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言训诂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中学文言训诂不是对单篇文章的训释,而面对的是一个封闭系统。对词语的训释要求准确,前后一定要互相照应,并根据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但遗憾的是现行中学课本文言训诂严重地违背了循序渐进原则,对同一语境中同义的同一词语,有的最初出现时未注,到后面才注,违反常规;有的前后多次重复训释,浪费篇幅;有的前后均注,但互相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些现象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现分别阐述之。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怎样使他们具有这种能力呢?这固然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文言词语关。下面,是我对文言词语教学的点滴体会。寻根溯源,讲清本义。有的词仅浮面讲一下“是什么”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明其究竟。  相似文献   

3.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些文言词语,它们作为语素,虽然在现代汉语成语中还保留着古义,学生对它们有些接触,似乎并不陌生,但并没有真正弄懂它们的确切含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类词语的教学,下面举两个例子。 高中《语文》第二册《与妻书》:“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其中的“钟”是什么意思?我们曾就此间过一些高中生,尽管他们背得出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句子,也知道它就是成语“一见钟情”的“钟”,却并不知道这个“钟”的意思。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讲了这个‘钟”字。许慎《说文解字》:“钟,酒器也。”段玉裁注:“古者此器盖用以贮酒,故大其下,小其颈。量之大者亦曰钟。引申之义为钟聚。”《左传·昭二十年》:“天钟美于是。”杜预注:“钟,聚也。”《国语·周语》:“泽,水之钟也。”意谓沼泽是水聚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文献的基础方言是客家方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客家话书面材料,运用训诂学的方法,从语音、文字、语义、语法各方面提出例证,对太平天国文献注释中误注和失注的27条词语作了考释辨正。提出注释工作必须遵守语言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原则,在发现特点、审辨音系和综合考据方面下功夫,重视活语言的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5.
《论贵粟疏》(作者晁错,选自《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几句话:“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这段话极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农民在超经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是晁错“重农贵粟”主张提出的一个重要依据。准确解释这段话,  相似文献   

6.
7.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 ,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 ,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怎样在文言词语教学中 ,更好开展自主学习呢 ?我觉得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其健康情感、濡养其高尚精神作为教学的最大追求。)教师要想方设法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主动去发现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情感美、理性美、情趣美 ,让平面的文字变成可感可触、有血有肉的精魂。下面以《伶官传序》一课为例 ,具体谈谈我对文言词语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预科阶段汉语文言词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汉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告诉我们教育必须触及到人的灵魂,产生一种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1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有篇课文叫《〈论语〉十则》,它的第三则是: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这一则是十则中最难理解的句子,对初中生来说,尤其容易理解简单化甚至理解错误。鉴于此,本文谈谈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夏增田 《教师》2011,(17):63-63
在普通高等学校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学科的复习中,文言词语的复习是最令考生头痛的。因为在语文学科中,文言文是一大难点,而难主要难在对词语意义的掌握上。以2010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语文考试大纲为例,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文言实词110个,文言虚词12个,总共122个,量虽然不大,但难度却不小,这是由文言词语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13.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以一定的"认知"示范,提高学生的"体知"能力,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抓住三类词语,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寻幽探胜,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抓住似同实异而课本无注释的词语,引导学生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文言课文有些极为常见的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课本往往没有注释.因为构成这些词语的“都是很容易的字,每人都认识它,由于太熟悉了,所以古今的不同就容易忽略,容易放过.”(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这些字往往误解.这既向我们提出了辨析这些词语的必要性,也为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提供了用武之地.例如,初中《语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章法的教学,一向是作为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而被讨论得较多的一个问题。可是在看法上,不少人都把词语章法的教学简单地只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思想波动:重视了这一环节是否会忽视另一环节?加强了这一因素是否会削弱另一因素?看来正确地认识词语章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很有必要,因为只有确定了词语章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在重视它和加强它时才会理直气壮,把被“四人邦”搞乱了的思想纠正过来,以利实践;同时还可以促使我们去探索词语章法教学上的某些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言典雅庄重,古色古香,写现代文适当地运用文言词语,往往别有风味。但若使用不当,除了可能导致半文不白非驴非马的尴尬外,还有可能造成语意的重复。下面的例子就是明证。1.不乏有例:就我的经验而言,一些小道消息还是很值得一听的,其中不乏有含金量高  相似文献   

17.
1.摄,意思是代理,兼理。《左传·隐公元年》:“不书即位,摄也。”国君登极叫即位,但隐公是在鲁桓公小时候代其执政的,所以不能说即位,《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鲋摄司马。”晋代杜预注解说:“摄,兼官。”“摄司马”就是“代理司马”。由“摄”演化出“摄政”。君主年幼不能亲政,就由他最近的年长亲族或戚属权且代行职务,叫摄政。《史记·燕召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清末的摄政王也是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词叫“摄篆”,也是代理之意。古代印信都用篆文,因此用“篆”作为印信的代称;摄篆就是代掌印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代,专用的判断词尚未形成.除偶用“是”表判断外,一方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用“为”表示弱性判断;另一方面则大量采用副词兼表判断.这种现象,从上古到中古、近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有.大家知道,古今汉语判断句的谓语一般都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而这样的谓语又都可以受副词修饰.那么文言文中有哪些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性谓语并兼表判断呢?这是久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如“尽、皆、凡、悉、仅”等范围副词;“必、诚、良、即、则、乃、真、亦、复”等情态副词;“素、本、固、将、且、次者”等时间副词;“殆、盖、其”等语气副词;“非、匪”等否定副词,等等都能兼表判断.但它们仍旧是副词.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初中低年级学生存在文言文词语识记困难。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试从训诂学"音""形""义"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提高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生活化的教学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原本枯燥呆板的词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化习词环境中掌握词语的含义,学会恰当地运用词语,提高语文水平,进而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