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戏曲电视节目也呈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的荧屏上。从舞台戏曲纪录片、戏曲电视艺术片、戏曲电视专题片、戏曲电视剧到京剧名段音配像节目,均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中国音乐电视的问世,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高科技的电子技术手段的结合上又走入新的境界,为戏曲艺术插上了电子的翅膀,使这一民族的瑰宝获得了富有生命力的发展远景。历史悠久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是电视家族中异军突起的新军,是利用电视媒介传播的最新变动和最近发展事实的信息。较之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介,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优势。换句话说,报纸是通过字(也有照片,但它是静态的)把信息传递给读,广播是通过声音把信息传递给听众,而电视则是通过电视的多样化符号——形象、声音、字等,把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声画并茂的形象化传播,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在单位时间里使受众获得较大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4.
裴扬  张旭 《新闻传播》2013,(8):191-192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但是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日渐式微,这与京剧艺术本身的特质有关,同时也和京剧的传播方式关系密切。在京剧传播中,电视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它为京剧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给这个传统艺术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收视份额小、剧场转播缺乏感染力、京剧节目的娱乐性误区等等。鉴于此,就在电视这种传统大众传媒下传播中的种种问题,提出电视京剧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电视主持人又在评奖了,名目有旧的,也有新的。“首届中国电视主持人”奖就是新的,那名号上的“首届”就说明,这是以前没有的,是现如今新创的。它的颁奖晚会刚收场,《中国电视节目榜》又出炉了。榜虽然出了几年,可“最有价值节目主持人”的尊号也是新近听说的,得主是赵忠祥。如果把这前后有关主持人的大小奖项加起来,不说多如繁星,起码也够专业人士列举半天的,非专业的圈外人恐怕连边也摸不着了。  相似文献   

6.
电视外宣形象片一直以来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是典型意义上的传统专题片,但又兼具形象广告的推介色彩,同时它还负载了一定的新闻宣传功能。电视外宣形象片的制作部门一般是国家或地方电视媒体,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电视制作公司甚至个人摄制完成的,因而它的播放渠道与一般电视节目有所不同:它可以在国家或地方主流媒体展播,也可以在不同的活动现场甚至更小范围内播放;它可以长时间放映也不显得过时,也可以在重要的外事场合或私人聚会场所一次性地临时安排……总之,电视外宣形象片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形象展示工具,并且有越做越多越做越精之势。大到一个省、一个行业,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  相似文献   

7.
微博之传播     
《视听界》2015,(2):12
@学者刘宏V(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视和家庭的关系】和孩子讨论哪些媒介会消亡,报刊消亡没有什么疑问,读者越来越少,并且是独立阅读。说到电视消亡,孩子不同意,虽然他也很少看电视,他看电脑和i Pad,属于网上观众,他的理由是有家庭就会有电视,很难想象家庭围坐在一起不看电视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姜钰 《出版参考》2013,(18):13-14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应运而生。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多媒体性(阅读形式的扩展)、超链性(阅读内容的扩展)和交互性(阅读  相似文献   

9.
电视写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视写作,是指用摄像机、编辑机等电子设备,运用视听语言作为书写工具而进行的电视大写作,也即借用“写作”二字来概括整个的电视创作。狭义上的电视写作,指专为电视创作而进行的一系列文案工作。它贯穿在电视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包括电视选题报告、节目策划书、拍摄计划、采访提纲、节目框架设计、导演阐述、拍摄脚本、串联词、解说词、编辑提纲、字幕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建构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爱泼斯坦(Joseph Epstein)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被阅读所塑造的."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组织、传播和呈现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也随之改变,数字阅读应运而生.数字阅读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阅读具有多媒体性(阅读形式的扩展)、超链性(阅读内容的扩展)和交互性(阅读社交的扩展)等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传媒对电视传媒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它是机遇,因为互联网为电视等传统传媒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因子,为电视传媒输入了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持力;说它是挑战,因为电视传媒有许多技术上的局限。这些局限是致命的,如果它不能接受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被一网打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文探讨的不是电视传媒与互连网谁胜谁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而在此之外的独立电视台在电视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则相应提高了。由于美国放宽了对新设电视台的限制,致使新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新台大多希望进入独立电视市场,成为独立电视台,结果是,1980年全美只有112个独立电视台,1987年发展到371个。7年间增加了两倍多。最近几年,电缆电视用户也有显著增长。美国电缆电视事业开始于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3.
网络广告一般是指在Internet上发布、传播的广告,它是Internet问世以来广告业务在计算机领域的新的拓展,也是Internet作为营销媒体最先被开发的营销技术.In-ternet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广告媒体的新宠,成为与传统广告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齐名的第五大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不时在报刊上看到将“搓麻”用语表示赢了的“和”(hù)字误作“糊”或“胡”的情况,近日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姐妹》中,又看到字幕上出现了这种情况。“和”是常用字,使用频率颇高。它是一个很特别的多音字,读音多达五种。如果我们认  相似文献   

