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俊 《高教研究》2005,21(4):88-90
新的学年一开始,就有新的毕业生又将踏上漫长的求职之路。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谁能获得或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谁就能赢得就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高校扩招后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求职市场,使得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求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从了解宏观职业信息入手,在传播媒介、中介机构、人才交流会、专业协会及信息网络职业库等几方面探讨了大学毕业生求职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浅论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搜集与科学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的搜集及科学运用关系到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求职时搜集的主要途径,以及在搜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同时提醒大学生应该科学地运用就业信息,以达到自己求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桎梏在毕业生就业初期的求职过程中,突出表现为自身就业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应落脚于高校在开展就业教育时需注重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与处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业信息是指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或就业机会的所有相关信息。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需求信息后,才有可能对其整理、分析和处理,最后做出选择,制订应聘策略。信息资料越多,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也就是说谁先拥有就业信息,谁就掌握了求职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能有效地获取和处理就业信息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叩响就业的成功之门。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就业法律指导课设置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由于就业法律知识的匮乏、维权意识淡薄,加之社会经验的缺乏,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时有发生,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法律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维权意识,巳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在高校开展就业法律指导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探究在高校设置就业法律指导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有话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职业指导工作除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求职信息之外,还要为学生分析即时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走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加强学生就业前技能强化训练及纪律意识的教育,传授求职和应聘技巧,进行心理辅导、职业咨询及能力测量、个性测量等.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前的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职业指导工作除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求职信息之外,还要为学生分析即时的劳动力市场供求走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加强学生就业前技能强化训练及纪律意识的教育,传授求职和应聘技巧,进行心理辅导、职业咨询及能力测量、个性测量等.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从各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的就业意识和未来意识,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培训;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厚实,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差;对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重视不够;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差;心理素质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状况因首要求职渠道及首要就业信息来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各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作用明显;求职的竞争最终是自身素质的竞争;“公平”及“收益的最大化”是相对的,虽然“先就业再择业”、追求事业发展已成为毕业生积极而普遍的心态,但自主创业意识仍需加强;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拓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周秀娇 《文教资料》2012,(1):200-202
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直接面临市场选择,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作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和行为展开调查,对毕业生求职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影响确定工作单位的因素、就业结果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条件、各类证书对求职的重要程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区域、薪酬期望、就业观等方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缺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维权意识的缺失以及心理安全意识的缺失等现象.这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就业歧视,缺乏专业化的就业指导等密切相关.因此,高校应开设就业安全教育课程,讲授就业安全防范知识,加强社会治安形势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就业心理疏导中心,开展各种与就业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构建一个有效的就业安全教育引导机制等.这些成为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安全意识培养和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安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残障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常面临诸多难题.在就业指导中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技术,指导残障大学生直面缺陷,全面寻找、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身优势,及时修正求职方向,更好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朱小茼  安海娟  刘楠 《文教资料》2009,(31):184-185
本文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必要性.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提高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意识、如何捕捉就业信息和机会、如何写一份好的求职简历及如何应对最关键的面试环节等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具体措施。同时,作者结合实际,简略介绍了在大学生中开展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5.
越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越应该加强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重视求职安全教育,增强毕业生求职时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谨防各种求职骗局和陷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从而提出有关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业院校毕业生求职技巧的训练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各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大,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愈显激烈。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毕业生是否掌握求职材料的准备、招聘信息的采集、面试技巧等求职技巧,往往对求职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在分析求职技巧对毕业生成功求职的重要性基础上,重点针对农业院校毕业生的特点,探讨了对农业院校毕业生求职技巧训练与指导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大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就业意识,提升自我能力;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大学生求职应聘能力;高校还应规范和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就业途径,或选择深造再就业;开阔自身就业视野,把握就业求职机会,保持良好心态,最终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整个教育体制包括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就业制度要求大学生熟悉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的需求信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择业意识,掌握求职技巧,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为此,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20.
毕业生求职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的求职陷阱,给大学生再次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公安部门统计,这种案件在近两年内呈急剧上升趋势。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学校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外,大学生自身在求职过程中更要注意提高警惕,增强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