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青年会原本为宗教性的青年社会团体,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之际,积极投身于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以抗战歌咏形式宣传抗日,发动民众,成为抗战爱国动员中一支十分活跃的社会力量。青年会还在其组织内外大量培训音乐活动骨干,并经常自办或与其他团体合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积极开展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文化,成为音乐艺术的热情传播者和推广者。上海沦陷后,青年会重点关注艺术发展与文化生活,继续推进音乐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路线,民众抗战热情有待提高为背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动员理论与抗战实际结合,并以以往政治动员实践经验为基础,创造出动员儿童团的独特方式和技巧。政治动员下的儿童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慰问战士、支援前线等系列活动,显示作为民族一份子的少年儿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其行为对全民族抗战起到巨大激励作用。中共政治宣传和思想动员的努力,不仅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思想和群众要件,且稳步提高于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壮大了中共组织和军事力量,扩大了其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战后领导人民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政治前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乡军民的抗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新乡地区的抗战既受到全民族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也带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部分知识后,我们一般情况下,都会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也都会首先把胜利的原因归结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那么,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呢?对此,学生一般都了解甚少,或者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5.
1931年“9·18”事变到1937年的“8·13”1海抗战,中国经历厂由局部抗日到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的过程。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也由妥协退让、犹豫动摇、准备抗战到决心抗战的曲折转变过程,放弃实行多年的“捷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转而实行“对内和平统一”、“对外抗日御侮”的正确方针,最终走上抗日道路。全民族抗战局面才得以实现。在此,国民党所起作用何在?本又将对此作一分析。一、国民党决,0抗战,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9·18”后,蒋介石对日奉行不抵抗政策,不顾国土沦丧,继续对红军发动军事“围剿”…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但在如何抗日等具体问题上,以1937年8月为界,陈独秀抗战思想前后有很大变化。前期,陈独秀强烈谴责和揭露国民党的卖国行径与不抵抗政策,极力主张反蒋抗日。后期,陈独秀的抗战思想更加系统、完整。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他从原来反蒋抗日转变为全力拥护国民党领导抗日。其间虽然有些悲观论调,但总的格调比较高昂,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张家康 《科技文萃》2004,(7):145-148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终于走出牢房,他自由了.这样一位不甘寂寞的政治人物,自然要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斗争之中.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热忱,却换来荒谬绝伦的人身诽谤.他恼怒极了,百思不得其解.陈独秀是"托派汉奸"吗?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抗战思想略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抗战思想略评陈九如陈独秀晚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在抗战期间,他关心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注视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阐明自己的抗战观点,并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他既具殷殷爱国情,又有深深忧国心。一、深明大义,由“反蒋抗日”到“拥蒋抗日”陈...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以来陈独秀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90年代以来,史学界同仁更注重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陈独秀的评价、关于“二次革命论”思想、陈独秀的爱国思想和抗战主张、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陈独秀与托派的关系问题、在党内实行家长制统治问题、陈独秀晚年政治思想的研究和陈独秀与胡适、梁漱溟思想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实事求事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2007,(10)
7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由台湾同胞组成的台湾义勇队,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英勇抗日,为全民族抗战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 ,湘西党的地方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了团结当地人民一致抗日 ,党的工作者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 ,组织人员有计划地做各界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 ,使得他们能为抗日救亡出资出力 ,从而更好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工作  相似文献   

12.
邵力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他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了各种正确主张,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关系的建立,在西安事变和国共谈判等事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他的所作所为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难,邹韬奋提出了“唤起民众”的主张,以启迪民众的民族意识,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中;他在抗战期间的救国行动更是其救国主张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14.
大约在1931年~1945年期间,有相当一批外国知识分子奔赴中国各抗日战场.他们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精神传统,以独特的视角报道中国的抗日战争.他们的来访活动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中,他们用手中的笔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他们为此而写作的报道和文章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前夕外交政策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缺乏对中日两国国力的清醒判断,过于拘泥“以和为贵”的成见而缺乏敌变我变的积极应对之策,对国际调停、国际规则过于迷信,以及缺乏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抵御外侮的气量和智慧.其教训,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一份科学普及性刊物,《科学通报》在抗美援朝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下,除了刊载国内外科学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和成果外,还用相当的篇幅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反对和抗议美国发动原子战争、宣传和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控诉和揭露美国细菌战罪行等有关抗美援朝运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情况,不但表达了中国科学界抗美援朝的心声,而且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科学界对这一关乎国运的政治事件的关注和影响,从而对新的视角下认识和研究抗美援朝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和封建体制的双重冲击和压制下,中国的军事与经济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此情形下,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提出了"商战"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直到现在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失陷后,阎锡山偏安于晋西,在政治上逐步倒退,由联共抗日转向反共,制造磨擦;在军事上对日军主动出击少,被迫应战,或消极避战多,对全民族抗战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抗日战争 ,对国共关系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出于对“九一八”事变的错误认识 ,国共之间的敌对关系进一步强化和加深。然而正是抗日战争发展的需要 ,最终使国共两党从对立走向合作。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的进程 ,影响和改变着国共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国共合作的走向 ,决定着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及命运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中,晋察冀的戏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解放为内容,以抗战为戏剧创作的题材,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把艺术的“组织和激励”功能寓于戏剧艺术这种“审美的形式”中,在创造、表演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