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兼爱"是墨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无差别的关怀和支持。这一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对墨家"兼爱"思想的挖掘,培养青少年自爱、友爱、家国之爱精神,最终培养出人格完善、价值观念端正的青少年群体。  相似文献   

2.
"兼爱"是我国墨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兼爱"价值观强调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性、对等性、交互性和因果性。这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构在三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即:能动的人际态度;客观的人际关系处理标准;理性的人际关系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儒墨对社会的现实状况产生深深的忧患意识,他们推崇圣王,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寻求救世济民之良方。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找到的是“仁爱”,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找到的是“兼爱”。“仁爱”、“兼爱”都主张普遍地爱人,但“仁爱”说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律能力;而“兼爱”说则对人的道德理性和自律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人只能在外在他律的约束下被动地、被迫地施行“兼爱”。  相似文献   

4.
刘媛媛 《考试周刊》2009,(44):72-73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的精华,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以“亲知”、“闻知”、“说知”为灵魂的知识观的奠定独具特色。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关心的重点。本文通过作者对墨家教育思想中的知识观的思考,阐述了其对现代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诸环节的借鉴和启示,从素质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墨家知识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
佛教与墨家思想是不同时代的思想,但仔细分析则会发现二者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尤其在平等思想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更是突出.墨家的兼爱与佛教的慈悲表现出平等的爱,在成贤、成佛上表现出平等的意识,在人格意识上也有平等的一致性.当然,二者也有诸多的差异存在,毕竟它们是现实与虚幻的对立,这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墨子“兼爱”观与佛教“慈悲”观,揭示两者在本质、基础、主张三个方面的相似点以及两者在所包含的对象、阐述的角度、历史进程方面的不同点。从而阐明墨学渐衰的原因及释学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墨家对死亡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采取了一种实用的经验主义方法,重在对死进行效用性的实际考察。墨学虽倡导人们对死取纯理智的态度,但与时下许多论者的看法不同,墨家充分注意到死亡过程中人的情感问题。墨家特别反对人在生死问题上听天由命的消极态度,推崇一种积极有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场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巨大变革。社会动荡导致思想空前活跃,儒家、墨家成为当时争辩最激烈的两大流派,儒墨两家对立并存一度成为百家争鸣的重心。从最终理想来看,他们都以结束乱世、稳定时局为目标,但所选择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分歧首先表现在他们对"人"的理解上,并由此生发出去,在对"仁"与"利"的具体实践上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标准,而这也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9.
宋代专卖体制下茶叶经济的发展,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围绕茶法,茶价诸问题有众多争论。欧阳修的茶利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反对政府屡更茶法,主张与商共利;二是主张政府降低茶价,确保茶市正常运营;三是正确处理国家,大商人,小商贩三之间的关系;四是重视茶利,深废认识到茶利在国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利之所生、利之开源,兴利除害是墨子“兼爱”思想的出发点。兴利与除害,兴利是重点,兴利的具体途径是交相利,而交相利又必须以兼相爱为前提,交相利所依据的原则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是小工商业者的代言人,其交相利的思想正是小工商业者阶层安身立命的现实生活原则,但这种带有功利性特点的思想有别于现代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局面,孔子和墨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仁爱”与“兼爱”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合理价值内核及最终的理想境界是没有分别的,他们真正的区别在于:“仁”的包容性大于“爱”;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相似文献   

12.
礼是中国传统化的主要模式,儒家继承殷周以来的礼化传统,并有所创新;墨家对儒家所继承的礼化传统予以批判,这必然受到已深入人心的传统化的抵制。儒家继承了礼化对秩序追求的特点,对社会秩序的整合符合了统治的需要;而墨家的秩序结构缺乏理论的建构,其兼爱思想更是难以实现的空想。儒家重视礼的饰作用;墨家却认为超出人基本生活条件之外的饰活动都是不必要的,从人认识自己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儒家的理论比墨家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墨家:显学的式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家学说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都没有从墨家成员内在的特质即游侠身份上去寻求;往往纯粹从理论层面分析,却忽视墨家的实践性,忽略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巨子”组织制度给封建专制制度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更多地欣赏其理论卓异不群,却没有看到与主流文化的不可调和性。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对于先秦墨家事迹的记述为探究墨家提供了一定资料,也暗示出墨家在秦汉之际必然的衰落命运。对墨家思想,《淮南子》总体上是持贬抑态度,尽管其对墨家的某些观念思想也有采纳,但却进行了儒道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贯注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墨家是与儒家并称的“显学”。由于代表了小生产者的立场,墨家的学说长期被封建正统文化排斥打击,以致“其学几绝,其书仅存”,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却长期存在。墨家提出的一套系统的政治理论思想和政治革新的主张,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墨学在先秦盛板一时,与儒学同尊为显学,其思想精义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创于唐代的禅宗丛林制度就有诸多墨家思想的融会与发扬:1.墨家的“兼爱无别”与丛林的“天下一家”的仁爱精神;2.墨家的“交相利”与丛林的“自利利他”的互利思想;3.墨家的“唯贤是举”与丛林的“高僧风范”的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17.
战国初期,墨家从社会下层民众的角度出发,描绘了一幅以“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为核心的和谐社会蓝图。围绕“兼爱”这一精神内核,墨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来阐述其和谐思想。重新发掘墨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其思想观点多以儒家的反对命题而提出,儒、墨辩难,分庭抗礼,显赫于时。墨学兴盛原因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阶级根源使然;历史所成就。  相似文献   

19.
墨家与侠之间的渊源关系,历来众说纷纭:或认为墨出于侠,或认为侠出于墨,或认为墨侠互见,或认为墨侠一体,或者其他不同意见。不管何种意见,与其说墨与侠的联系可以具体指实为由某派承传,倒不如说墨学及其派中人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风范,对侠及其行为方式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精思善辩是墨家智慧学的特色。用现代科学观点,诠释墨家精思善辩的智慧学精华,是古为今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