15.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与字不同,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不止一个字。例如“奶奶不看电视” 这句话共有六个字,但却只有“奶奶”、“不”、“看”、“电视”四个词。这是因为,“奶奶”之“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电视”的同义决不等于“电”和“视”这两个字义的简单相加。在这时候,“奶”、“电”、“视”三个字都只是构词的备用单位,简称“语素”。 关于词的知识,掌握的重点是对词义的理解和词的分类。 理解词义是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前提。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是指词的词汇意义,亦即与同的语音形式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手机电视,是指通过移动通信或数字广播网络,以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上观看电视的服务。这一新的传播方式,既具备传统传播方式的优势,如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同时又融合了新兴媒体互联网的交互性以及数字技术的高质量和大容量。更为重要的是.手机电视对现有的媒介产业格局提出了挑战,它催生出的系列产业,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基于地理和市场渠道的行业分类,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承认,当我们站在学术的角度讨论电视媒体的得失的时候,已经不能再把电视捧上高高的神坛去瞻仰它去评价它了,电视的使命已经从纯粹的说教传达转化为服务大众。这种转变无疑是电视的一大进步,也是电视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电视理论及电视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的碰撞和紧张、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碰撞和紧张、产业化与商业化的碰撞和紧张、本土化与同质化的碰撞和紧张使中国电视在实践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又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说它是老掉牙的话题,是因为有些人早就对此有了界定,说"电视文化是娱乐文化","电视文化是消遣文化","电视文化是快餐文化",甚至有些文化人煞有介事地说"电视你还要糟蹋什么"!"文学千万别嫁给电视"等。说它是个要不断补充的话题,是因为它在各个领域区别、彰显、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电视纪录片在电视屏幕上日益繁荣起来,全国很多省级电视台都设有纪录片创作室.近几年一大批优秀电视纪录片不断出现在观众面前,《西藏的诱惑》、《藏北人家》、《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起程——将远行》(此片是1995年11月份被广播电影电影部评为“金童奖”一等奖).这些众多得奖纪录片中都显示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实力,同时这些纪录片从题材领域、表现手法、形式结构都在不断开拓创新,给中国电视纪录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些纪录片不论从艺术上,还是真实性把握上都有独到之处.近几年也有一些电视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毫无目的地将纪录片的纪实手段理解为一种目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如何在电视纪录片中有机地结合和体现,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本身的规律特点等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纪实性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种手段、手法,它应该以客观地纪录新闻事实与社会现象见长,它不过多地依赖情绪渲染、气氛烘托等手段去造成很浓的抒情色彩和审美意境,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实手法在抒情表意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它也仍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它的特点是,较多地依赖客观纪实、白描等手法,抒发事实本身所深深蕴含的丰富情感,观众从中感受到的是淡淡而出的幽幽情愫  相似文献   

20.
宫旭 《新闻传播》2007,(4):71-72
确切地说舞蹈是一门舞台艺术,而电视艺术是一门屏幕艺术,从表面上看来两者之间无法找到相互融合的交集,换句话来说,舞蹈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就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实际上恰恰是在这两个独立艺术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电视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