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旧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的第一阶段从2000年开始,主要任务是通过正税清费、规范税制,治理“三乱”,取消“三提五统”,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概括起来就是“减轻、规范、稳定”。从2004年开始,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五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推进乡镇机构、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于是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问题凸现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视为经济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追求公平成了今年“两会”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为我们在县域内努力创造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三农”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以 农为本,核心问题是农民,而要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载体,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农民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终身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的数字,中国12.67亿人口中,有9.03亿人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72.1%.农村劳动力总数为5.22亿,在农业领域内就业的劳动力2.74亿.中国有2 800个县,39 000个乡(镇),2.46亿农户.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的农村教育和农民教育,就规模、水平和普及程度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现已成为在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其根本原因是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引起了高层领导人和社会的普遍不安和关注.其次,1999年以来粮食的连年减产,也使人们懂得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经营规模过小(每户耕地0.52公顷),除了生产水产品和某些园艺产品的农户之外,比较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这就决定了农民对投资教育包括学习农业技术培训的兴趣和投资能力极其有限;而国家由于财力不足,没有更多的钱投资农村普教和农业专业教育.目前,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尚且难以落实,要发展终身教育,困难是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后5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到2182亿元。围绕这一目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成为“两会”代表热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惠及亿万农民子女的好政策,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必将对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宁波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3月19日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从今年起,市和县级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1%重点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山区移民。  相似文献   

9.
倪剑 《教育与职业》2006,(16):77-78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重要谈到了实行城乡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预示着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和“入地”(向现代农业转移)将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要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还是“入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职成教育中,短期的技术培训,通称农民技术教育,是一支充满活力而又有显著实效的教育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农民技术教育。在当前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农业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实质是农村人力资源如何更好地开发问题,其中许多都是如何加强农民技术教育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也是如何有效地加强农民技术教育,提高农民致富能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主要经验剖析,从中了解、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以提升我国农民技术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两会代表讨论的焦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国家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近年中考题中也有所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2006,(4A):6-6
梁保华说。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建设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致富。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的重要作用,着力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没——要深入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分项建设计划,每个县(市、区)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  相似文献   

13.
蓝建 《农村教育》2005,(5):9-12
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当前,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周济部长也指出:“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农村教育改革蓬勃开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农民科技素质低下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2005,(6):8-10
几年来,佳木斯市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农村中等教育改革和实践,大力推进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机制,为农村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劳动大军,使农村教育由主要为升学服务转移到既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又为当地培养“落地”实用人才,转移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16.
教育系统是涉农部门之一。近年来,我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中,以改革大局为重,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涉农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严格执行“一费制”,高中收费严格执行“三限”规定,对贫困学生通过“两免一补”等渠道大力救助。通过努力,使全县各级学校的收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温家宝说.一是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已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它是不同时期、多方面、多层次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政府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为先导,最终实现政治、经济的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周济 《职教论坛》2007,(5S):4-9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去年八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切实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项主要任务.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农业与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任务。杭州农业正在由传统的分散生产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转变,由传统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