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做出适合生存的反应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会给个人的长远发展带来障碍。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同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的强化训练习得。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应局限于单纯地传授文化知识,还必须要加强劳动者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来讲,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水平就彰显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本文就如何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正确择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适时立业与创业作一点初探.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为了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必须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课堂、社会环境。同时也必须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地方特色培养弱智儿童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弱智学生最终也必将走上社会。上海市青浦区现有弱智学生800多名,这部分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已成为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着力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种大背景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在面对社会环境时,能够针对社会复杂的性质对自身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进行调整,使自己在短时间内融入社会环境中,适应社会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鲜明的个性、创造意识及竞争意识。笔者阐述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培养目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与否对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人的心理不健康,一方面会对躯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即俗语所说的“病由心生”: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一旦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就会受到破坏.甚至无法正常的生活,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给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文化素质转向了包括良好心理素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一个有良好社会应对能力和具有成就感的人,不仅要有优良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此,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职校应采取多种方式,从多个层面上实施。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4,(62):108-109
大学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途径,旨在为大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参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艳丽  黄杉 《吉林教育》2006,(10):59-60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大学生青年学生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获得技能,还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培育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更具深远意义,这也是当代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已不单指身体有没有病,它还包含着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做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应是中学生所具有的思想观念,而且更应成为中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和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从而找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一词定义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不仅要身体保持健康,而且在心理上也要保持良好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社会适应能力差已成为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通病,直接影响初次涉世大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的发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针对社会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梁清芳 《西北职教》2005,(5):8-8,14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市场和社会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的机遇。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为550万人,2005年招生规模将达列650业万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日益变革的社会,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故高职院校需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策,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兵 《中学教学参考》2010,(15):106-106
新课程背景下和谐体育课堂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的和谐发展,而且能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新视域下构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必要性、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认为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20.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还是身体、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其含义: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针对当前中学生的现状,适时、适度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品格,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