治者一方面注意吸取其亡国教训;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隋朝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的诸多成果。其中,对隋朝的“孝治”政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的杰出领袖之一。在他的宣传鼓动、组织领导之下,瓦岗军发展成一支拥有百万之众的反隋武装,沉重打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然而,这支曾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农民军最终未能夺取全国政权,反而归于溃败。其间原因固多,史家评论亦众,笔者仅拟就李密用人之失误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5.
窦建德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首先,起义前窦建德并没有明确的反抗意识;其次,皇权主义是窦建德走向封建化的必由之路;再次,士大夫阶层大量进入农民起义队伍是促使其迅速封建化的重要因素;最后,李唐政权的崛起形成了不利于窦建德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黑闼是隋末农民战争时的一位领袖,是宝建德起义事业的继承者.宝建德和刘黑闼的关系据旧唐书刘黑闼传载:"(黑闼)与宝建德少相友善,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宝建德起兵反抗隋封建统治后,刘黑闼又参加了宝建德的部队,并成为起义军中的重要将领.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5月),宝建德和李唐集团作战时,在虎牢一战中被李世民军所打败,建德本人也被李世民所俘获,不久被害于长安.宝建德失败后,刘黑闼在漳南地区继续起兵反抗李唐.其时,李唐统一全国的事业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已达于完成的阶段.在这样较为复杂的客观形势下继宝建德失败而起兵反抗李唐政权的刘黑闼,应该如何评价他才好呢?近年来,在报章杂志及专著中展开了较广泛的讨论,至今还存在着原则性的纷歧.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99页:“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隋的统治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有些课外相关资料用此观点,但在课本第101页,又是这样叙述的:“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紧接着,到了第102页,课本上又是这样讲的:“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  相似文献   

8.
一、因进攻高丽而征发繁重的兵徭力役隋王朝建立短短三十余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末农民起义为何爆发、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是引起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隋王朝初期,由于隋的政权还不够稳固,封建统治者所掌握的物质财富也不甚丰富,隋文帝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政权和积累财富,从而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到了隋代后期,国家财富已非常丰富,隋炀帝便到处巡幸,并不断大兴土木,从而对人民的徭役剥削不断扩大和加重。炀帝即位初,即于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发丁男数十万掘  相似文献   

9.
隋Yang帝扬广继位后,凭借文帝积累的巨大的民力和财富,对外四处用兵。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后果最严重者,莫过于三征高丽。隋Yang帝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征伐高丽的战争,导致了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和雁门被围等事件的发生。由于隋Yang帝始终自恃国家富兵强,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大业十二年,南下江都,远离政治中心,终于导致隋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课本中提到“统一”的封建王朝共有六个:秦、汉、隋、唐、元、明。分别是这样说的:第36页: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第52页:刘秀派军队镇压了起义军,逐步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第102页: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第164页: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第183页:……明太祖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各种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三、周秦汉唐帝王陵墓关中的历代都城大都是土木建筑,改朝换代或农民起义,一把火,尽成灰烬。然而在都城不远的地下,还隐藏着模仿都城或宫殿的建筑,那就是历代帝王陵墓。  相似文献   

12.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但政权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前期,统治者注意以隋亡为训,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比较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逐步衰落。藩镇割据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的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大混乱,从东汉未年的黄巾起义开始,到隋灭陈统一全国彻底结束,长达四百年。在这场大动荡里,豪强势力承当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角色。这一势力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猖獗一时,犹如一个恶性毒瘤,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豪强势力的形成、发展和衰亡豪强势力的形成、发展和衰亡,是一个同封建皇权不断冲突、斗争和妥协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与皇权共治的门阀政治阶段;在农民起义和新贵族交替打击下的衰亡阶段。  相似文献   

14.
隋末农民起义,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教学中应很好重視。漆俠所著“隋末农民起义”一书,存在着一些根本問題。从其书名看来,好象是一本以农民阶級为中心,论述农民阶級通过其英勇斗爭来解决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从而推动历史前进的著作。然而从該书的实际内容看,恰恰相反,作者用巨量篇幅为隋王朝、隋文帝杨坚歌功颂德,詳尽地叙述了以李世民为中心的地主阶級进行的封建統一战爭和建立唐帝国的活动;对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农民斗爭  相似文献   

15.
隋末乱离,群雄并起反隋,除三支农民起义军各雄据一方外,尚有萧铣、刘武周、李轨、王世充封建割据势力相继崛起。李渊太原起兵虽迟,却后来者居上,仅用5年左右时间,即削平群雄,统一了天下。李渊能迅速成功的原因,与其出身周、隋贵族,兼有政治军事才能,以及所行战略正确有关,但主要成功原因是其重视收罗大批隋旧官僚中的有识之士,并充分依靠这批人的力量为自己招降纳叛,扩大政治影响,分化瓦解对手,终获建唐成  相似文献   

16.
唐代体育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以其悠久的文明历史而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发挥了卓越的才智,创造了引以骄傲的灿烂文化,它象璀灿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东方文明女神的皇冠上。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骄横残暴,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和盘剥,广大人民背井离乡、怨声载道。杨广的倒行逆施无疑加速了本来就很短命的隋王朝的灭亡。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几十支起义大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农民起义夺取政权,于  相似文献   

17.
关於项羽是否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有研究一下的必要。怀疑项羽是农民起义领袖的理由,大约有以下三点:(一)项羽出身於旧楚国的贵族,他参加起义的动机,只是站在旧贵族的立场,对於秦朝的报复,不能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二)项羽在章邯投降後,曾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进入关中後,又在咸阳烧杀虏掠,行为残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三)秦朝灭亡後,项羽分封了十八王,自称西楚霸王,想恢復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完全代表着反动的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及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样,怎能称他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呢? 我认为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现在根据项羽的事迹,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敬请大家指教。一、项羽响应了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8.
(一)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人,生于公元六五○年,卒于公元六七五年,是初唐负有盛名的一个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四杰”。王勃是“四杰”之首。七世纪初年,正是隋炀帝杨广统治中国的时候。政治上,凶残腐败;经济上,横征暴敛;生活上,荒淫浪荡。这样,就使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得不高举造反义旗,组织农民武装,进行声势浩大,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统治了二十八年的隋王朝。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原为隋王朝的命官。当各地农民起义军向隋王朝展开武装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第二次征高句丽能够顺利进行,隋炀帝于大业九年(613),采用"征天下兵,募民为骁果"的方式来弥补战斗力日趋衰落的府兵。骁果兵以关中豪侠为主,在建制方面隶属于十六卫系统,与府兵极为相似。但在经济待遇、地域来源、招募方式上与府兵有些差异。起初,骁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隋王朝的生命,但是最后骁果却给隋王朝致命一击。因此骁果与皇权的关系是:皇权强大时则归附,皇权衰落时则叛离。  相似文献   

20.
唐前期的军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唐创业初期,李渊禁止军队战后掳掠,并以远逾隋制的勋赏奖酬军功。在其后的统一战争中,唐廷受限于物质财富的匮乏,默许了军队的战后掳掠以充军赏的行为。唐中前期改征为募的兵制变化使军赏的内容经历了一个从偏重勋赏到偏重物赏的转变,唐廷在开元初颁行了具有浓厚的物质色彩的军功格。另外得益于开宝年间极大丰富的物质生产,战前军赏也已常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