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致使”是个隐性构件,有独立的句法位置,还有音韵方面的要求。在现代汉语中,可通过动词移位或插入“把”等手段使之获得满足。语义上的“致使”是由“把”字句等致使句式中的“致使”构件所负载。“致使”构件选择论元并指派语义角色,所以“致事”的语义关系较复杂;“致使”有音韵上的需求,而早期汉语没有功能范畴“把”,造成词序演变的假象。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一种较独特的致使移动构架句式(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本文以英语致使移动句式为主线,从语义、句型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致使移动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五华客家话的述补式,重点描写其不同的表达格式,并初步探讨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不”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否定词,意义虚化,使用范围广泛,易使表结果的“V不C”发生重新分析,使得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V不C”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语法化.与“不”相对应的“没”因英语义特点,使得“没VC”更倾向于表达一种“存在/实现”,不易发生主观化和语法化.否定词“不”在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的主观化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V得/不起(O)"结构是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O)"的一个个案,表示"动作发出者在主观上是否具备实现(或承受)某种动作的能力或条件"的语法意义。在句法组配方面,动词V的动作性和宾语O的具体性对V与O进入该结构的语义搭配具有重要影响。在肯定否定对称性方面,语言的人际功能差异是造成该结构肯定否定不对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普通话用在动词后面表动作行为可能性的"得",<歧路灯>对应的有"得"、"的"、"哩"三个,其中表可能的"得/的"见于"动+得/的+补+(宾)"、"动+得/的+(宾)"、"动+宾+不得"、"动+不得/的+(宾)"四种格式;表可能的"哩"仅见于"动+哩+(宾)"和"动+不哩+(宾)"两种格式.普通话保留了<歧路灯>表可能"得"的绝大多数格式,区别仅在于<歧路灯>尚存的"动+宾+不得"在普通话中已经消亡;河南方言上述格式则均未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VA 了”述补结构能否带宾语.与“VA 了”结构中作补语的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有关,有时也与“VA 了”结构的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8.
致使义处置式的"处置"意义逐渐减弱,导致整个句式在语义上演变为"致事+致使能量+所使+致使结果",在句式意义上和抽象使役句一致。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近代汉语致使义处置式的来源和发展,认为"致事"和"所使"之间存在能量传递,这种能量传递和两者的生命度有密切关系。"致使结果"是能量传递的终点,多表现为状态性。  相似文献   

9.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的肯定式和否定式使用频率明显不对称,而且进入该结构的单音节V比例高于双音节(或多音节)V。本文将对其不对称的原因进行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确定动趋式述补结构的判定标准,然后对《搜神记》的动趋式述补结构进行分类描述;最后以六朝为界,探讨动趋式述补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并与《搜神记》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隐喻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致使句的原型句式出发,对英汉致使句的扩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与映射功能使它在致使句的扩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为隐喻与致使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日语使役句式是日语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日汉翻译中,各种使役形式让译者倍感困扰。从各种日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日语使役句的几种汉译处理方式。并从日汉使役句互译时的对应和非对应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日汉使役句翻译的各种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在近代汉语中已是一种使用非常普遍的句型,使用频率高,结构形式复杂。《水浒全传》中“把”字句共有1500余个,可概括为10余种句式,其绝大多数介词宾语都是有定的,有定或无定是其句法位置赋予的,动词语义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置”:客观处置和主观处置,其否定词“不”前置的限制非常严,它在近代汉语中的普遍性和常用性,与其语义角色的复杂、丰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使役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句式,但以往对其内部结构的分析缺少关注。全面分析“使”字句的语义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可知“原因/条件”和“结果”是动词“使”联系的两个必有成分;从配价成分分析,“使”应是一个二价动词。揭示“使”字句在语义方面的成句条件,可以为该句式的句法分析及语法教学提供语义根据。  相似文献   

15.
论元结构主要表示述语和与之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致使句表达某实体发生某种情状是受某种致使主体的作用而引发的,论元易位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的致使句,对比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易位的异同,介绍英语中心理致使动词翻译的常见错误,以期对英汉致使句差异的了解及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受事主语句和被动句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我们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表示一种状态。其主语具有定指性或周遍性和非施事性;其谓语主要是对主语的状态进行描写说明,这在句法上有一些形态标记;谓语和受事主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汉语繁复句的句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义的角度可以对汉语的繁复句进行研究,语法层次的句子类别称为句模,语用层次的句子类别称为句型,而语义层次的句子类别是句类。凡是涉及到作用效应链一个环节或简单地表示判断的都是简单句,共有七种基本的简单句。繁复句则是描述了作用效应链两个或多个环节,可以分为复合句、并列句和混合句。这样对句子的语义处理可以应用到计算机理解语言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讨论中西思维方式中形合与意合这一重要差异为起点,选取典型的体现形合与意合差异的英汉、汉英互译实例,对这些实例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此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句法上的表现;着重研究根据目标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调整语序,转换句子结构等有效的、可操作的翻译长句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表层结构相似的“来”类隐现句在深层结构上并不完全一致。使用形式转换的方法,分化出三种不同的“来”类隐现句,并从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分析的角度揭示三种“来”类隐现句在深层语义上的不同,可对三种“来”类隐现句下位形式的产生原因从认知功能语法角度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藏缅语动词研究一直强调非使动/使动对立本文从广义致使义出发、讨论了拉祜语致使范畴的语法结构类型、语义结构类型以及相关的语法化和变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