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敏 《精武》2014,(36):71-7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高校教学中田径中长跑项目教学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化。中长跑项目需要耐力与速度的相互协调,参加中长跑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该文中对高校田径中长跑项目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望达到提高高校田径教学质量与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中长跑训练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从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相对中学生来说,进行中长跑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相似文献   

3.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和周期性运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经常参加中长跑锻炼,能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还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精神。现代中长跑运动正飞速向前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专门练习,可使青少年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4.
唐花清 《体育科技》2002,23(2):82-84
体育课中长跑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来改进目前较为枯燥和辛苦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积极自觉地参与中长跑项目的学习和练习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初中生进行中长跑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能够提高初中生面对事物的坚持和耐力,因此,中长跑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中考模式的改革,中长跑运动成为中考的一项考试,因此,体育老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初中生中长跑的训练强度,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初中生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主要从初中生中长跑训练的角度入手,分析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来提升初中生中长跑的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6.
在中长跑教学中,解除学生对中长跑的恐惧心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解除学生对中长跑的恐惧心理呢?结合教学实践,谈二点体会。一、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中长跑的锻炼价值衡量一个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主要是看其对心脏的锻炼效果。心脏功能是评定一个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参照外地的经验,结合木校的实际情况,教学前,我让学生作了如下试验:选择了七个锻炼项目,每项运动均为10分钟,要求同学平均分配力量进行锻炼,运动后即测量10秒钟脉膊,以心率评定锻炼效果。并要求同学巧出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如下: 通过实验,使同学了解到,中长跑的心率居各项之首,与最佳运动员心率即180减年龄最为接近。由此可见中长跑运  相似文献   

7.
中长跑运动因其训练量大,练习方法单一又相对枯燥,因而学生不愿参加中长跑锻炼,学生平时或怕累不练,或练得辛苦又不一定能提高,考核时还会造成身体极度的不适,因此产生厌学心理,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中长跑教学与练习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科学锻炼,尤其初练要注意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中长跑运动是一项单调、辛苦的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很难自发地对中长跑运动产生兴趣,体育课中教学组织也比较困难,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人数较少,大多数学校中长跑运动的水平比较低。对此,笔者以中小学开展的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为契机,在本地区中小学实施了中长跑主题系列赛的方案,以赛激趣、以赛促练、以赛育人,有效地促进了沭阳县中小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运动的开展,并为中小学培养了一批中长跑运动人才。  相似文献   

9.
张建国 《新体育》2022,(4):46-4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落实在智育教育中,还要注重身体素质的建设,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当前,田径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长跑更被纳入了体能测试范畴内。中长跑是对运动者的耐力和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基于此,本文围绕新模式教学中高校体育中长跑教学的策略展开探究,从课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到应用的策略逐一论述,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专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少儿时期就应把中长跑基本动作和技术掌握好,这对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以及从事其他运动项目夯实根基。  相似文献   

11.
中长跑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中学体育教学项目的一种,长期进行中长跑运动,对于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中,也经常会出现中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身体损伤事故,所以体育教练员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控,使学生能掌握正确的跑步技巧,以便发挥中长跑的功能。本文首先探究了中学生进行中长跑教学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了中长跑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中学中长跑教学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吕毓娟 《新体育》2023,(10):67-69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和关键点,初中体育的中长跑训练同样如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总结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等情况,掌握训练要点,并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中长跑成绩,改善其身体素质。根据目前对中长跑教学情况的分析和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情况的了解,从培养学生兴趣、设计游戏教学、利用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教学,期望能够实现中长跑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任进 《中华武术》2020,(4):20-21
新课程要求,将学生的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而中长跑的教学是中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长跑效果的好坏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于长跑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项目教学是田径运动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而长期的课余时间的锻炼以及课堂上的锻炼,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们的心肺功能,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意志品质。由于该项目的锻炼受到场地的约束比较有限,学生练习起来也比较方便,同时,又由于该运动项目是一个周期性的机械运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无味的感觉,所以,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健身锻炼法对中老年妇女体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测量法、比较研究法,对不常锻炼的120名中老年妇女的体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分析了长期坚持健身锻炼对中老年妇女(120名)体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健身锻炼法(太极拳(剑)锻炼法、长跑锻炼法、跳舞锻炼法)又对她的体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果表明,健身锻炼能改变中老年妇女的形态,起到减肥的作用;能够增强中老年妇女的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具有既健身又健美的作用。跳舞运动是中老年妇女值得选择的一种效果理想的健身锻炼法,  相似文献   

16.
从小学高年级一直到中学、大学的各个年级,中长跑都是必修的运动项目。由于中长跑项目本身的枯燥性以及体育教学手段的单调或不得法,成了学生最怕上、教师也怕教的项目。学生对中长跑的认识、对中长跑练习的兴趣,需要体育教师了解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法有效激发与引导。从学生的视角,研究中长跑教学中的难点,研究体育教师抓好教学的关键点,将有助于体育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提高中长跑的教学效率,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中长跑运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技能的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高校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技能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提出:使学生“一专”、“多能”;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自己制定锻炼计划,逐步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周边环境进行身体锻炼,减少对锻炼场地和锻炼器械的依赖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身体锻炼,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中长跑兴趣的教学手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龙 《体育教学》2000,(2):26-26
中长跑教学过程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这需要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跑进时处在兴奋状态,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忘记疲劳,积极参加练习,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法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是指把学生经过中长跑锻炼后,体质增强、运动成绩提高的情况传递给学生。中长跑教  相似文献   

19.
张威雪 《中华武术》2010,(12):56-57
冬季长跑活动对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水平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个学校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场地狭小,器材匮乏,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等方面。本文着力论述了经常参加长跑的好处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是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是提升体育能力和运动技巧的关键时期。但很多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中的"田径中长跑"项目,导致活动训练力度不够,生活和学习状态不佳。为了培养学生的"田径活动"意识,激发他们的运动欲望,体育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积极性,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田径中长跑活动"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