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傅伟雄 《湖南教育》2009,(12):52-5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清代浦起龙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是在一种很特殊的背景下创作的。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诗人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相似文献   

2.
杜甫流寓梓州,欣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喜极而泣,挥毫写下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本文谈谈个人对这首诗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一、情绪的诗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我们常说一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情感",一般不会深究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为了作更细致的辨析,可以先来看两首诗,一首是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相似文献   

4.
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首绝句,叫做《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凡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小诗乍读起来很平常,不过是讲了同老朋友李龟年在暮春时节相会于江南的潭州(今长沙)这么一件事而已。文字也不华  相似文献   

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千古留传的名句,但对“青春”一词的意义,历代注杜诗的人,均把它释为“春季”或“春天”。但从文化史的角度,以及杜甫创作这首诗时心态去考察,这里的“青春”应为一种酒名,  相似文献   

6.
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成诗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杜甫当时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内心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叶峰 《阅读与鉴赏》2010,(6):51-51,46
教学杜甫《石壕吏》这首诗时有学生提出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诗句中究竟是谁在“泣幽咽”的问题.很快就引发了众多同学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及《唐诗三百首》、《唐诗一百首》等选本均选入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确实是脍炙人口的。我在备课中发现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对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里的“巴峡”  相似文献   

9.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何独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唐代诗人杜甫和崔涂都曾以"孤雁"为题作诗,但抒发的却是别样的情怀。 杜甫的《孤雁》是一首写孤雁念群的赞歌。首联写孤雁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声音中透露出它对同伴的无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的诗句次序与正常的次序是不一样的,只有理清了诗的次序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首先,这首诗的整体就是个倒装。应该先是见到李龟年,后是回忆当年,应该先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后有回想“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可诗却写回忆在先。写相逢在后,先写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后  相似文献   

11.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12.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这首七言律涛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纵观全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实录(执教:赵远利)一、释其题:走近杜甫,了解背景师:同学们好!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吗?生:学习一首唐诗。师:说到唐诗,你觉得唐代哪位诗人最有名?生:李白和杜甫。师:的确是这样,他们被称为中国古代诗坛的双子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了解的杜甫?(学生回答,谈了杜甫的诗歌、杜甫的别名,教者相机补充有关古人别称的知识,并出示了杜甫的简介)师: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旋律悲壮,但有一首诗例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古诗。  相似文献   

14.
“九义”小语教材第12册第3课是由《示儿》和新增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古诗组成。《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时所作,通过“悲”表达了诗人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第二首诗是唐代杜甫在最兴奋的时候写下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是通过“喜”表达为祖国重归统一...  相似文献   

15.
<正>【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责任,入选第9课的三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从军行》中有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企盼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其中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于安史之乱末期。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闻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脱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相似文献   

16.
《古诗两首》包括《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被彻底平息,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这一胜利喜讯后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裳”是一个多音字,《新华字典》注:①CHáNG遮蔽下体的衣裙;②SHANG犤衣裳犦衣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裳”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读成“SHANG”,笔者认为此处的“裳”应读“CHáNG”,理由有三点:一、根据近体诗的格律近体诗对平仄声调的安排有极为严格的规定,诗人正是通过平仄交错来构造诗歌抑扬顿挫的声韵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七律的平仄格式,此诗为“仄起式”,首联平仄声调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有○表示可平可仄),勿庸置疑,“裳”字当是…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为特征。不过,人们常以《秋兴八首》、“三吏三别”那些忧国忧民、感慨良多的篇什为其代表作,而对这首写春雨的诗,总觉得它与心目中的杜诗不相符,或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另一种优美柔婉的诗风。问题是,这首诗果真没有体现杜甫的一贯风格吗?或者说,从这首诗中,我们真的会发现另一  相似文献   

19.
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罗才军老师将这两首相差一千多年的诗歌,在短短的一节语文课上完成教学,真可谓是"艺高人胆大"。仅仅一个"艺高人胆大"是不足以诠释罗才军老师的教学艺术的。那么,真正的原由是什么呢?我想,搞清楚这个原由,也应该同时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一、深入浅出罗才军老师首先挖掘出了两首诗的内在联系,即诗中所表现的是杜甫和陆游这两位大诗人共同的渴望——"九州同"。  相似文献   

20.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泾溪[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1)这首诗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用成语或名句把这首诗的内涵表述出来。(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明。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赠花卿~([注])[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花卿:名花惊定,剑南节度使崔光远的部将,曾参与平定梓州刺史段子璋之乱,因而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