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许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市打工,其中有许多年轻的父母也选择外出工作,想要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等亲戚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现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5):23-24
孩子最早感知到、最经常、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的言行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父母好榜样的示范教育,就没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特别是性格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言行不正,孩子很难正直成长。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志 《宁夏教育》2007,(4):77-77
做父母的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就常常拿一些有名望、有地位、有成就的大人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物的童年去比、和别的孩子去比,却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有的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相似文献   

4.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的一点不足或在某方面显得迟钝些,就认为孩子是“朽木不可雕”,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能画几笔或能唱歌跳舞,就认定孩子具有艺术“天赋”。父母对孩子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方面会限制孩子的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家长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诗云 《中国德育》2012,(23):79-79
@无赖冰丫头:这几天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成功说服了两位家长,改变了她们原有的粗暴教育理念。她们天天和我抱怨孩子怎么不听话不学习脾气大,殊不知孩子的坏习惯往往是家长造成的。如果父母创造的家庭氛围和谐、温馨,孩子就会懂事快乐,就容易有个好习惯。所以不要一味指责孩子,父母还需从自身找原因。  相似文献   

6.
鹰与风筝     
郑乐平 《家庭教育》2001,(12):41-41
让孩子成为“鹰”,还是“风筝”,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养育子女的理念。把孩子视为风筝,实际上将孩子看做一个被动者,一个由父母牵引、操控的“物体”。按照这一理念,孩子的一切行动,就得向父母汇报。由此,查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询问与同学、朋友通电话的内容,而不管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持此一理念的父母,还容易将自己的愿望、梦想强加给孩子。他们为孩子设计好了一  相似文献   

7.
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提供最好的食物、衣服、玩具等,也会尽可能为他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孩子的配合呢?许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后孩子并不满意?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不止?为什么孩子如此娇气、任性?关键就在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没有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琳  陈虹 《父母必读》2020,(1):110-113
说谎一般被认为是不诚实、不光彩的行为,所以当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就会无比担心。其实,6岁以前的孩子说谎有各种缘由:可能是因为心智发展不成熟,为了引起关注或者逃避惩罚等,并不一定涉及道德品质问题。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撒谎的不同场景来分析具体原因,了解其背后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婚姻并不必然带来孩子,但通常婚姻确实会带来孩子,而一旦有了孩子,婚姻双方就成了父母,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即父母和子女关系。经验表明,婚姻关系、夫妻关系处理不当以及由此而来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处理不当,会对孩子、对家庭教育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乃至无可弥补的损害,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值得做父母的深思。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的认识问题,那就是一对夫妻在有了孩子后,应该怎样处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合情合理的看法是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应向孩子、向家庭教育靠拢,即把孩子和对孩子的教育放在前面、放在优先的…  相似文献   

10.
一、家庭是孩子尊重教育的启蒙基地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受到尊重.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才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知识和科技时代下,所有的人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孩子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树立的榜样和家庭教育理念如何。  相似文献   

12.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聪明、讲礼貌、成绩优秀的好孩子。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仅仅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或是耐心教导吗?当然不是!西方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培养成还孩子,就先要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就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父母为了孩子是如何从自己做起的吧!第一课: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家长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西方好的父母总是会抽出时间来与教育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美国的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就把“FAMILYFIRST”(家庭第一)写在员工守…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场所。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也是分享家庭价值观和家庭理念的最佳时机。父母双方具有同等的责任。双方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并在教育理念、策略和方法上协调一致。提前做好回答孩子各种性问题的准备。父母应该尽早了解孩子的性发展特点和他们可能提出的性问题,不要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揣摩孩子的性动机和性行为。对孩子任何有关性的提问,父母都应该有所回应。如果父母总是回答孩子  相似文献   

14.
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中,要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吃苦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个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意志教育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父母们不妨参考下国外父母的做法——给孩子一定的吃苦训练是有必要的。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全社会性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本文拟就独生子女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祈对独生子女教育有所裨益。 一、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是独生子女成才的基础 当今社会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独生子女成才。为此,他们想方设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过去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条件上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情感优势。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之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具有一种安全感,是决定孩子情绪是否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失去父母之爱,会给儿童带来缺陷,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形成和智力发展。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分争,可以充分享受父母之爱。父母也往往抱有浓厚兴趣去研究孩子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成长,想尽办法使孩子得到爱的满足,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6.
杨来仓 《教师》2008,(24):22-22
子女成长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父母要赏识孩子的行为习惯,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创造环境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时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最终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吕麦 《家长》2008,(1):18-18
约定是一种承诺,约定也是一种力量,孩子与父母相约今生,父母履行着守护孩子的承诺。与孩子有一个约定,那么,父母就会有个期待,孩子就会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以下简称问):每个家长都是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的,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送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成了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父母花钱越多就等于爱越多?父母花钱越多孩子就越有出息?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教专家经研究发现,孩子的个性、品行和气质等与父母的素质、修养、教育方法和家庭氛围等后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品行不端,孩子就会仿效;父母精神委靡,就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情绪;父母对孩子动辄打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就会攻击别人;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就会造成孩子发育不良,性情怪僻。这充分说明家庭教育环境对培养孩子摈弃假、丑、恶,懂得真、善、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从报刊上读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海大学幸福推广研究中心,对家庭环境与孩子的成长进行…  相似文献   

20.
做父母的,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就常常拿一些有名望、有地位、有成就的大人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物的童年去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童年时的大人物或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刻苦,那样聪明,用心虽好,但往往由于对孩子要求过高,而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