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一所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能否得到正确充分的激励,是决定学校工作成败的关键.下面就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问题谈些个人的浅见.一、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发人们的动机,指导人们的行为的方法.教师是以为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是以该目标为己任的.因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通过努力切实能够实现的目标至关重要.实施这样的目标激励,可以唤起和引发教师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行动,从而,为了追求教育教学事业的成功,期望得到学校与社会的承认而尽职尽责,竭尽全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与行为的全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未满足的需要而产生的紧张开始,再由一个事实上的刺激而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由动机引起目标导向与目标行为,进而实现目标。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教师动机心理的激发,唤起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激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几年来,我在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在感到调动教师积极性这个问题的重要。如果校长的设想、奋斗目标、措施要求能够得到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赞同和支持,从心理上和你同步,愿意和你一起甘心情愿地去奋斗,又有比较过硬的业务能力,那么,校长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对于开创一所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而应用激励理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能够产生这样的作用。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以促进个体有效地完成行为目标。激励理论强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激励?心理学上的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通过一种形式的刺激手段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激励”作用的认识,南京市百家湖中学为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实施了成就优秀教师的“七有”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设置具体而合理的管理目标设置合理的管理目标是目标激励的关键。人的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内部源泉,动机是推动人积极行动的直接动因,目标则是导致需要转化为动机的诱因。为教师设定一个振奋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会使他们创造出更高的工作绩效。目标会使他们产生压力,也能使他们激发动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设定目标的原则:一要明确。诸如及格率、优秀率、差生转化率、班级升学人数等都要有具体的指标。二要有挑战性。实践证明经过努力而达到目标,就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标过高,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挫。目标设定应当像摘苹…  相似文献   

6.
教育行政激励是指教育行政人员或机关针对教师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各种需要,激发其内在的工作意愿,使之产生所期望的行为反应,能成功地达成组织目标。激励过程理论包括:增强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目标设定理论。激励促使教师产生努力工作的行为,使其个人的潜在能力能够在组织所安排的各种激励方案的刺激下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7.
所谓激励就是让人对某一事物产生积极性的手段,而激励的过程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需要,然后人们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按照一定的目标行为去行动,以实现自己预期效果的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理论,势必会激发、调动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研究激励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可以杂乱无章的,还是要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起效果的呢?那么激励的原则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正>【活动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洛克(E.A.Locke)于1967年提出了“目标设定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他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目标设定理论提出,目标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的目的,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的激励就是通过某种内外诱因的刺激,激起人们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动过程[1]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可由下图表示:上图告诉我们,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成,需要得到满足,随后又产生新的需要[2]。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可作为一种方法,使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由此引起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教师指导学生产生学习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激励法在作文教学过…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而主要的方面又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学校的一切工作 ,都要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向学生实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 ,关系到整个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 ,我校在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中实行“激励教育”机制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指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的目标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 ,学校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