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教育》2006,(3):61-61
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以辞职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以拒招研究生的方式,向我国教育体制表示失望之后,又有一位清华教授程曜近日以笔为刀,在网站刊文,以颇为耸人听闻的“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为题,痛陈高踞中国“象牙塔”顶端的清华学子之种种怪现象: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课本里没有的他们就不会;学生们不敢问问题,因为他们一来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二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  相似文献   

2.
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以辞职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以拒招研究生的方式,向我国教育体制表示失望之后,又一位清华教授程曜近日以笔为刀,在网站刊文,以颇为耸人听闻的“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为题,痛陈高踞中国“象牙塔”顶端的清华学子之种种怪现状: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课本里没有的他们就不会;学生们不敢问问题,因为他们一采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二怕在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影响分数。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5,(9):12-12
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丹青教授以辞职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以拒招研究生的方式,向我国现行教育体制表示失望之后、又一位清华教授程曜近日以笔为刀,在网站刊文,以颇为耸人听闻的“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为题,痛陈高踞中国“象牙塔”顶端的清华学子之种种怪现状:像是会考试的文盲,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  相似文献   

4.
1 命题前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1 现行的考试有很大的副作用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的程曜,2002年作为引进的百人海外专家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聘为教授.他在《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华学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到处都是无神无政府无信仰的无头苍蝇,他们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不敢提问题、不喜欢动手、课本里没有的他们不会,而只会考试.其实,这不仅是清华的问题,更是中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名为“一位清华老教授的呼吁:英语成考试工具,应把四六级考试停掉”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异常火爆。发出呼吁的是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孙复初。他今年已经72岁了,从事外语教育工作30余年,教过的学生超过3万人。孙复初在接受采访时称,英语教育成了应试教育及标准化考试的受害者,四六级考试是一杆“假秤”。  相似文献   

6.
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的程曜,2002年作为引进的百人海外专家被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聘为教授.他在《救救清华大学的这些孩子吧》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华学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到处都是无神无政府无信仰的无头苍蝇,他们不但对知识不感兴趣,对文化也十分陌生,不敢提问题、不喜欢动手、课本里没有的他们不会,而只会考试.其实,这不仅是清华的问题,更是中国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后人所称道的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有其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教授治校”为例,教授会与评议会是其基础性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的过程中,“教授治校”制度的成立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潮引领、组织基础与人员支持。特别是留美“少壮派”作为中坚力量,在教授会与评议会成立过程与早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教授会与评议会代表着清华教师群体,在维护教师权益、践行“教授治校”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作用。以教授会与评议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度,深深影响了清华二三十年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每一所名气很大的学校的校史上,都会有一位父亲般的人物。清华9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多任校长,虽然早期清华曾有过周诒春和曹云详两位颇有建树的校长,但清华还是把后来的梅贻琦校长视为父亲。 梅贻琦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09年考取清华“史前期”——“游美学务处”第一批“直接留美生”,在从630名考生中录取的47名学生中名列第六。1926年,作为物理系的“首席教授”,被教授会选为改制后的清华第一任教务长,时年37岁。他对新办的大学部进行了切实的整顿,使清华大学部成为一所现代大学之雏形。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的形成,不仅源于数代名师的榜样与熏陶,而且归于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的保证。长期以来,清华在教学与对学生的管理上,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聘任严、招生严、考试严和纪律严。“四严”不是孤立的,而有着科学的内在联系。清华非常重视教授在学校中的地位与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三则“五四”时期的轶事,令我感慨系之,心向往之。一则是关于林语堂先生的,据说他在北京大学教授英国文学时,期末考试不出试卷。考试时,他拿着学生的花名册一一点名,被点到名的学生一站起来,林先生就可给出成绩。几年下来,学生们都心悦诚服,没有人提出过异议。第二则是关于钱锺书先生的,当初他报考清华大学,语文和英语几乎满分,但数学只有15分。清华的校长犯难了,录还是不录?不录吧,这个学生分明是语言天才;录吧,他的数学太惨了。但最终清华还是破格录取了钱锺书。钱钟书大学四年,不但扬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而且敢于挑剔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和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学问,甚至发“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之论。但吴宓先生却对这个狂妄的弟子给予极高的评价,甚至将其与陈寅恪相提并论。第三则是一个对联故事,据说在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中,国文考试是一篇作文,另附陈寅恪校长所出对联小题,上联:孙行者。全校师生兴趣盎然,所对下联五花八门,但都不如人意,有一位考生对出:胡适之。天机超逸,流转自然。陈校长不无叹服地说,有这三个字,入清华哪个系全行。这个考生后来果然成长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校长群象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现象:出自清华的大学校长总数在国内高校中位居第一。先后有400多位中国大学校长诞生于此。在清华大学96年历史中,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士,此外她还培养了300多位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包括胡适、马寅初在内的多位清华学子曾执掌“北大”,清华现任校长顾秉林则是“土生土长”。据不完全统计,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各高校任职的校长共有33位,分别分布在中国的13个省、2个直辖市和1个特别行政区。他们曾是清华昔日的“风景”,但却影响着未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那年那月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也有北大的.应该还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在他们“当政”期间,中文系还是那个老样子.他们都没有一套“施政纲领”。事实上当时的中文系主任“为官清简”.近于无为而治。中文系的学风和别的系也差不多:民主、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的毕业考试,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即将进行的考试对他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全班同学居然没有一个人做完一个题目!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于是教授微笑着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你们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名为"一位清华老教授的呼吁:英语成考试工具,应把四六级考试停掉"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异常火爆。发出呼吁的是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孙复初。他今年已经72岁了,从事外语教育工作30余年,教过的学生超过3万人。孙复初在接受采访时称,英  相似文献   

