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新悯农诗”的产生,既有着中国传统悯农诗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渊源,又有着新的五四时代文化思潮的强大影响。五四时期蔡元培等人提出“劳工神圣”思想和其主政北大时倡导的歌谣运动,对“新悯农诗”产生具有直接的巨大影响。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把歌谣运动导向深入,不仅提高了俗字俗语在语言中的地位,而且为白话新诗提供了直接艺术资源,推动了“一种新的‘民族的诗”’的产生和发展。五四“新悯农诗”具有一种新的语言艺术风貌,不仅具有新颖的现代语言形态,而且具有一种现代人文关怀意识。刘半农是五四“新悯农诗”的重要创作者。  相似文献   

2.
一、禾 李绅《悯农二首·锄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锄禾日当午”,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注:“‘禾’指的是禾苗,看插图,画的是玉米苗”。“禾”究竟是指禾苗呢,还是指图上画的玉米苗,概念模糊不清。 禾,古代指粟。粟也称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悯农》第一  相似文献   

3.
唐安史之乱前,文人写作的悯农诗歌尚属寥寥。安史之乱后的整个中唐时代,悯农诗数量突然大增,这些诗歌不仅仔细描摹了中唐农民生活的状态,而且对中唐农民的心理状态也作了清晰的刻画。基于对中唐悯农诗文本的分析,揭示出中唐农民从坚忍到期盼直至反抗的整个心理流程,以弥补正史之不足,并展现出中唐下层人民沉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4.
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其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诗。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当午”的“当”宇理解为“当着”,把“当午”给学生们讲成“当着正午或中午”。现在,我读的书比以前多了一些,才知道“当午”的“当”不是“当着”的意思,而是“正”的意思,“当午”就是“正午”。  相似文献   

5.
曾几的雨诗具有独特之处,其中咏雨写景的作品与前人迥然不同,构意生新,别出心裁;而另一部分表现悯农思想的雨诗,感情真挚、强烈,处处体现了诗人关心农事的“老农心”。其雨诗风格也因受“活法”说的影响,带有轻快活泼、平易清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悯农》的作者李绅,字公垂,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首先有意识地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生活,以区别于传统的古题乐府诗。这首《悯农》诗,便是具有讽喻特点的新乐府的代表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一开头,就鲜明地勾画出一个在田里辛勤劳动的农夫形象:正午,烈日当空,大地炙热,人们纷纷小憩了,勤苦的农夫仍冒着酷暑,挥汗耕作。显然,诗人选择正午锄禾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悯农     
~~悯农@李绅 @胡军  相似文献   

8.
常先翔 《红领巾》2014,(7):88-89
李绅的《悯农》,我很小就会背诵,但对里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体会得并不深,直到那一天——爸爸带我去挖了一次花生,我才深刻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悯农     
~~悯农@李绅 @杨季涛~~  相似文献   

10.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变法、统治者生活腐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苏轼受儒家“民本”思想和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写下了很多悯农诗.  相似文献   

11.
悯农     
二二悯农@李绅!唐 @谷建芬~~  相似文献   

12.
李绅是中唐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他首创《乐府新题》,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锋,其关注民生的《悯农》二首也脍炙人口。但从他晚年编辑的《追昔游集》看,其后期诗歌创作远离了前期批判现实的道路,究其原因是时代环境、自身经历、主观思想几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安徽杨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第五册李绅的《古风》原诗有《悯农二首》,这里结合第一首“春种一粒粟”,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揭示背景,感知中心李绅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的唐王朝刚经...  相似文献   

14.
拾稻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5岁的儿子背得滚瓜烂熟,可对其中之意却是一知半解。白花花的馒头,啃了几口就扔,香喷喷的米饭,动几筷就倒。教他爱惜,他却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是曾官居相位的唐代诗人李绅。其实他还有一首诗也颇为感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悯农》来看,似乎李绅应是个生活非常俭朴的清官。  相似文献   

16.
《贵州教育》2023,(6):18-19
<正>“折一折,剪一剪,就可以剪出美丽的窗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很喜欢剪纸”“劳动实践让我十分地开心,感受到了付出和秋收的快乐,更体会到悯农诗篇中教育我们要珍惜粮食的真切感受”……这是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上完劳动课程后的感受。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中晚唐悯农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晚唐悯农诗是唐诗中光华四射的一章。本文简要勾勒了它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介绍了中晚唐悯农诗的主要作者,着重在六个方面评述它在表现当时农民的遭际境遇方面所达到的生活广度和思想深度,并从宏观角度阐明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从中国两岸三地和世界各地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越来越多。其中有带着知识去的莘莘学子、专家、教授;更有叱咤商海的富商巨贾。中国小学课本里收录的《悯农》一诗,其中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两句诗几乎代表了所有中国人对“财富”的理解,中国人把一切物质  相似文献   

19.
在古诗《悯农》中,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一句。《教参》上解释说:“盘”说是盘子,这里指碗。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总把“盘”理解成碗。如果这样,此句诗的意思就是说:“谁知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浸透着农民的血汗。”经过这一番解释,“盘”便成了碗了。殊不知,盘就是盘,碗  相似文献   

20.
拾稻穗 材料: 黄颜色的纸剪成碎条做稻穗、绳子、小红旗。 玩法: 用绳围成一块田,田里撒满“稻穗”,爸爸、妈妈、孩子坐在“田”边,诵读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读到最后一个“苦”字,三人同时拾“稻穗”,直到“田里”稻穗拾净为止。三人再一起数数每人拾了多少,拾得多的发小红旗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