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去世七十多年了,《阿Q正传》的本意,仍一直困惑着人们。鲁迅先生画出阿Q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是“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是“形象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还是告诫人们“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以启蒙国人对民族传统的理性自觉?孰是孰非,按鲁迅先生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果牵强附会,虚悬一个“批判”说,“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相似文献   

2.
(一) 鲁迅先生指出:“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在社会状态”中,“顾及全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悟读鲁迅先生是世界上最具有叛逆精神的斗士之一。他的叛逆行为也许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偏颇,例如中学生所熟悉的他对中医的态度和对进化论的理解,但他深刻的见解与透彻的剖析是许多人无可相较的。这集中表现在他对历史、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上。在本文中,他用精辟的语言,把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为两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正是他独到的发现,虽然有它偏激的地方,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见解的深刻性、揭露的彻底性。鲁迅先生对历史的理解来源于他骨髓深处的反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两点:一要顾及全篇。入选课本的文章有些经过了删改,如《故乡》,编者选取了“寓有诗意”的后半部分,而删去了“我”在北平看戏的两次经历。原文中鲁迅将过去与现在对比,更突出自己对美好童年的无限依恋。所以,鲁迅先生说:“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我与地坛》全篇七节中,所写的人除母亲外,还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如一对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都相依来…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曾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节选的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两点:一要顾及全篇;二要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小学治文讲读课中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一篇课文.怎样把它教得深入浅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采用了以下做法:一、抓住难点,紧扣中心,长文短教课文中的每一件具体的事例,都表现了鲁迅先生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教学本课的难点.比如教学第三段时,可让学生自己找重点词句,采用光议后说的办法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句子的意思,再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为什么“碰壁”,使学生们理解鲁迅为国、为民而不  相似文献   

7.
《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以前我教完这篇课文后,常用“我的老师”或“我的×××”这样的命题来指导学生写记人记事的作文。但这样做法,不能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的体会。后来我重教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分析到藤野先生“惜别”赠照相这段文字时,我启发学生说:“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感情这么深,临走那一天,藤野先生会不会去给鲁迅送行?”“最后分别的地方可能在哪里?”“当时他俩的心情怎样?”在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后,我又进一  相似文献   

8.
许多时候,我们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但是,若要论文,即对所读之诗文予以解说或评论,恐怕仍须“求甚解”才是。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定。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他所说的这两个“顾及”,则是我们对所读之诗文求得“甚解”的必经途径。遗憾的是,时下不少人在论文时,竟连“顾及全篇”也尚未做到,他们只感触于文章的局部甚或只言片语,便急忙忙想当然地对全文进行种种的吹嘘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文的题目,有的以主要人物的话语、姓名为题,有的以时间、地点为题,有的以成语为题,不一而足。课题是文章的窗口。它往往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课文中心。因此,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我问:“从课题就知道本文主要写什么?”(主要写鲁迅先生。)再问:“同时还能知道什么呢?”(鲁迅是我的伯父。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指出这些问题,就确定了思考的范围。接着进一步问:“以前我们学过《刘胡兰》,那是通过一件事情来表现刘胡兰忠  相似文献   

10.
本课文以“书”为线索,叙述了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鲁迅先生送书给一位青年汽车售票工人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怀和青年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感激。在写法上,作者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篇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本课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一、抓住重点句弄清故事背景。 结合课文第一节,让学生知道课文中所说的书是“对中国青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的书,包括鲁迅先生自己出钱印的《毁灭》和曹靖华翻译的《铁流》.  相似文献   

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所在训练组的训练项目是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既是小学阶段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该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加强对理解语言文字、把握思想内容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了解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篇幅较长,所写的几件事既互不联贯,内容相差也较大,有些句子不好理解。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把握几件事在…  相似文献   

12.
严丽荣 《师道》2009,(10):26-27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鲁迅先生也说,倘要论文,须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一篇好的文章,常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内心体验的外现。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之思”“文本之志”。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前三部分。   教学目的要求:   1.理清课文大致脉络,给课文加小标题。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们的爱戴及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默读“导读”,了解本组教材的特点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组课文。请同学们默读“导读”,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可以谈本训练组有哪些课文组成,写的是哪方面的内容,也可以谈训练重点有…  相似文献   

14.
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理解的要求往往超越了小学生的实际。所谓“超越了小学生的实际”,主要是指我们对小学生关于理解的要求,一是头绪过多,二是难度过大,三是要求过高。先说头绪过多的问题。以现行教材为例,非常突出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后需要理解的思考题太多的矛盾。比如六年制第11册小学语文课本,列为“讲读课文”的共14篇,课后需要  相似文献   

15.
教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直奔课文中心  审题后,教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这篇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2)课文中能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是哪个句子?  默读后讨论、交流:  师:现在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生:课文先写许多人在万国殡仪馆悼念鲁迅先生的情景师:这句话得补充一点,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悼念鲁迅的呢?  生:应该补上“鲁迅先生逝世以后”。  师:很好!(板书:在殡仪馆里)  生:接着写鲁迅先生教育“我”要认真读书。  师:注意,老师要求说说“写了哪几件事”,要说事情。  生:是写…  相似文献   

16.
鲁迅指出:“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认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鲁迅的“三个顾及”论文思想,实际就是针对阅读的片面性而发的。这对改善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支离破碎的分析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们教《鲁迅的精神》这篇课文,往往把张定璜和他的《鲁迅先生》说得一无是处。翟秋白说他是“嗡嗡嗡的苍蝇”,课本注释说他的“三个冷静”是“胡说”,他的文章又发表于《现代评论》,还能不彻底否定吗? 最近,从《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册中、读了《鲁迅先生》一文,深深感到我们“想当然”的推论完全不对,即使是“三个冷静”的说法,也未必什么大错。  相似文献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高级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二十六课),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故事的记述来反映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的。这几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然还不可能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全貌写照,但通过这篇课文,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有一定的认识。一小孩子读书,往往有“囫囵吞枣”的毛病,他们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不大注意具体内容和作品对自己的教育意义。我就常听到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说:“我要一本打仗的节”,或者问:“有没有捉特务的?”如果拿到一本描写儿童日常生活的“不惊险”的节时,他们就会说:“这不好看,调一本吧!”针对这样的事实,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结尾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加点)句中“大约”是表估计、推测副词,而“的确”是表确实,肯定的副词,同时用来修饰“死”,岂不前后矛盾?孔乙己究竟死没死?这不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却是教学难点。说孔乙己“大约”死了,这好理解。虽然还没有关于孔乙己之死的消  相似文献   

20.
一、知人论世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鲁迅先生也曾说:“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要不然,是容易近乎说梦的。”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的时候,要了解作家的性格、生平、时代背景,把作品内容、时代精神与作家本身情况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