15.
崔鹤同 《教师博览》2014,(11):25-26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校长。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遇事三思而后行,在性格上沉着稳重。 梅贻琦非常关心学生,对清华的学子呵护有加。1933年1月6日,日军占领东北之后,兵锋直指关内,一腔热血的青年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抗日要求,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此时考试在即,清华学生会向学校要求缓考,理由是平津动摇,人心骚动。梅贻琦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6.
出国留学?我想都没想过,也不敢想。但是当我看到这本《我们在世界名校》时,随手拿起一翻,却一口气读完了它。
  本书是十几位学长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他们在世界名校读书生活的故事,其中有清华、浙大、港大,更有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当然,这些作者在我看来也都是“大神”一般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自学考试考务工作是自学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和信誉,决定着自学考试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考务工作人员,长期从事自学考试考务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体会到:做好自学考试考务工作,要有四“心”。一、为考生服务要有“耐心”自学考试考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有些人已经远离考试很多年,随着报名、考试方式的不断改革,他们对考试中很多问题感到陌生。在报名过程中,有的考生来到报名点却不知道报什么,有的考生拿过报名卡来不知道怎样涂,拿过读卡器不知道如何用。面对众多考生急切的面孔和焦急的心,我…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和我们有浑然天成的联系 ,但是清华的课程特别是清华的讲座 ,给我们的机会就有限了。然而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理解。清华“中西贯通 ,文理兼备 ,古今融汇”的治学理念让我们领会的是为师为学所需要的广博心胸 ,是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的思想 ,是严谨、勤奋、务实的作风。《在清华听讲座》给我们开启了一扇观照清华 ,仰视大师 ,感受思想文明的窗口。 12位大师的讲座 ,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折射出的是 2 0世纪中国有为的知识分子的成就。严格地说 ,在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 ,我还没有…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清华的“教授治校”制度在大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我国近代高教史的遗产,对当前教授组织参与大学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民国时期清华的教授治校制度以及教授会这一“教授治校”的基础性组织,总结了其组织特征;简要分析了当前大学教授委员会的实施现状;并对历史与当下两种教授会制度做了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科学家才能够问鼎诺贝尔奖?是什么促成了创造力的极大发挥?3月23日在清华大学,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士·弗洛斯特姆与诺贝尔奖三位评委博吉·约翰逊、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华论坛”主讲“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为在场的400余名清华师生揭示了诺贝尔奖评选中诸多事情,也探询了诺贝尔奖与科学探索之间的关系.诺贝尔科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其间,它见证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重大科学发现、发明,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清华论坛上致辞欢迎诺奖评委代表团的到来,他说,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的来访对清华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很大意义的事情.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工学院应用材料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博吉·约翰逊先生列举了物理奖获得者的情况,他们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