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诗歌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的角度 ,论析西部诗人昌耀诗歌的总体内涵和艺术特色以及其语言从古典特质到现代叙述语式和不分行诗体的流变 ,可以看出其综合风格中的朴素、明朗与空灵之美  相似文献   

3.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人,描绘着时代的踪迹,憧憬着光辉灿烂的未来,呼喊着时代的强音,传达出时代的心声。在我国现代的诗人中,蒋光慈则是杰出的一个。然而对于他的诗作,评论较少,我试作一探讨,就教于同行。一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大地上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痼疾,暴雨般地冲刷了封建时代的污泥浊水。同时,马列主义也得到了传播,到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世纪的开端。在新的世纪,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作为宋代文学革新的领袖,欧阳修不仅成功地领导了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在散文创作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就,而且对宋诗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诗歌创作的成绩也是相当可观而不容忽视的。 一 欧阳修对北宋诗风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谢朓诗歌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齐梁时期,显现出了新的面貌:在题材、内容上,继前人已辟的蹊径又有所拓展;在表现形式上,除上承建安以来渐重辞采、偶对和用事而踵事增华以外,又进而讲求声律,转尚清绮。一时作者众多,蔚成风气。其中,可以冠冕群伦,独步一代,又深远地影响后来的,允推谢朓。  相似文献   

6.
卢仝虽然隐居一生,但他身随心不隐,希望走“终南捷径”,只不过未被征召;卢仝死于“甘露之变”的说法基本可信;其诗歌具有平直和险怪两种风格,险怪诗多写于元和四年至元和六年,表现出题材怪异、以文为诗、抒情直露、调笑浅俗的特点;卢仝的诗歌创作对韩孟诗派其他人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既是河南新文学第一人,又是“文学研究会”重要诗人的徐玉诺,以中原地区各种兵灾匪祸受难者、见证人的身份.自觉响应文学研究会领导人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的倡导,对河南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给以真切关注。同时,他充分发挥主体自由创造优势,广泛采用意内言外、比兴象征的现代诗歌技法,并且在潮水般放荡奔腾的诗歌语言中,注意用韵.使诗歌充满了和谐的音乐之美。这无疑是对新诗初创期那种只重“自话”不重诗的“非诗化”倾向的有力反拔,也实现了对文学研究会过于“写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正> 韩偓是唐末一位重要而复杂的诗人,他对唐王朝的耿耿孤忠,在亡国之际独抗高节的操守,以及大量历镜王朝兴亡的作品博得了后代的高度赞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其人:“偓为学士时,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的诗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的政治讽喻诗,暴露了朝政的腐败,政治态度鲜明,讽刺尖锐泼辣。他的诗从民歌中吸取养料,推陈出新,开一代诗风,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风格: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既有民歌色彩乡土气息,又经过加工而洗炼华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比较研究,通过维吾尔族著名诗人铁依甫江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对比分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铁依甫江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路也早在大学阶段就开始了她的诗歌创作.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路也诗歌呈现出强烈的童话思维、自我幻像以及流浪意识,对比喻方式的热衷以及她化抽象为具象的能力在早期的作品中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2.
郑允端是元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著有《肃雍集》,存诗一百五十首。其作诗不满"纤艳萎靡,流连光景",主张"铲除旧习,脱弃凡近"。她的诗歌以古体见长。从其诗中可看出受陶渊明、杜甫诗歌的影响,绝句清新自然,意境隽秀。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于云南苍洱之间的晓雪是一位优秀的白族诗人,他以诗评崭露头角,又以诗歌创作驰骋文坛。在他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中,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苍山洱海始终是他笔下的着力点,浓郁的乡恋贯穿于其诗歌之中。他一方面尽情书写富有边地风情的白乡故土,捕捉着奇异的民族风,另一方面,他也在努力关注、思考民族和故乡的历史命运,并以神话叙事诗的形式来展开书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七月诗派”前期主将之一的鲁藜,在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始终保持和发挥着尊重时代和读心灵的倾诉衷曲的质朴的诗风。他用小草为泥土歌唱式的清纯与朴素,抒写自己在延安抗日根据地生活学习中的独特感受,礼赞战斗的青春,铸造受的丰5碑,在民族解放的大合唱里弹奏出宁静美丽的稀世奇音。  相似文献   

15.
何其芳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扫冷艳凄绝的梦幻色调,讴歌战斗的青春,礼赞崭新芳芬的新生活,不但颂扬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展示了知识分子曲折进步的心灵历程.在艺术上,突破格律和音韵的束缚,由绮丽雕饰走向朴素明朗和自然,这不仅是诗体形式的解放,也是诗人心灵的解放,架通了艺术与人民之桥,使诗歌更加贴近人民,这是何其芳对现代诗歌艺术的又一贡献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吕本中作品     
正~~  相似文献   

17.
永贞革新对白居易的政治态度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中唐的现实出发,白居易的部分诗歌表现了“疾贪吏”、“活疲民”、“念寒隽”等积极的内容,倾注了较大的关注民生、思考现实的热情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方以智的坎坷的人生经历及其心态的变化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年为贵公子,少年轻狂,满怀建功立业之志,诗歌创作超迈豪爽。中期逢战乱,遭流离,坎坷不遇,狂性消退,诗作多反映现实,抒写抑郁不平之气,诗风沉郁豪宕。晚年为僧,为人和学术均趋成熟,心性平和,诗歌创作呈平淡自然之色,而又具哲理。  相似文献   

19.
诗歌创作利用通感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而往往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神灵活现、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通感与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通感是在两种或更多种感觉之间打比方.因此,它比一般的比喻表意更加痛快淋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明代诗人李蓘及其诗歌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Gun是明代后期较名的南阳诗人。他富于才华,为人清高、胸襟开阔,一生喜游山历水,向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四十岁以前为官但官职一直低微,颇不得志,四十岁后如愿归隐田园。他的诗可分为感遇诗、山水诗和田园诗等,表达了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田园生活的赞美与陶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