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评价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形象,历来众说纷纭。在我看来,于连是法国王政复辟时期想靠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艺术典型,既“红”又“黑”的人物。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上,于连有时痛恨专制政体,反抗复辟势力,有时又向统治阶级妥协,甚至充当敌对阶级的帮凶。这种矛盾复杂的思想性格符合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也是于连形象典型性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丁玲是以描写五四以后知识女性的生活而迈上文坛的。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丁玲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丰满、新鲜独特的知识女性形象,大大丰富了新文学的形象画廊,也奠定了丁玲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知识女性形象系列的中心就是莎菲,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莎菲这个人物,就成为评价丁玲前期创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艾玛是个为追求理想爱情生活而毁灭的女性 ,决非“随落的女人”。福楼拜对艾玛充满了同情 ,指责的是丑恶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跨入2005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向前迈进一步。与此同步,人们对世博会的关注也开始超越“世博经济”扩张效应层面,把目光转向了城市形象树立和城市经营管理上。近日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与城市文明形象”大都市形象论坛上,东华大学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褚云茂以“世博会与上海城市形象”为题,认为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四个重点内容,即阳光下最安全城市的形象、多元文化的城市形象、以生态环境为本的城市形象和创新科技的城市形象,为“城市形象工程”重新正名。形象也是生产力。专家们用“安全、文化、生态、科技”八个宇,勾勒了现代城市…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优秀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通过描述达佛朗司一家对自己亲人于勒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酷、势利。“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丽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上述著名论述,在莫泊桑的这篇小说中,通过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等艺术形象得到了生动的反映。阅读这篇小说,可以帮助我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加深对马列经典著作中有关论断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狂人形象 ,有多种说法 :战士说 ;狂人说 ;狂人加战士说。这些说法均有不足。《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形象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 ,用象征、隐喻的方法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应具有的诸多品质中,我认为语言美是尤为重要的。教师与孩子的交流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因此,一个教师的语言美不美,是否有利于与幼儿沟通,是很值得重视的。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语言就是通往心灵的路,也是人类彼此交往不可缺少的手段与工具。它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就更应该做到语言美。具体到一名幼儿教师,他的语言应是生动的、有趣的、儿童化的,不仅让孩子愿意听你讲话,而且还要听得懂你讲的是  相似文献   

8.
对于萧红的《马伯乐》书中主角马伯乐的形象从国内到国外所有研究者的观点都几乎完全是一致的,国外学者这样评论这个人物:“萧红书中的主角——马伯乐,是个自私自利、放纵、但不能自力更生的社会上的迷途羔羊;他在战时的中国东漂西荡,是个十足的庸材懦夫。全身就找不到一点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生>中黄亚萍对高加林既像保尔、又像于连这一评价,研究者更多地看到加林与于连的相似性,而几乎没有注意到在加林和保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保尔作为路遥所特别喜欢的作品中的主人公,自然会影响到路遥笔下人物的塑造,使加林带有了和保尔相似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理念的班级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成熟的、有效的班级管理是以人的发展、主体性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为主要目标,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逐步形成的班级社会心理共同体。而班主任形象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决定作用。那么,如何在学生心目中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呢?  相似文献   

11.
一般人认为,具体形象是对记叙文的语言要求。记叙文重视描写,描写要追求生动逼肖,这就要求语言的具体形象。说明文的目的是使人有所知,只要把道理说明白了就行了,它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为什么还要求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2.
爱尔兰女作家艾·丽·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自五十年代译成中文以来,在中国广大读者中,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读者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作品的主人公牛虻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相当多的读者对书中的另一主要人物蒙太尼里,即牛虻之父,却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偏颇,对蒙太尼里身上的矛  相似文献   

13.
聂赫留杂夫形象有一定特殊性,代表了俄国封建社会末期忏悔乃至叛逆的少数贵族知识分子,这一形象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某些本质,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典型理论认为,典型形象是由作者在作品中独立塑造完成的。因此,对典型的研究往往在封闭的作品中进行,探讨的重点是作品中形象具有的个性、共性以及二者的关系等等。这种理论的最大弱点是把读者从完整的艺术活动中排斥了出去,使读者降到了典型形象旁观者的地位。笔者认为,在创造典型的整个艺术活动中,读者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他不是典型的旁观者,而是创造典型的积极参与者。如果对读者参与创造典型不从狭隘的意义上机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是一部大家都爱看的书,其中孙悟空的形象尤为鲜明。要研究《西游记》则从孙悟空开始恰切一些。而长期以来论者多从孙悟空作为神话世界的英雄这方面加以论述,或者从孙悟空身上所体现的"个性解放"思潮来阐述。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重新阐述这个问题——从孙悟空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特征来论述其形象所反映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6.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于这一人物形象,评论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她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待人处世不卑不亢,追求爱情不温不火;虚伪世故中透着善良,冷酷无情中透着睿智。她对于封建道德没有采取对抗的姿态,却也不是一味的顺从。她的悲剧不是抗争者的悲剧。而是殉道者的悲剧。正因如此,她的悲剧命运更是揭示了封建道德的冷酷无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当代职校生》2012,(9):42-45
铛铛铛,上课了!教师节到了,你为老师准备了什么与众不同的小礼物?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写上你真诚的祝福,也会成为最珍贵的爱戴。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红学者对林黛玉的至情至性评价很高,对薛宝钗的评价却一度偏低。在50年代学术大批判运动后期,宝钗甚至被戴上"美女蛇"的大帽子。本文就加注在她身上的五大主要罪状进行辨析,尽可能还给薛宝钗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全文着重从人物的行动表现和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并指出这一形象性格所具有的丰富性及在作者塑造的悲剧形象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卢子敬同志的一篇短文,认为《祝福》中“短工对祥林嫂的死并不是冷淡和麻木不仁,而是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鲁迅原著的精神,特此提出商讨。卢同志提出“必须用阶级观点进行分析”,这当然是不错的。但马列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决不是让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不问时间、地点和具体对象去加以乱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