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安三中是一所完全中学,现有27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120名教职员工,是北安市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核心,积极构建人文德育课程,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推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实施有效德育,为实现学校人文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有效德育总体思路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为重"的教育战略,整合德育资源,完善人文德育环境,开发和建设人文德育课程,强化人文德育常规,开展人文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实现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要实现高校德育的人文关怀取向,就必须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作为主要价值目标,以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为德育内容,把尊重学生主体性作为德育实施的有效方法,以实践教学作为实现德育人文关怀的关键环节,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人文关怀精神指导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叶阳 《广东教育》2003,(10):10-10
校园文化通常指学校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化因素,包括显性的校园规划、校舍建设、设备设施、校容校貌和隐性的规章制度、文化活动以及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近几年来,我们凭借校园背倚潮州名山、面临西湖碧水的自然、人文优势,加强了对校园文化的探索性研究和实践,并将之作为一个教育科研课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文化与德育密切相关,是当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思  相似文献   

4.
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改革潮流。人文教育将为加强与改进大学德育带来新契机。首先,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其次,人文教育有利于实现分层次的大学德育目标;再次,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诸要素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德育实效;最后,人文教育有助于德育向专业课教学渗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以德育促进学校管理,以素质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创造一个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 有不少学者在探讨中国教育的得失时,都提到缺乏人文关怀,教师仅仅把知识和概念传授给了学生,而没有把文化、文明和科学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少"有文化"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大学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大学德育教学中尤为突出,究其原因,长期以来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乏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大学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概念出发,论述了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内在联系,人文教育对大学德育提高其实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指出,要解决大学德育效果不佳的问题,根本的是要实现大学德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也是基础教育的难题.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致力于学校德育规律以及如何运用人文教育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索.2002年,学校以"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申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并获得批准.课题以促进人文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为目标,努力丰富我国中学德育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相适应、具有推广意义的德育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伴随着德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改革的发展,人们纷纷探索出符合社会主义特色具有中国气质的学校德育模式,概括地说,主要有主体参与德育模式、合作共育德育模式、课程教学德育模式、实践体验德育模式、人文情境德育模式等.不同模式在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教育方面有不同侧重.对模式进行阐释,目的在于转化德育研究成果,以便学校能根据教育任务和青少年品德发展新特点的要求作出合乎规律的理性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文教育、大学德育的逐渐滞后这一矛盾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人文教育和大学德育的内在联系,并对如何处理好人文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了结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完善高尚的人格,是高校党建工作中德育工作担负的时代使命,又是高校德育必须贯穿的精神和应用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德育注重灌输和说教,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形势,也不合乎人才成长规律;充满人文精神的人文德育是引领学生完善自我、追求崇高精神境界、追求生命价值的德育选择。学校只有摆脱德育短视行为和德育功利主义,举起人文主义大旗,坚持人文德育人本化、人文德育生活化、人文德育课程化,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这已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人文教育中,如何认识德育要素,强化德育功能,避免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现象,是教育工作者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人文教育中的德育目标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广东教育》2010,(2):F0003-F0003
豪贤路小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以人文精神培育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学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快乐校园、成长乐园,让校园成为师生自主成长的乐土。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高等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 ,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庸讳言 ,高校德育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需要改进。搞清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 ,既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更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一、高校德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首先 ,从根本上说 ,高校德育和人文教育两者的任务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 ,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把学生培养成为…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十分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为德育再次指明方向.学校教育必须结合生活、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多方面、多渠道拓展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市东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2007年,学校提出"人文德育,百花齐放"的办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把"人文德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核心价值,同时也作为评估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百花齐放是教育形态和教育行为的多元化,是人文精神引导下的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没有人文德育,百花齐放就会失去其价值引导;而没有百花齐放,德育就变成一种强制,就会形式化,成为控制人的异己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蕴含人文德育因素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利用好语文课堂--德育的有效平台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文章从充分利用、挖掘和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现有的德育元素,巧导入,多提炼,善发散,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等方法,初步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相似文献   

17.
博览     
新德育的特点新德育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新德育”有如下特点: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整个德育过程应该充满浓浓的人情味3.新德育  相似文献   

18.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本文针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养前提下开展的德育管理工作要重视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营造人文素养的教育环境,通过多角度、全覆盖的德育渗透和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影响的魅力,感受到良好道德品质所受到的尊重,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育。本文从德育教育和人文素养养成教育两方面,提出了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策,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20.
中学人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为国家奉献、为民族奉献、勇于担当、肩负天下是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入文教育的传统,这一传统在今天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德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人文实验班”相对科学系统的人文课程具有特色;教师个人的人文修养对学生影响深远,而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在铸就学生鲜活的人文生命过程中起着沦肌浃髓的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