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高标与底线问题相当复杂,孤立地谈"道德高标"、"道德底线"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处理高标与底线的关系问题时,有必要结合道德教育的"正面"与"反面"的问题、义务论与功利主义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问题进行分析.应当以抵制"祛道德"为前提,在区分道德教育的"高低"问题与"正反"问题的基础上,将义务论的高标与功利主义的底线结合起来,区分不同的层次,从底线入手,时刻关注高标,始终贯穿个体精神,从而培养健全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2.
何艳 《教育导刊》2007,(5):25-26
如何看待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高标”?众说纷纭,反对者和支持者皆有之。本文认为,道德上的“高标”与“基准”并不是必然冲突的,学校尤其需要兼及二者,由“基准”进入“高标”,体现道德教育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道德的"高标"与"底线"一直都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话题.长期以来,二者此消彼长,论者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圣徒还是要培养守法公民?它们各自的局限何在?道德教育又该如何反思自身?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内容,“道德的教育”强调教育的道德本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受到动机论和效果论道德评价模式的影响,没有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把“道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道德的教育”,结果使得“道德教育”往往变成了“不道德的教育”.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道德教育”必须自觉地走向“道德的教育”,克服道德教育中的不道德性.  相似文献   

6.
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一直徘徊于德性至善的高标与伦理规范的底线之间,不知何去何从。从社会存在的层面来看,德性与规范都是构成道德存在的基本要素,规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尽的义务和人际间善意的约定,德性则是不可强求的个人选择。从规范到德性的发展过程是道德价值逐次提升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不同阶段和时期分别予以相应的道德教育内容,使学生逐步成为能够自由、理性地践行道德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应针对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实行底线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制度规范、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丹 《中国德育》2008,(4):17-22
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从“虚拟”走向“现实”具有两层含义: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道德的产生虽然与“虚拟”的网络社会或网络环境紧密相关,但究其实质,网络道德失范是网络个体现实道德问题在网络中的体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需要从现实入手;学校是网络道德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从幕后走向前台。其基本路径是:探索和遵循网络道德教育规律;对学校道德教育进行“网络化”调整。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有铨 《中国德育》2008,(10):23-27
教育者对于“道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潜在地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特殊的性质以及活动的效果。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在于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是指“不是不道德”,它区别于无休止的“更道德”,这是判断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道德出于人的自觉、自愿,作为外部环境刺激的奖励并不能培养道德,道德教育要慎用奖励。  相似文献   

10.
道德有高低之分。与高尚道德相比,底线道德规定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简单的道德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当前,大学生的有些行为已突破了起码的底线道德,加强大学生底线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命题之一是道德教育何以可能的问题。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即是问“德育何以可能”,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第一,“道德”或“德性”是可教(可以通过教而学会)的吗?第二,道德教育为何可以教给儿童(或者,德育对象为什么可能接受道德教育)?以下谈两点一孔之见。一、“道德”是可教的吗?“道德”是可以教的吗?众所周知,这是古希腊时期曼诺(Menon)就已向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1〕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是以“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而著名的。在苏格拉底看来,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做恶主要原因是对善的无知。…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专业道德的意涵。师德“高标化”与“底线化”存在“两难”困境:教师面对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教师专业道德,道德楷模形象被过度拔高,使其背负起沉重的“道德枷锁”;现实中发生的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也体现了一些教师希望挣脱“圣人”道德形象的桎梏,师德标准逐渐下移。应从正当与高尚、职业与个人、目的与义务三个方面分析教师专业道德本质上存在的两分冲突,进而从“责业”“敬业”“乐业”三个层面构建理想的教师专业道德意涵。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应该是具有道德性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应约化为“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控制、社会约束不是道德教育的唯一追求。“灌输”是一种缺乏道德品性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着密切的互动。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思考传统道德教育,正视其生态偏移的基本表现,借助道德讲堂的启示,关注底线伦理,重视行为感染,实现人本回归,建构道德教育生态理性,实现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的共生,个体力量与整体效应的关联,系统稳定与环境交换的协同,道德需求与道德自学的统一,从而在整体上对传统道德教育实施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由于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应针对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实行底线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制度规范、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人性的多元化理解,虽然有助于深化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却也使道德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论困局”。走出道德教育的这种困局,必须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本性的统一,把握人性的生成特性和可变特性,并致力于这样几个方面:正视人的自然本性,唤醒道德本能;化解人性的内在紧张和冲突,保持人性的完整;发现潜意识中的“秘密”,“扩充善端”;在道德社区中帮助建构道德自我。  相似文献   

17.
石璐 《文教资料》2006,(18):71-72
青少年正处于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境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中,“代”环境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环境纬度。道德教育从代际伦理的角度看,是一个上一代对下一代进行道德示范与传递和下一代对上一代进行道德反哺的互动过程。因此,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在“代”环境下进行的。然而,“代”环境的不良因素必然会导致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中与上一代产生“代沟”,所以优化“代”环境,使青少年进行有效的道德继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崭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确认了人的既具有内在超越性的自然法导向,又具有道德力量的“良心”是“生命需要-生命固有的本真驱动力(‘慈’)”,它为道德的现实化提供动力,为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提供内在的本然性的应然性的普遍尺度,为美德和规范提供价值基础,它是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的根基。进而,“立心”,即对这种良心及其功能与表达的认识、激活和强化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上述“良心”理论、“立心”理论和“立心”这一基础和关键性环节的缺失是当前道德教育“失根”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今道德教育实际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外在性与“无我”的性质有极大关系;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它还指出道德教育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尊重人格尊严,这样才能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应当重视个体道德需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出困境,就德育工作自身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存在于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中,而在于我们对道德内涵知识的错位。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的核心是公平的,公平是调节人与人关系最基本的准则。但长期以来,我们却把“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等视为道德的核心,而且往往是无条件和不加前提的。这种道德价值观常常使“君子”吃亏,“小人”得利,不利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多年来,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深入人心? 我们所宣扬的道德标准为什么难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我国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一直不愿意承认合理利己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应该确立两点认识: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